防刺穿血管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15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刺穿血管的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是一种能防止血管被刺伤的吊针针头。
目前,公知的吊针针头是管状一头锋利尖锐一头平钝并有一手柄,平钝的那头连接药管,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病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触碰针具或身体运动辐度过大,都会使锋利的针头刺破血管,造成药水进入肌肉而使病人打针部位血肿或水肿,需较长时间才能消退,这种现象在婴幼儿病人中更长见,这给病人和其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目前,尚末有能防止此现象发生的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既经济实用又能防止刺伤血管的吊针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防刺穿血管的针头由软管、针管、外筒套、密封环、卡榫、内套筒等零件组成,其外观象一支微型注射器,软管是壁薄软质管,其内径等于针管外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外露的的针管长度,针管是一支普通的金属针管,长度是内套筒的两倍,外套筒是桶状的管套,长度大于内套筒,其头部圆心开有一孔,孔径等于软管外径,这个孔不仅用来镶嵌软管,同时也是硬针管的运动轨,内套筒是外套筒的活塞,呈空心管状结构,其头尾圆心各开一孔,孔径与硬针管外径相同,密封环是外套筒或内套筒身上的环状物,用于隔绝空气与药水接触的,以保证卫生和安全,卡榫是外套筒或内套筒身上的环状、三角形凸起物,它能使针管在退出软管后不能再插入软管或病人体内,从而保证安全,这些零件是这样配合的软管镶在外套筒头部圆孔上并被固定,内套筒象活塞一样从外套筒尾部装入,针管从内套筒尾部的圆孔插入至内套筒头部圆孔后经外套筒头部圆孔进入软管并被包裹,与内套筒圆孔接触的硬针管部位被固定密封,另外,外露在内套尾部一截针管用于与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医生把本实用新型的针管和软管一同插入病人的血管中,插入后先固定本实用新型,然后把内套筒从外套筒中外拨,退至尾部后被卡榫卡住,这时,硬针管也随内套筒被拉出,而针尖刚好拉至外套筒圆孔处,内套筒被卡榫卡住,只有软管还留在病人体内,由于软管是软质的它无法刺穿血管,而硬针管连同内套筒一起被卡榫卡住,无法再插入,因此,病人不小心碰着针具或身体运动辐度过大也不会伤着血管,而药水从药管经针管到软管进入病人体中。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病人在使用时不必担心不小心碰着针具或身体运动过大伤及血管而造成的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静态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纵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静态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工作状态时纵剖面图。
图中1软管、2针管、3外套筒、4密封卡、5内套筒、6卡榫、7药管在
图1中,软管(1)被镶在外套筒(3)头部的圆孔外部,两者平行同轴心,内套筒(5)头部在前,尾部在后,从外套筒(3)尾部装入,一条针管(2)从内套筒(5)尾部的圆孔插入,经外套筒(3)头部圆孔进入软管(1),被针管(1)包裹,硬针管(2)尾部与药管(7)相连接,针管(2)与内套筒(5)尾部交接处被密封固定。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软管(1)被镶在内套筒(5)头部的圆孔外部,两者平行同轴心,外套筒(3)头部在后,尾部在前,从内套筒(5)尾部装入,一条针管(2)从外套筒(3)头部的圆孔插入经内套(5)筒头部圆孔进入软管(1),被软管(1)包裹,针管(2)尾部与药管(7)相连接,针管(2)与外套筒(3)头部交接处被密封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针头,把一根金属管一头磨成锋利,一头平钝,平钝部份接上药管和手柄,其特征是利用套筒的原理,在一个类似微型注射器的套筒中,一根软管镶在外套筒头部中心圆孔中,一根硬针管从内套筒尾部中心的圆孔插入,从内套筒头部中心圆孔出来后经外套筒头部中心的圆孔进入软管中被包裹,在这个套筒中,外套筒是固定的,内套筒可在外套筒空腔运动,套筒设有密封环和卡榫环,用于密封和安全保护。
2.根据权利1所述的针头,其特征是外套筒是可运动的,内套筒是固定的,软针管被镶在内套筒头部的圆孔中,硬针管从外套筒头部中心圆孔进入,经内套筒尾部和头部圆孔出来进入软管中,在这个套筒中设有密封环和卡榫环,用于密封和安全保护。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防止血管被刺伤的针头,它利用套筒的原理,设立软硬两套针管,使用时,两套针管一起扎入病人体内血管中,之后,硬针管退回套筒中,只把软管留在血管中输液,套筒设有密封环和卡榫环,用于隔绝空气与药水接触,同时又能防止针管掉出或再插入病人体内,从而保证针具的卫生和安全。
文档编号A61M5/158GK2548635SQ0224134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陆英杰 申请人:陆英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