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真菌病(甲癣、灰指甲)的单方及复方外用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952阅读:30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甲真菌病(甲癣、灰指甲)的单方及复方外用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治疗甲真菌的单方及复方外用制剂,属医药类。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甲真菌病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治疗困难而倍受皮肤科医生的关注,目前临床治疗有口服和外用两种给药途径。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有特比萘芬,疗程3-6个月;还有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疗程2-4个月。它们的疗程较长、治疗费用较高,并有可能产生系统性不良应,对老人及慢性肝、肾疾病患者口服这类药常常弊大于利。常用的外用药有8%环毗酮胺(巴特芬),疗程4-12个月;还有5%阿莫诺芬(罗美乐),疗程6-12个月。它们不仅疗程较长,治疗费用较高,而且需每天涂药敷裹,比较麻烦,病人往往难以坚持,很难治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治疗甲真菌病药物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疗费用低、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治疗甲真菌病的单方及复方外用制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盐酸布替萘芳为主药,辅以其他抗真菌药物,并根据所制剂型的不同,按照所制剂型的传统工艺加入相应的常规辅料。其中按重量比,盐酸布替萘芳为2-15%,而其他抗真菌药物为0-15%,余量为相应的常规辅料。
本发明所辅以的其它抗真菌药物应包括水杨酸、灰黄霉素、阿莫罗芬、唑类(克霉唑、联苯苄唑、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硝酸咪康唑、益康唑、塞康唑、舍它康唑、氟三唑)、烯丙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
本发明经过现有的传统制剂工艺可制成相应不同的剂型。所制得的剂型包括软膏、乳膏剂、膜剂、涂膜剂、洗剂、搽剂、喷雾剂。
本发明中的主药盐酸布替萘芬属苄胺类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唑类药物不同。它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使真菌麦角甾醇合成受阻和大量角鲨烯聚积,造成真菌细胞膜的形成受阻,导致真菌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死真菌的作用。盐酸布替萘芬具有杀菌效力高,作用时间长,不易复发等优点,其杀菌效力能克服外用唑类抑菌效果不令人满意及易复发等问题。而且盐酸布替萘芬不干扰细胞色素P450酶系,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细胞中固醇类激素的生成合成,没有与内分泌相关的毒副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处方(1)盐酸布替萘芬20g,(2)丙二醇100g,(3)2%的氢氧化纳水溶液60g,(4)白凡士林20g,(5)液体石蜡30g,(6)十八醇40g,(7)单硬脂酸甘油酯40g,(8)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5g,(9)薄荷醇5g,(10)硬脂酸聚烃氧40酯40g,(1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g,(12)尿素200g,(14)蒸馏水444g。
制法按以上配方的重量,将丙二醇、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脂、对羟基本甲酸丙酯及薄荷醇相混合,置水浴70℃-80℃搅拌使溶解。然后再加入盐酸布替萘芬搅拌使溶解并保持温度70℃-80℃,此为油相。再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尿素加入蒸馏水中使溶解并保持温度70℃-80℃,此为水相。再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边加边剧烈搅拌使乳化完全,冷却即得。
实施例2,盐酸布替萘芬涂膜剂处方(1)盐酸布替萘芬20g,(2)水杨酸50g,(3)尿素200g,(4)薄荷脑10g,(5)甘油150g,(6)乙二醇300g,(7)聚乙烯醇-124 40g,(8)蒸馏水230g。
制法按以上配方的重量,取聚乙烯醇-124加入蒸馏水和甘油中充分膨胀,水浴上加热使完全溶解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再将盐酸布替萘芬、水杨酸、薄荷脑、乙二醇搅拌溶解后缓慢加至聚乙烯醇-124溶液中,随加随搅拌,搅匀后迅速分装,密闭。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甲真菌病的外用制剂,其特征是以盐酸布替萘芬为主药,辅以其它抗真菌药物,并根据所制剂型的不同,按照所制剂型的传统工艺加入相应的常规辅料。按重量计,盐酸布替萘芬为2~15%,而其它抗真菌药物为0~15%,余量为相应的常规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真菌病的外用制剂,其特征是其它抗真菌药物包括水杨酸、灰黄霉素、阿莫罗芬、唑类(克霉唑、联苯苄唑、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硝酸咪康唑、益康唑、塞康唑、舍它康唑、氟三唑)、烯丙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甲真菌病的外用制剂。它主要是含有2~15%的盐酸布替萘芬。由于盐酸布替萘芬的作用机制与其它抗真菌药物不同,所以该外用制剂疗效好、疗程短、不易复发、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K31/41GK1518975SQ0313573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
发明者李跃亨, 姜涛, 马丽芳, 李莉 申请人:李跃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