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438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提供了一种人体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吸附柱。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全世界HBV感染发病人数约为3.5亿。而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平均为9.75%,约1亿2千万人,占全世界HBV感染人数的1/3。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3千万,10~30%可能发展为肝硬化,部分病人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癌。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约95%可出现HBsAg阳性,此类HBsAg阳性的婴儿常为慢性终身携带HBV。因此,HBV感染在我国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胸腺肽等,人工肝系统、肝移植等,但是由于HBV致病机理及人体免疫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加之HBV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持久存在、复制和变异,不能彻底被人类免疫系统和药物清除,通常使肝脏病变持续发生及进展,另外现有的治疗手段还存在毒副作用大治疗费用高的缺点。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HBV仅存于患者的肝脏和血液中,因此如果能够降低甚至清除血液中的HBV及相关标志物,减轻甚至阻断血液中HBV对肝脏的循环感染及相关免疫复合物所致的体内免疫损害,对于早期HBV急性感染、肝脏移植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治疗意义。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吸附柱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HBs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构建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吸附柱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HBs-IgG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构建而成。
本发明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中,所述琼脂糖凝胶颗粒可以是经过修饰的。
本发明又提供了上述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琼脂糖凝胶环氧化、氨基化、醛基化,再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HBs或HBs-IgG健合,最后对未反应的醛基进行封尾。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蛋白与其特定的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本发明正是利用了乙型肝炎病毒的这一特点,通过将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牢固地结合于琼脂糖颗粒微球载体上构建成对乙型肝炎病毒高选择性吸附的免疫吸附装置(免疫吸附柱),再通过与现有的常规的体外循环装置相结合,在体外将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清除出去,从而达到从病原上彻底清除、治疗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适用于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乙型肝炎的治疗,特别是当需要清除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从而保证肝移植后清洁肝脏不被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龄妇女的母婴传播阻断。
将上述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及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系统对富含乙型肝炎病毒及其HBsAg的血浆在体外进行免疫吸附清除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血清中的HBV-DNA、HBsAg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免疫吸附时间及循环次数的增加,血清中HBV-DNA、HBsAg、HbeAg的量逐渐降低。
Ab-HBs健合琼脂糖颗粒微球步骤及参数见下表。
表1 体外免疫吸附试验参数

表2 免疫吸附柱构建参数

表3 HBV-DNA及相关标志物定量检测方法

表4 体外HBVM、HBVDNA特异性免疫吸附结果

表5 体外HBVM、HBVDNA特异性免疫吸附血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表6 健和前后样品中IgG-HBs定量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吸附柱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HBs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构建而成。
2.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吸附柱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HBs-IgG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构建而成。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糖凝胶颗粒是经过修饰的。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琼脂糖凝胶环氧化、氨基化、醛基化,再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HBs或HBs-IgG健合,最后对未反应的醛基进行封尾。
全文摘要
一种血液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吸附柱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HBs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或者是通过将有效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HBs-IgG的Fc端健合于琼脂糖凝胶颗粒上构建而成。本发明可以高度选择性地清除人体血液中的HBV病毒,从而达到从病原上治疗HBV病毒感染所致乙型肝炎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M1/34GK1431025SQ03110948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高庆伟, 李永新, 邹汉法, 孔亮 申请人:高庆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