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成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5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成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症的中成药,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炎症治疗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慢性盆腔炎多用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费用高,治疗不便。慢性盆腔炎与祖国医药症瘕、痛经、带下等所述某些症状相似,中医认为多由湿热淤阻引起,且淤滞多于湿热。故采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治疗盆腔炎的中成药制剂。
本发明主药为桃仁10~15g,红花30g,桅子10g,莪术10g,香附9~10g,荔枝核10g,蒲黄10g,泽泻9~10g,土鳖虫6~10g,延胡索6g。
本发明的效果是通过活血、行气加强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止痛、清利湿热减轻炎症反应,共同配伍能促进炎症、粘连包块的消散,治疗时不占用时间,可携带随身服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
为了提高疗效,本发明还可有川楝子10g、三棱15g作为辅药。
本发明可以制成制剂为糖浆剂或合剂或散剂或颗粒剂的不同剂型,方便服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制作糖浆剂的方法将各原料加水煎煮,取药液浓缩剂,在药液浓缩剂中加入蔗糖,煮沸后分瓶密封灌装、密封,高温灭菌。
具体实施例称取桃仁100~150g,红花300g,桅子100g,莪术100g,香附90~100g,荔枝核100g,蒲黄100g,泽泻90~100g,土鳖虫60~100g,延胡索60g、川楝子100g、三棱150g。
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第二次加3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不低于1.03,加入70g蔗糖,适量防腐剂,煮沸10分钟,按200ml/瓶,趁热灌装,105℃灭菌30分钟,即得。
产品特点黄棕——淡红棕色液体,法甜,微香。
治疗方法口服30~40ml/次,三次/日,每疗程10天,还可配合理疗,临床试验,治愈率为90%以上。
对重症者或急性发作者,配合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方中桃仁、红花散淤血,通经络,破症积入血分;香附、川楝子、荔枝核行气止痛入气分;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延胡索为止痛要药,既可行血中气滞,亦可通气中血滞,配伍化淤止痛的生浦黄、散淤通络的土鳖虫,辅泽泻渗利下焦湿热,全方共用有活血化淤行气消积、清热利湿之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成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药为桃仁10~15g,红花30g,桅子10g,莪术10g,香附9~10g,荔枝核10g,蒲黄10g,泽泻9~10g,土鳖虫6~10g,延胡索6g。
2.根据权利要求1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中还可有川楝子10g、三棱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糖浆剂或合剂或散剂或颗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糖浆剂的制作方法为将各原料加水煎煮,取药液浓缩剂,在药液浓缩剂中加入蔗糖,煮沸后分瓶密封灌装,高温灭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症的中成药,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炎症治疗的药物制剂,主药为桃仁10~15g,红花30g,桅子10g,莪术10g,香附9~10g,荔枝核10g,蒲黄10g,泽泻9~10g,土鳖虫6~10g,延胡索6g。本发明通过活血、行气加强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止痛、清利湿热减轻炎症反应,共同配伍能促进炎症、粘连包块的消散,治疗时不占用时间,可携带随身服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
文档编号A61K9/00GK1555862SQ20041001380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5日
发明者吴长秀, 姜晓成, 姜志成 申请人:吴长秀, 姜晓成, 姜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