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经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9阅读:1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经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经络治疗仪器。
临床上经常遇到诸如神经痛、一些慢性病和疑难病,虽有各种治疗却经久不愈,以至迁延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另外,目前判定疾病和诊断疾病方法又显繁杂。因此临床新采用的电刺激治疗方法需要如下治疗仪器。
1、该机要具有直流、脉冲、电磁、电热和静电几种功能。
2、直流装置部分要求电压可在5V-30V范围内连续可调。
3、脉冲装置部分要求脉冲频率在0.1HZ-5000HZ范围连续可调,输出幅度在5V-30V范围内连续可调。
4、电磁、电热装置均工作在脉冲状态下,要求脉冲的占空比可调。正脉冲宽度可在1秒-10秒范围调整。负脉冲宽可在1/2秒-10 1/2 秒范围内调整。正、负脉冲的宽度可分别单独调整。电磁、电热装置的工作电压可在5V-30V范围内连续可调。
5、静电装置部分要求输出幅度在120V-180V范围内调整,放电时间在1毫秒-100毫秒范围内调整。
目前尚没有发现有以上功能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经络和俞穴,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用于临床诊断、治疗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的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的具有直流、电脉冲、电磁、电热和静电功能的电子治疗仪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根据电刺激治疗方法对治疗仪的技术要求设计本装置。它有机壳,交流电源变压器,直流电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有静电发生器和电热、电磁和电脉冲综合发生器。所有电路共用一个交流变压器。
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电通道齐全,它为综合电刺激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实用、方便、可靠和有效的手段。
下面结合附图将进一步详尽描述本装置。
图1是装置整体方框图。
图2是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图3是电平转换器原理电路图。
图4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图5是强度可调静电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在图1中1是交流电源变压器。
2是5V直流稳压电源。
3是可调强度静电发生器。
4是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
5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
6是5V-30V电压可调的直流电发生器。
7是电平转换器。
8是输出转换器。
9是静电输出通道。
10是电磁输出通道。
11是电热输出通道。
12是频率可调脉冲输出通道。
13是占空比可调脉冲输出通道。
14是5V-30V直流输出通道。
40是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端。
49是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端。由2、4、5、7、8构成电热、电磁和电脉冲综合发生器。
在图1中的2、3、4、5、6和7均采用公知电路,仪器输出端的幅度、强度、频率、热度均根据电刺激治疗方法所提技术要求设计。
在图2中40和图3中40相接,它是输出端。
门电路1、2、3、4、5是TTL集成电路中的反相器。(用SN7404)触发器6、7是集成电路中的D触发器。(用SN7474)门电路8、9、10是集成电路中的与非门。(用SN7410)JS是计数器。(用SN74193)SZ是时钟电路,C6是100μF电容,BD1和BD3是波段开关。时钟频率为每秒2赫。
K1是清零开关,其刀和B接通,触发器7清成零。刀和A接通,封锁清零。
41、42是正脉冲宽度控制端。
43、44、45、46是计数器8、4、2、1码输出端。
47、48是负脉冲宽度控制端。
工作原理触发器6的“0”端通过反相器5输出方波,与非门10控制正方波的宽度,与非门9控制负方波的宽度。时钟发生器SZ向计数器JS不断送出周期为1/2秒的脉冲,计数器JS输出端43、44、45、46分别以1/2秒、1秒、2秒、4秒的时序输出方波。与非门10的48和47,与非门9的41和42分别通过波段开关(5×2)与43、44、45和46相接,并通过波段开关的选择分别决定正方波和负方波的宽度。
开关K2打至B再恢复到A,触发器7置“1”,触发器6置“1”,触发器6的“0”端低电平通过反相器5输出高电平,同时计数器JS开始计数。当计数器JS计到与非门10所选择时间时,与非门10输出一个低电平,通过与非门8一方面把触发器置成“0”同时清计数器JS,一方面触发器6置成“0”,通过反相器5输出低电平,从而结束高电平输出,开始低电平输出。与非门9工作原理同与非门10不同的是,与非门9的输出结束低电平的输出,开始高电平输出。如此往复,从反相器5输出端40即可得到连续不断的方波输出。
在图3中K2是转换开关,它的刀和C接通,从端子40输入占空比可调的方波。接通D,从端子49输入频率可调的方波。
P、H是方波输出端。
端子E、L和一电磁棒中的线圈连接,电磁棒本质上是一个电磁铁。
端子F、L和一电热棒中的电阻丝连接。
使用时根据需要接电磁棒或是接电热棒。开关K6是电磁、电热、电脉冲选择开关。开关K6的刀与掷50接通,电路输出电脉冲。刀与掷51接通,电路输出电热。刀与掷52接通,电路输出电磁。使用时,将电磁棒或者电热棒贴于有关穴位即可。
在图4中门电路11、12、13、14是TTL集成电路中的反相器。(用SN7404)W是电位器。(2.2K)R是120欧姆电阻。
C1是100μF电容。
C2是3μF电容。
C3是0.047μF电容。
49是输出端,它和图5中的49相接。
此电路是标准环形振荡器,通过改变电容值,调节W电位器,调节频率。
在图5中K4是静电生成与输出控制开关,它的刀与K接通,电容充电,与J接通电容放电。K6是静电电压选择开关。
M、N是静电输出端子。
C4是0.1μF电容。
C5是0.047μF电容。
C6是0.01μF电容。
电路中的控制开关K1(见图2),K2、K6(见图3)、K3(见图4),K4和K5(见图5),以及控制脉冲宽度的波段开关均装在面板上。电压表V和电流表μA装在前面板上,以便监看。直流电输出端,静电输出端,电热、电磁、电脉冲输出端都装在后面板上。直流电、电脉冲和静电均由电针引出,电针可采用万用表表笔。电热、电磁分别由电热棒、电磁棒引出。
仪器使用方法,根据电刺激治疗方法,选择一定的穴位,对其进行多种电刺激,使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及持续一定的时间。电刺激信号由探针引出。使用时探针只需接触穴位处即可。本装置输出电流均很小(微安级),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在综合国内外同类仪器优点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了以经络和俞穴为诊疗基础的PNG型多功能电子经络诊疗仪,经400多病例、15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采用本设备,利用电刺激治疗法的病例,一、治血管性头痛60例,立即镇痛率100%;5个月镇痛率70%;8个月好转率98.33%。一年好转率91.4%,脑血流图恢复正常者占90.3%。
二、治三叉神经痛29例,立即镇痛率97.4%;一个月镇痛率80%;2个月镇痛率75.5%。经治疗共观察3个月好转率95.7%。
三、治痛经31例,治愈率94.3%。
四、治颈椎病33例,症状缓解率96.8%。
五、治外伤性头痛32例,治愈率达91.4%。
六、治坐骨神经痛34例,治愈率81%,有效率95.7%。
上述疾病,隔天治一次,共治4-8次。
七、治疗食道癌一例张氏,女,64岁,家庭妇女。食噎7个月逐渐加重只能食半流4个月,虽经各方治疗仍无好转,经解放军301医院病理诊断食道癌,近日滴水不入,消瘦明显,面、足浮肿。用经络治疗,用PNG型多功能电子经络仪,采用灵活选穴,多通道刺激,第一次治疗后即能饮水和进半流食,半小时后进食力丧失;第二至四次治疗后10-20小时可进半流食;第五至九次治疗后5天均可进半流食。患者面色明显好转,面足浮重基本消失,先后才治疗10天,目前正在继续治疗。
目前用该仪器已治疗15种疾病,400多病例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综合电子治疗仪器,它由机壳,交流电源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静电发生器,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电磁、电热发生器和电平转换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有电路共用一个交流电源变电器,交流电通过变压器经过静电发生器形成静电,频率可调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方波通过电平转换器送至输出口,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方波经过电平转换器通过输出口送至电磁、电热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为逻辑电路和电平转换器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规定的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静电发生器由电压选择开关,电容选择开关和静电形成输出开关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规定的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输出电路中有电磁、电热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规定的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电磁发生器是电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规定的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电热发生器是绕有电阻丝的热源体。
专利摘要
一种综合电子治疗仪器,它有机壳、交流电源变压器、直流电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有静电发生器、电热、电磁和电脉冲综合发生器。它采用多通道对患者的若干穴位进行一定强度及一定时间长度的电、磁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装置是组合型仪器,它为综合运用直流电、电脉冲、电磁、电热和静电刺激这一治疗方法提供实用、方便、有效的治疗仪器。本仪器对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等有良好疗效。
文档编号A61N1/00GK87202163SQ87202163
公开日1988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3日
发明者王路平, 王瑞平 申请人:王路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