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58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施加刺激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以前的按摩器是用回转轴支撑多个按摩头构成,由特殊形状的构件决定回转轴的回转运动的轨迹;为了对脚底进行刺激,上述按摩头是由外周部分形成尖的锐角形状的、例如由10mm~15mm的圆盘形状的硬质材料构成。即、安装在1根回转轴上的多个按摩头形成按摩头列、多个按摩头列形成将特殊形状构件的外周形状作为断面的筒状按摩头组。回转轴沿着特殊形状构件的外周移动,将特殊形状构件的外周形状作为轨迹进行回转运动。因此,如果将特殊形状构件的外周部的形状做成与接受按摩者的脚脖子根儿的缩颈部分或脚掌心相吻合的形状,则当脚放到按摩器上时,就能在脚趾根儿的中间细的部分或脚掌心上、对整个脚底普遍地进行刺激(例如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14254号公报图8~图12)。
但是,由于这种现有技术的目的是用特殊形状的构件普遍地刺激整个脚底,因而也就同时对那些在脚底刺激方面是无效的脚底部分进行了刺激,刺激用的驱动时间就不得不加长。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脚底刺激方面只在有效部位上给以短时间高效按摩的按摩器。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摩器的第一方案的特征是,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两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上述辊轮体由驱动装置驱动使其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本发明的按摩器的第二方案的特征是,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及脚跟三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上述辊轮体由驱动装置驱动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本发明的按摩器的第三方案是在第一方案或二方案的按摩器中,其特征是,配设在最接近位置上的上述辊轮体彼此之间能在回转方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上回转。
本发明的按摩器的第四方案是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项的按摩器中,其特征是,配设在上述辊轮体上的按摩用的凸部配设在上述辊轮体的外表面上、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辊轮体上。
本发明的按摩器的第五方案是在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任意一项的按摩器中,其特征是,上述辊轮体的回转轴处于同样高度;而且配置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驱动轨迹,比配置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脚底按摩用的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位。
如果采用第一方案的发明,由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两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因而就能只在脚底刺激的有效部位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等2个部位、给以短时间的有效刺激。
如果采用第二方案的发明,由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及脚跟3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因而就能只在脚底刺激的有效部位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及脚跟等3个部位、给以短时间的有效刺激。
如果采用第三方案的发明,由于配设在最接近位置上的上述辊轮体彼此之间能在回转方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上回转,因而就不会由于辊轮体的作用而使脚移动,能容易地进行脚底的按摩。
如果采用第四方案的发明,由于配设在上述辊轮体上的按摩用的凸部配设在上述辊轮体的外表面上、而且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辊轮体上,因而能使与脚之间的摩擦显著地减少,不会由于辊轮体的作用而使脚移动。即、能更容易地进行脚底的按摩。
如果采用第五方案的发明,由于上述辊轮体的回转轴处于同样高度;而且配置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驱动轨迹,比配置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脚底按摩用的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位;因脚掌心按摩用辊轮体的直径比其他按摩用辊轮体的直径大,所以圆周速度更大,在按摩感方面就能使接受按摩者感觉到脚掌心与其他部位有不同的变化感。而且能使接受按摩者自觉舒适地对脚掌心进行按摩。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向侧视图。
图3是图2的B向俯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正视图。
图5是图1~图4中所示的揉捏按摩头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5的ST-ST线的断面图。
图7是图5、图6的揉捏按摩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D向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E向俯视图。
图11是图8的F向正视图。
图12是图8的辊轮体9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G向侧视图。
图14是图12的H向俯视图。
图15是图12的I向正视图。
图16是图8的辊轮体10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J向侧视图。
图18是图16的K向俯视图。
图19是图16的L向正视图。
图20是图8的辊轮体11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M向侧视图。
图22是图20的N向俯视图。
图23是图20的O向正视图。
图24是图8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9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30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俯视图。
图31是沿图30的SP-SP线的断面图。
图32是图30的立体图。
图33是图30的Q向正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俯视图。
图35是沿图34的SR-SR线的断面图。
图36是图34的立体图。
图37是图34的S向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脚底刺激方面只在有效部位上给以短时间高效按摩的按摩器。它是借助下述结构加以实现的,即、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两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上述辊轮体由驱动装置驱动使其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实施例1
图1~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的符号1是按摩器,该按摩器1是在驱动轴12、13、14上分别设置具有按摩用凸部6、7、8的辊轮体9、10、11,这些凸部能在只与设想为图25的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即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及脚跟4的3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5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上述驱动轴12、13、14是由电动机18的回转驱动力经过作为蜗杆的回转轴19和斜齿轮20、21、22的减速装置17而被驱动的。上述辊轮体9、10、11由驱动轴12、13、14驱动使其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上述凸部6、7、8和辊轮体9、10、11是共用的构件。在与上述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相对的2个辊轮体9、10的附近安装着一对揉捏按摩头15、16,使其夹住上述辊轮体9、10。由于这些揉捏按摩头15、16做成沿着辊轮体9、10、11的形状,设置成由驱动轴12、13、14的回转进行相互接近、离开的动作,因而能从多个方向对设想为构成接受按摩者M脚底的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及脚跟4等3个部位进行夹紧并揉捏、按压。由于上述辊轮体9、10、11和揉捏按摩头15、16左右空开一定间隔并呈对称形状配设,因而两个脚能同时进行按摩。
如图1~图7所示,上述揉捏按摩头15、16由下述构件构成,即、相对于驱动轴12、13、在回转方向和轴向都被固定的左右对称的揉捏底座45、46;相对于驱动轴12、13、倾斜地插入上述揉捏底座45、46的外周、而且由轴承54在轴向固定的揉捏板52、53;在上述揉捏板52、53上端部形成的按压板部47、48。此外,按压板部47、48做成相对于揉捏板52、53其断面大致成L字状以便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尖2两侧的脚背部之前都能进行按摩;脚脖子一侧的导引部49形成沿着被按摩部的脚脖子一侧的形状并具有适当的弹性。在上述一对按压板部47、48的与接受按摩者的脚相对的面上安装着弹性体50,在这弹性体50和按压板部47、48之间安装着未图示的能膨胀的气囊。在该气囊上用软管51连接着能进行给排气的空气供给源,在管路的途中设置着当压力超过一定压力时能进行排气的安全用机械式阀门。符号55是轴承54的压板,符号56是使揉捏板52、53支持在揉捏底座45、46上的压板。
如图24所示,上述减速装置17是在未图示的固定在齿轮箱上的电动机18的回转轴19上形成的蜗杆,将回转减速地传递给与蜗杆啮合而被驱动的斜齿轮20。减速机构可以是任何机构。当使斜齿轮20处在只与设想为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着时,与这个斜齿轮20啮合而从动的、具有相同减速比的斜齿轮21、22就被配置在与构成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的脚尖2的底侧2a和脚跟4相对的位置。另外,只使斜齿轮20的轴心比其他斜齿轮21、22的轴心高(接近揉捏按摩头15、16)。由适当的机构使斜齿轮21、22的回转方向与斜齿轮20的回转方向相反。由于上述斜齿轮20、21、22都由轴承23能自由回转地支承、而且在回转方向和轴向都被固定在贯通齿轮箱24、25的驱动轴12、13、14的中央,因而各驱动轴12、13、14就随着各个斜齿轮20、21、22的回转而进行从动回转。符号26是收容电动机18等构件的机箱。
辊轮体9、10、11在回转方向和轴向都被固定在各个驱动轴12、13、14上,宾使其夹住齿轮箱24、25、空有适当的间隔(两脚自然放置时的肩宽的间隔)、使辊轮体9、10、11能随着各驱动轴12、13、14而从动回转。上述辊轮体9和辊轮体10具有被配置在最接近位置上的关系,使回转方向能够朝相互相反的方向回转,即、与上述辊轮体9向前侧回转相反、上述辊轮体10向后侧回转。因此,上述辊轮体11向前侧回转。配设在上述辊轮体9、10、11上的按摩用的凸部6、7、8配设在上述辊轮体9、10、11的外表面上、而且对辊轮体9、10、11能自由回转地支承。
如图25所示,上述辊轮体9、11的回转轴12、14处于同样高度,而将回转轴13提高,以便使配置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按摩用的辊轮体10的凸部7的驱动轨迹,比配置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的、与接受按摩者M的一般脚底表面5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辊轮体9、11的凸部6、8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如图23所示,使其更接近作为按摩部分而设想为的脚掌心部位。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在上述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尖2的底侧2a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按摩用凸部6的辊轮体9。
如图12~图15所示,上述辊轮体9由形成圆筒状而且间开地配置的主体30、30和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上述主体30、30之间的6个部位上的六个凸部6构成。上述凸部6由架设在上述主体30、30之间的6根杆31以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每根杆31上的上述第1、第2滚轮32、33构成。第1滚轮32由左右方向的正中凹陷的凹部32a和形成相同直径的左右端部32b、32b构成。第2滚轮33由左右方向的正中突出的凸部33a和支承在上述杆31上的轴承部33b、33b构成。第1滚轮32的左右端部32b的直径和第2滚轮33的凸部33a的直径做成相同的直径。上述第1滚轮32有1根杆31上设置2个的场合和设置3个的场合;上述第2滚轮33是在1根杆31上设置3个。这样,在上述主体30、30的圆周上具有在2个第1滚轮32第1滚轮32的两个邻接处通过第2滚轮33设置3个第1滚轮32的关系。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按摩用凸部7的辊轮体10。
如图16~图19所示,上述辊轮体10由形成圆筒状而且间隔地配置的上述主体30、30;以及在上述主体30、30左右之间、能在主体30、30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自由回转地支承的6个凸部7构成。上述凸部7由架设在上述主体30、30之间的杆31和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该杆31上的上述第1、第2滚轮32、33、第3、第4滚轮35、36构成。第3、第4滚轮35、36由左右方向的正中凹陷的凹部35a、36a和形成相同直径的左右端部35b、36b构成。上述第1滚轮32有在1根杆31上只设置1个的场合、只设置2个的场合以及与第3滚轮35一起设置的场合。上述第4滚轮36是在1根杆31上设置1个。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跟4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按摩用凸部8的辊轮体11。
如图20~图23所示,上述辊轮体11由形成圆筒状而且间隔地配置的上述主体30、30;以及在上述主体30、30左右之间、而且在主体30、30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自由回转地支承的6个凸部8构成。上述凸部8由架设在上述主体30、30之间的杆31以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该杆31上的上述第1、第2、第3、第5滚轮32、33、35、37构成。第5滚轮37的凸部37a的直径比第2滚轮33的凸部33a的直径大。在各第2、第3、第5滚轮33、35、37之间配设着第1滚轮32而形成凹凸状。在支持第2滚轮33的杆31上、支持着第3滚轮35。而且、在1根杆31上支持2个第5滚轮37。在杆3 1上支持着1个第1滚轮32。由于将第1滚轮32的直径做得比第2、第3、第5滚轮33、35、37的小,因而能减轻对脚跟4的骨头的刺激,使接受按摩者M无痛感。此外,由于将两端侧的第2、第5滚轮33、37的直径增大,因而还能对脚跟4的侧面进行按摩。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由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以及脚跟4等3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按摩用的凸部6、7、8的辊轮体9、10、11;而且上述按摩用的凸部6、7、8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表面5能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因而只在脚底刺激方面的有效部位、即对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以及脚跟4等3个部位能在短时间给予高效的刺激。由于辊轮体9上的凸部6做成轮体形状、比安装在脚掌心3上的辊轮体10的凸部7的外径做得更小,通过使第1、第2滚轮32、33等2种滚轮的外径相同,从而能得到平稳的均匀的按摩感。
由于配设在最接近位置上的上述辊轮体9、10相互之间和10、11相互之间,其回转方向能在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回转,因而接受按摩者M的脚不会因辊轮体9、10、11的作用而发生移动,能容易地进行脚底5的按摩。
由于配设在辊轮体9、10、11上的按摩用的凸部6、7、8配设在上述辊轮体9、10、11的外表面上、而且由驱动轴12、13、14能自由回转地支持辊轮体9、10、11,因而与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5的摩擦显著地减少,脚底5就不会因辊轮体的作用而移动。即、能更容易进行脚底5的按摩。而由于把与脚掌心3相对的辊轮体10的驱动轴13配设在比其他辊轮体9、11高的位置上,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
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是借助各个驱动轴12、13的回转而使揉捏底座45、46回转,插入揉捏底座45、46上的轴承54的倾斜角随着回转角而变化。安装在该轴承54上的揉捏板52、53与轴承54的倾斜角同样地倾斜。虽然相对的压板部47、48也同样地倾斜,但由于是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安装,因而相对的面进行相互接近和分开的动作,通过将接受按摩者M的脚插入到其间,就进行夹紧揉捏。此外,由于揉捏板52、53做成仿照脚的形状或能覆盖脚背的形状,因而在接近时还能进行将脚背向下方按压的动作。
由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是通过弹性体50的气囊膨胀而能使揉捏按摩头15、16的接近或分开的间隔变窄,能不受脚的大小的限制、以一定强度进行上述的夹紧揉捏;而且在气囊的压力超过一定压力时,所连接的安全用机械式阀门动作,将过剩的压缩空气排出;从而能抑制对按摩部的较强的刺激,还能提高气囊的耐久性。
实施例2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6的符号40是替代辊轮体10的辊轮体,使上述辊轮体40的驱动轴13处于与其他辊轮体9、11的驱动轴12、14相同的高度,而且使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40的凸部7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的辊轮体9、11的凸部6、8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还使脚掌心3一侧的第2、第3、第4滚轮33、35、36的外径比靠近脚掌心3外侧的第1滚轮32的外径大,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
实施例3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7的符号41是替代辊轮体10的辊轮体,使上述辊轮体41的驱动轴13处于与其他辊轮体9、11的驱动轴12、14相同的高度,而且把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41的断面形状做成椭圆状、使辊轮体41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的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的辊轮体9、11的凸部6、8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还使脚掌心3一侧的第2、第3、第4滚轮33、35、36的外径比靠近脚掌心3外侧的第1滚轮32的外径大,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
实施例4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8的符号42是替代辊轮体10的辊轮体,使上述辊轮体42的驱动轴13处于与其他辊轮体9、11的驱动轴12、14相同的高度,而且把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42的凸部43增大、使直径增大,使辊轮体42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辊轮体9、11的凸部6、8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还使脚掌心3一侧的第2、第3、第4滚轮33、35、36的外径比靠近脚掌心3外侧的第1滚轮32的外径大,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
实施例5图29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9的符号44是替代辊轮体10的辊轮体,使上述辊轮体44的驱动轴45处于与其他辊轮体9、11的驱动轴12、14相同的高度,而且把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44的断面形状做成与其他辊轮体9、11相同的圆形并予偏心地支持,使辊轮体44的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的辊轮体9、11的凸部6、8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还使脚掌心3一侧的第2、第3、第4滚轮33、35、36的外径比靠近脚掌心3外侧的第1滚轮32的外径大,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
实施例6图30~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0~图33的符号60、61、62是替代辊轮体9、10、11的辊轮体,由于上述辊轮体61的驱动轴13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关系即处于比其他辊轮体60、62的驱动轴12、14高,因而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61的凸部64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的辊轮体60、62的凸部63、65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而由于辊轮体60、61、62的凸部63、64、65由同样形状的「滚轮」构成,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而由于将凸部63、64、65错开,因而能节省空间、使结构小型化。
实施例7图34~图37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4~图37的符号66、67、68是替代辊轮体9、10、11的辊轮体,由于上述辊轮体67的驱动轴13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关系、即处于比其他辊轮体66、68的驱动轴12、14高的位置,因而配设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3按摩用的辊轮体67的凸部70的驱动轨迹比配设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的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的辊轮体66、68的凸部69、71的脚底按摩用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而由于辊轮体66、67、68的凸部69、70、71由同样形状的「滚轮」构成,因而能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掌心3施加更有效的刺激。此外,由于将凸部69、70、71错开,因而能节省空间、使结构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两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上述辊轮体由驱动装置驱动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2.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尖底侧和脚掌心及脚跟三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表面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凸部的辊轮体;上述辊轮体由驱动装置驱动可在规定方向上回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配设在最接近位置上的上述辊轮体彼此之间能在回转方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上回转。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配设在上述辊轮体上的按摩用的凸部配设在上述辊轮体的外表面上、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辊轮体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辊轮体的回转轴处于同样高度;而且配置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相对的位置上的脚掌心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驱动轨迹,比配置在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的脚掌心部位以外相对的位置上的按摩用辊轮体的凸部的脚底按摩用的驱动轨迹更接近按摩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接受按摩者的脚底施加刺激的按摩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脚底刺激方面只在有效部位给以短时间高效按摩的按摩器。它是在只与设想为接受按摩者M的脚尖(2)的底侧(2a)和脚掌心(3)等2个部位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对接受按摩者M的脚底表面(5)产生比一般的接触压力更高的接触压力的按摩用的凸部(6、7)的辊轮体(9、10)而构成;上述辊轮体(9)、(10)能由驱动装置驱动使其在规定方向回转。
文档编号A61H15/00GK1509695SQ20031011361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石黑文敬, 石川哲也, 也 申请人:丸高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