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式锁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47阅读:16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带式锁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治疗器械,主要是一种背带式的锁骨固定带。
背景技术
临床上,锁骨远端骨折(一些书中称锁骨外1/3骨折)及肩锁关节损伤后造成的脱位与半脱位有着相同的移位机制,即骨折远端(脱位时是整条锁骨)因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牵拉,发生向上、向后方的移位。以向上移位为主。而远骨折端(脱位时是肩胛骨)因为肢体重力作用以及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的牵拉向下、向内移动。因此,这种骨折或脱位难以复位和维持固定。
目前,对于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半脱位的治疗方法不外保守与手术治疗两大类,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保守治疗具体方案现有单8字、双8字绷带复位固定法、双圈固定带复位固定法等,其优点在于1.不需要切开复位,不存在手术感染、麻醉意外的风险。2.骨折不愈合率低,仅为0.1%-0.8%。3.锁骨骨折治疗不会伤及肩锁关节,不会遗留慢性肩锁关节疼痛。脱位的治疗不必因手术切开而伤及局部其他韧带、肌肉、筋膜。4.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5.对于非常复杂的骨折,如远端锁骨冠状面粉碎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也难以有效固定。若因此而切除锁骨远端,不仅不美观,而且还破坏了肩周支持带的力学结构,加速了肩周韧带、肌肉、关节的劳损,此时,姑息的外固定方法较手术方法更能起到相对好的固定效果及疗效。6.治疗费用低廉。
保守治疗也有其缺点,主要体现在1.固定不牢靠,难以在局部组织修复再生的数周中一直维持复位力量,以至于一些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实际是接受锁骨外端的移位。这是医生不愿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的主要原因。2.因为固定不可靠而后期遗留局部畸形,关节活动功能的丧失。3.患者须忍受数周的外固定物的束缚。4.不适当的外固定压迫造成皮肤溃疡。
手术的具体方法有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重建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韧带修补等。其优点在于1.固定较外固定方法牢靠。2.可允许患者早期活动肩关节,避免长期制动引起的关节僵硬。
手术治疗的缺点在于1.有手术感染、麻醉意外的风险。2.骨折不愈合率高,为3.7%,是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约30倍。3.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4.经肩锁关节的固定破坏了肩锁关节,后期造成肩锁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遗留了局部慢性疼痛,手术切开也必然伤及局部筋膜、肌肉、韧带。5.医疗费用高昂。6.内固定物可能松动、折断。使固定不牢,畸形复发,内固定游走移位。7.内固定对骨质的侵蚀,如钢丝绑扎固定可造成骨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守的外固定治疗方法在许多方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有优势,第三版《骨与关节损伤》也认为大多数锁骨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方案获得疗效,但实际上传统的单8字、双8字绷带固定法、双圈固定法等因固定效果不牢靠而被许多医生废弃不用,患者因而需要接受费用昂贵、损伤和风险较大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究其传统外固定方法固定不牢靠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许多外固定方法没有良好的力学结构以持续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而且传统的固定方法只注重下压锁骨近端来复位,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而且若局部压迫处与皮肤不能很好地贴合,容易造成皮肤压伤,溃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外固定方法固定不牢靠,固定力量不持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带式锁骨固定带。该固定带不仅能很好地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稳定、牢靠、持久地固定骨折端或脱位的肩锁关节,还能在治疗过程中,轻易地进行多时段、多方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患侧肩上设置一块肾形压垫,压垫上层由硬橡胶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及柔韧性。压垫下层是海绵衬垫,两层之间牢固胶合。整个压垫中间稍厚,两侧薄,侧面观呈梭形。压垫上有4个金属扣环,用来穿过自粘式绑带。患侧腋下设置一个直径约25-30cm的棉质圆柱状腋垫,圆柱状棉质腋垫下方有自粘式绑带兜过并缝合固定。健侧腋下也设置一个方形棉质腋垫,下方也有自粘式绑带兜过并缝合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带式锁骨固定带(图1),由患者患侧肩上设置的肾形压垫(7)、患侧腋下直径25-30cm的圆柱形腋垫(4)、健侧腋下方形腋垫(8)、以及自粘式绑带(5)、(6)组成,所述肾形压垫的正面(图2)或称为上层由硬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压垫的反面(图3)或称为下层是和皮肤相接触的,它是由海绵衬垫制成,上层和下层之间牢固胶合,整个压垫中间稍厚,两侧渐薄,因此压垫的A-A横截面呈梭形(图6)。压垫上有四个金属扣环(1),用来穿过自粘式绑带,患侧腋下设置一个圆柱形腋垫,并由自粘式绑带(5)穿过压垫上的一对扣环,并穿过圆柱形腋垫(4)缝合固定,健侧方形腋垫也由自粘式绑带(6)穿过压垫上的另一对扣环,再穿过方形腋垫(8)缝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带式锁骨固定带,由经过患者腋下的自粘式绑带(5)、(6)固定,其特征是由患侧肩上设置的肾型压垫(7)、患侧腋下圆柱形腋垫(4)和健侧腋下方形腋垫(8)组成,肾型压垫上有四个金属扣环(1)。自粘式绑带(6)穿过肾型压垫上的金属扣环中的一对扣环,并穿过健侧方形腋垫(8)缝合固定,自粘式绑带(5)穿过肾型压垫上的另外一对扣环,并穿过患侧圆柱形腋垫(4)缝合固定。操作时将肾形压垫置于需要下压固定的骨折端或脱位处,金属扣环上套上自粘绑带;圆柱型棉质腋垫垫于患侧肩关节腋下;方形棉质腋垫垫于健侧肩关节腋下;两助手同时收紧4条绑带,使压垫下压达到骨折、脱位复位的目的。粘好自粘绑带,形成F1、F2和F3的下压力。用医用三角巾(9)悬吊患侧上肢,并使其有上提上肢的力量。由于在患侧及健侧腋下设置了圆柱形和方形棉垫,使其下方兜过的自粘绑带能够以此为支点下压肩部橡胶压垫,并提供反方向的足以抵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提力量的下压力。F3维持骨折、脱位的复位。圆柱形腋垫在患侧腋部顶住,患侧上肢因重力作用将靠紧圆柱形腋垫,此时腋垫就形成了一个支点M,使骨折、脱位的远端部分有一个向外向上的力矩L。这使得复位更加容易。绑紧压垫后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使骨折、脱位的远端部分上提,实现了以远端就近端。肩上的压垫与上提的三角巾一起形成了一个压近端、提远端的挤压聚合力,使复位和维持固定有了良好的力学保障。硬橡胶压垫有良好的弹性及柔韧性,下方为海绵衬垫,绑紧后可与皮肤紧密贴合,下压上浮移位的锁骨也不至于压坏皮肤。四个金属环中的自粘绑带可以从四个方向下压压垫,每个方向均可以调整压力大小,我们还可以通过抽紧胸前的两条绑带部分对抗锁骨后移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随时根据复查X光照片结果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固定带通过双侧腋下为支点进行固定,固定力稳定、牢靠、持久,全部固定装置不足500克,非常轻便。2.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固定时只需让患者套上固定带,拉紧自粘绑带即可。3.通过金属环的自粘绑带提供四个方向的可调整的固定力,在治疗过程中可逐一动态调整,而不必松开整个固定,以免使骨折、脱位再次移位。4.固定时对邻近肩关节、颈胸脊柱等影响较小。这些正常关节可少许活动,避免长期制动后的僵直,夜间也不影响患者平卧休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带式锁骨固定带结构图图2是肩部肾形压垫正面观图3是肩部肾形压垫反面观图4是医用三角巾图5是背带式锁骨固定带使用状态力学结构分析图图6是肩部肾形压垫的A-A剖面图图中1金属扣环 2硬橡胶压垫 3海绵衬垫 4圆柱状棉质腋垫 5患侧自粘绑带 6健侧自粘绑带 7肾形压垫 8方形棉质腋垫 9医用三角巾 10锁骨远端骨折块 11锁骨近端骨折块 12硬橡胶制成的肾形压垫上层 13海绵衬垫 F1患侧自粘绑带的拉力 F2健侧自粘绑带的拉力 F3压垫的下压力 F4三角巾的上提力 F5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牵拉力 G上肢的重力L骨折远端形成的向外向上的力矩 M圆柱形腋垫形成的支点实施例操作时将图1中的患侧自粘绑带(5)的两端穿入图2中压垫右侧两个金属扣环中,再将健侧自粘绑带(6)的两端穿入压垫左侧两个金属扣环中,并给患者套上固定带。术者将肾形压垫置于需要下压固定的骨折端或脱位处,用手固定,两助手将圆柱型和方形棉质腋垫分别垫于患侧和健侧肩关节腋下;形成自粘绑带固定的支点。此时让患者患肢自然下垂,因重力G作用,患侧上肢将靠紧圆柱形腋垫,腋垫就形成了一个支点M,使骨折、脱位的远端部分有一个向外向上的力矩L。这使得复位更加容易。两助手同时收紧4条绑带,形成向两侧的拉力F1、F2,两者形成使压垫下压的合力F3,F3对抗了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牵拉力F5从而达到骨折、脱位复位的目的。粘好自粘绑带,用医用三角巾从外侧悬吊患侧上肢,并使其有上提上肢的力量F4,F4与F3形成了一个既压骨折、脱位近端;又提骨折、脱位远端的挤压聚合力,这种聚合复位的力量使得创伤局部始终保持稳定,不易移位。
固定好后可让患者立即复查X光照片,若位置不满意可逐一调整四个方向的自粘绑带,直到位置满意为止。固定后3天、1周、3周后应定期复查照片,若有不满意,立即调整,做到动态观察。脱位患者4周后可予以拆除固定,活动肩关节。骨折患者应于固定6-8周经复查照片证实有骨质愈合后可拆除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背带式锁骨固定带,由经过患者腋下的自粘式绑带(5)、(6)固定,其特征在于由患侧肩上设置的肾型压垫(7)、患侧腋下圆柱形腋垫(4)和健侧腋下方形腋垫(8)组成,肾型压垫上有四个金属扣环(1)。自粘式绑带(5)穿过肾型压垫上的金属扣环中的一队扣环,并穿过健侧方形腋垫(8)缝合固定,自粘式绑带(6)穿过肾型压垫上的另外一对扣环,并穿过患侧圆柱形腋垫(4)缝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锁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上设置的肾形压垫(7)分为上层和与皮肤相接触的下层,上下层之间牢固胶合,整个压垫中间稍厚,而两侧渐薄,其横截面呈梭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锁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患侧腋下的圆柱形腋垫直径为25-3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治疗器械,主要是一种背带式的锁骨固定带。临床上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损伤后造成的脱位与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费用昂贵,且损伤和风险都较大,但保守治疗又因传统外固定方法不牢靠而被许多医生废弃不用。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背带式锁骨固定带,根据力学原理装置由肾型压垫、圆柱形腋垫和方形压垫及穿过它们的自粘式绑带组成,固定带通过患者双侧腋下为支点固定,固定力稳定、牢靠、持久。全部装置重量不足500克,非常轻便,操作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F5/04GK2572933SQ02272930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日
发明者江涛 申请人:江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