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线听力保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575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线听力保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听力保护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包含由一线结连接的两个消音元件的听力保护装置和制造该听力保护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听力保护和噪音消弱装置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可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耳套,半听觉装置和耳塞。耳塞由于消音的效率和所提供的舒适性而特别优选。
耳塞通常包括设于佩戴者耳道内的消音元件,从而提供期望的消音。该消音元件通常由弹性泡沫材料或柔软的橡胶类材料制造。
若干类型的耳塞为公知的。向下翻卷类的耳塞通常有一弹性泡沫主体,使用者卷起所述主体,从而减少其直径。将减少了直径的耳塞主体的一部分插入耳道并可在其中张开而填充耳道,并提供期望的消音。耳塞主体的剩余部分自耳道内伸出而提供一用于取出插头的柄。插入杆类耳塞包括一弹性主体,该主体有一埋入并从中延伸出的刚性或半刚性杆部。该杆部的刚性可以方便将耳塞推入耳道适当的插入深度。在使用过程中,推入杆类耳塞的露出部分从耳道伸出,从而提供一用于取出耳塞的柄。
通常,耳塞包括接合一对插头并在其间延伸的线。参照

图1,耳塞10由线12连接。该线12可让使用者在不使用插头时将耳塞悬挂在颈部或其他地方。同样,该线与一对耳塞永久相连,以防遗失。
通常的线一般设计成所述线可以永久地接合到耳塞,更具体地说,该线的每端可以永久地接合到各自耳塞的末端。在向下翻卷类耳塞中,该线连至弹性主体的一端。推入杆类耳塞通常含有线,该线连接到所述杆的露出部。该线可通过例如声波焊接或粘接来接合各类型耳塞。
带线耳塞常以单独的包装方式出售。例如,一副带线的耳塞装在小塑料密封袋里。使用者取得该袋并打开它而获得带线耳塞。这样,一副单独的耳塞可方便地提供给使用者而保持其在密封袋内卫生状态。
若干装配和包装带线耳塞的方法是公知的。参考图1-4,首先,制造所述线12,然后盘旋式缠绕而形成一圆形束14。塑料夹16可以用于该线束,以保持其圆形。具体的说,所述塑料夹16类似于常用的夹面包袋子的夹子,如果不完全相同的话。当夹紧该线12时,所述束14在连接耳塞10的位置处。该线12的两端分别与每个耳塞10的端部相连接。如上所述,附件可通过焊接或粘接方法制成。接着,将带有夹紧线12的带线耳塞放入备用袋18并密封该袋18。该袋18可以是带开口20的小塑料袋。
在包装带线耳塞过程中,所述夹子始终夹紧该线束以保持紧凑,防止所述线在包装前或包装时松开。所述线束越紧凑,需要的包装材料就越少,因而可节省材料费。包装时线束的紧凑还有利于方便地把线放入袋内,例如,紧压紧凑的线束比松散或拆开的线束更易放入包装袋的开口内。
然而,用于保持紧凑线束的塑料夹本身是一单独的产品,其增加了所包装带线耳塞的总体费用。另外,使用该塑料夹成为装配耳塞和包装过程中必需的一个额外步骤。而且,该夹子在包装袋内占据了宝贵的空间,因此包装袋必需尺寸略大以容纳下该夹子。相应地,所包装的带夹耳塞的损耗和配置要特别考虑到额外的夹子,这需要扩大包装袋的尺寸。结果,由于该夹子必需在插通管至耳塞之前手工去除,因此带夹子的线对终端用户来说不方便。此外,由于该塑料夹可能含有去除时划刻该线的尖缘,故去除夹子可能会影响线的完整。
现参照图3,纸卷22也曾用于在塑料夹16的位置保持住该线束14。将类似鞋带或轻质带材的纸卷22围绕螺旋缠绕的线束14卷绕以保持紧凑的圆形。然后将该耳塞10分别固定在被卷绕的线12的末端,将该带线耳塞放入备用袋18内。
与塑料夹相似,所述纸卷通过紧密缠绕的紧凑形式保持该线并防止该线在放入该包装袋时或放入前被拆开,便于包装带线耳塞。然而,象塑料夹一样,纸卷是额外的项目,其将增加所包装耳塞的整体成本,在装配带线耳塞过程中成为必要的额外步骤,需要最终用户在拆开线前去除该纸卷,造成不便。而且,该纸卷是多余的,其被最终用户扔弃,因而增加了环保和处置的问题。
现参照图4,也曾经试图不用诸如前面所述的塑料夹或纸卷的线保留装置来装配和包装带线耳塞。在此过程中,所述线12首先以螺旋式缠绕以形成圆形线束14。依靠线12材料的摩擦特性将该线12保持在该缠绕位置。接着将该缠绕线束14放入备用袋。然而,该线12并不能持续保持在该缠绕位置,而常常在放入线束时或在放入线束前散开。并且在此过程中无法使该线束紧凑而需较大的包装袋,这样就造成了相关费用的提高和废弃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提升。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有效且经济地装配和包装以方便使用者获得和使用的带线耳塞。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听力保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克服或减轻了上述讨论的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其他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听力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消音元件,第二消音元件,连接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的挠性纵长件,在该挠性纵长件中形成的线结。通过将第一消音元件沿远离第二消音元件的方向移动可解开该线结。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听力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消音元件,形成第二消音元件,形成挠性纵长件,在挠性纵长件中系线结,以使挠性纵长件位于一包括从缠绕束伸出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的缠绕束中,分别将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
通过下面的具体描述及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上述的及其他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简单说明现参照附图,其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元件使用同一标号附图1是带线听力保护装置的立体图;附图2是听力保护装置在缠绕和夹紧位置的立体图;附图3是听力保护装置在缠绕和卷绕位置的立体图;附图4是听力保护装置在缠绕位置的立体图;附图5是本发明的带线听力保护装置;附图6是用于包装带线听力保护装置的袋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图5示出了包括通过线54连接的消音元件52的听力保护装置50。
在一典型实施例中,消音元件52包括第一耳塞56和第二耳塞58。第一耳塞56和第二耳塞58各自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线相连,另一端指向插入并保留在使用者耳道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端62接合到所述线,第一端60由此延伸并可放入并保留在耳道内。第二端62还可作为调节和取出放入耳塞的柄,并在固定该线处提供一安装部。
所述耳塞56和58可以是任何期望的类型和/或结构。例如,该耳塞可以是向下翻卷类弹性泡沫耳塞,推入杆类耳塞,预形成聚合物法兰类耳塞,或任何其他期望类型的耳塞。
所述线54由橡胶或塑料材料组成,也可以是实心结构,或可以在其内部有空心部。该线54可以是任何适于接合两耳塞的材料,包括线绳,棉线材料或乙烯基等。该线54包括第一端64和相对设置的第二端66。该线54的第一端64在安装端62处接合至该第一耳塞56。同样,该线54的第二端在安装端62处接合至该第二耳塞58。该线54例如通过声波焊接,粘接,机械接合等方法接合耳塞56和58。
线54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线结68。该线结68将该线54保留在线束70中。该线束70为紧凑的大体曲线状的线54的组件,用于方便搬运和包装该听力保护装置5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线端64和68彼此靠近地保持在该线束70内。该线54在线束70的与第一和第二线端64和66相对处形成一个圈,该线结68置于在其间。
线结68大体包括线54,该线54以任何方式缠绕和/或卷绕以形成线束70。在一实施例中,该线结68是一活结。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该活结可以是形成于具有相对两端的纵长件内的任何线结,该线结可简单地通过对纵长件的相对端施加相反的力解开。
关于听力保护装置50,这意味着线结68形成为使用者只要分别反方向拉动接合到线54的第一和第二端64和66的第一和第二耳塞56和58就可解开该线结68,并相应拆开线54。该线结68在被使用者方便地解开时仍有足够的保持特性,以维持该线54在收紧的线束70中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该活结类线结68以圆形方式缠绕线54中部而形成,该线54的第一和第二端64和66穿过该圆形缠绕线54的开口中央而形成线束70。使用者只要反方向拉耳塞56和58就可解开线束70。当然,活结类线结68可以其他任何适当方式形成,以形成并保持线束70且让使用者方便地解开。
当该线结68为前述的活结时,本发明可为任何类型的线结,其适合形成线束70并可方便地解开,该线54相应由使用者拆开。
如上所述,该线结68将线54保留和维持在线束70中。该线束70可容易和方便地放入包装袋74的开口72内。包装袋74可以是塑料材料制成,一旦线70放入其中,即可将该包装袋74密封以供出售或分发。
现对一种制造听力保护装置50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分别形成消音元件52和线54。接着,将线结68在线54里系结以形成线束70。接着,将消音元件52固定接合到线54露出的第一和第二端64和66。然后将该带线和带线结的听力保护装置50从开口72放入包装袋74内。参考图6。将该开口72闭合,包装袋74密闭。
本发明的带线听力保护装置可高效且经济地组装和包装,容易让使用者获得和使用。在该线内的线结形成一紧密,紧凑和易处理的线束,易于连接消音元件。该线结使该线保持在线束中,该线束尺寸较小,从而简化了包装过程并使必需的包装材料最小化。本发明的线结不需额外的夹子,纸卷,带子等将线保持在线束中。因此,该发明由于无需夹子或带子件且小包装袋仍能使用,通过减少扔弃而满足了环保和处置的问题。另外,该线结易松开,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带线听力保护装置。在一实施例中使用活结以让使用者只要反方向拉消音元件就可解开线结并拆开线,从而使用该听力保护装置。
尽管展示并描述的是较佳实施例,但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作出不同的改进和替代设计。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为示例而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听力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消音元件;第二消音元件;连接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的挠性纵长件;和形成于挠性纵长件内的线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结通过将所述第一消音元件沿远离所述第二消音元件的方向移动而解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包括耳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耳塞包括一有第一和相对的第二端的弹性泡沫主体,所述第一端用于放入使用者的耳道内,所述第二端用于接合挠性纵长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耳塞包括一固定于一杆的泡沫元件,所述杆自泡沫元件伸出,所述线接合至所述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耳塞包括一弹性聚合材料的预模塑主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一杆部和多个置于杆部的径向延伸法兰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元件包括大体圆形的剖面并自杆部向所述杆部后面的方向延伸,以在法兰和杆部之间形成一环状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纵长件包括塑性材料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结是活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线结包括一圆形缠绕中部,所述纵长件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圆形缠绕中部的一侧形成一个圈并穿过所述圆形缠绕中部的中央而由此自由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结由使用者在反方向拉所述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而解开。
13.一种连接两元件的连接组装,包括一设于至两元件的一个的第一端和至两元件的另一个的第二端的挠性纵长件;一形成于挠性纵长件中的线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结是一通过移动第一端部向远离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第一端部解开的活结。
15.一种制造声音保护装置的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消音元件;形成第二消音元件;形成一挠性纵长件;在挠性纵长件中系一线结,使所述挠性纵长件置于一包括自所述线束延伸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的缠绕线束中;以及分别将所述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安装至所述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带有所述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的线束放在一包装袋中,并密封所述包装袋。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包括由塑模方法形成的弹性泡沫耳塞,所述挠性纵长件包括一塑性材料的线。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线结包括在所述挠性纵长件中形成一活结。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连接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包括声波焊接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至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相对端。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连接第一和相对的第二端包括粘接第一和第二消音元件至所述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听力保护装置(50),包括第一消音元件(56),第二消音元件(58),连接第一消音元件(56)和第二消音元件(58)的挠性纵长件(54),形成在挠性纵长件(54)内的线结(68),该线结(68)可通过将第一消音元件(56)向远离第二消音元件(58)的方向移动而解开。
文档编号A61F11/08GK1708267SQ200380102117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罗伯特·F·巴尔瓦兹 申请人:卡伯特安全媒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