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甲草白黄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60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僵甲草白黄银的制作方法
21世纪人类出现新病大敌“非典型肺炎”(飞传瘟毒病)危害人类健康,对世界医学界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创新用中医药是21世纪为人类治病的研究对象。
由于药品涉及国际民生,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而意义重大。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在瘟疫传播时,重大的药品发明甚至能够影响整个民族的生存。
一种“僵甲草白黄银”,由21味中草药经综合研究与多科学结合而成。能清除气血系统和三焦病毒、补人体阴阳、除病状进食欲、增免疫、排除体内污物、调理平衡。对高烧性“非典型肺炎”(飞传瘟毒病)及多种病毒病均有效。
性味平、苦、寒。
主要成份地骨皮、虎杖、白茅根、黄芪、宁杞、车前子、鱼腥草、西藏秦艽、太子参、黄柏、青蒿、穿心莲、赤芍、金银花、僵蚕、鳖甲、冬虫夏草等21味药物组成。
主要化学成份含菜碱、葛醌、草酸、硒、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黍黄素、琥珀酸、艽碱、甲乙丙丁素、棕榈酸、绿原酸、黄连素、多醇、叶酸、菸酸、胶质、脂肪、钙盐、蛋白质、碘质、虫草酸、多种氨基酸等。
主治功能恶寒头痛,干咳带血丝,无汗高热,身痛,面色暗淡,目赤神昏,口渴烦燥,四肢乏力,小便赤,胎腻食少,白细胞不变或下降,肺部渗液物和网状阴影,清气血系统三焦热毒和补益,对多种病毒病有益无害,对多种温热病、痢疾、脑炎双球病毒、孤儿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抗过敏性休克、抗肿瘤、抗衰老、抗坏血酸、抗惊厥、降压、利尿等作用。
服法本方为煎剂,1日量三次温服,服后大便有风泡,或有轻微肚痛,污物排除后本身轻松,重病三剂血清查验收对比见效,治病有良效,适应亚热带人群。
注意事项服药忌辛、辣、腌、卤、碱、胆等有刺激性食品,多食叶绿素,孕妇忌用,忌与西药合成激素药物混用,本方未临床。
说明是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方剂;煎法鳖甲先煎30分钟后下中药,其中青蒿、鱼腥草、霍香后下,冬虫夏草可研末冲服3克,如煎剂,以全中药煎好后用药液去渣,另煎冬虫夏草6克,以保护冬虫夏草的含量。
本发明以“白黄银”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良好基础上增加僵蚕、鳖甲、虫草等,对高烧多病状发热患者均有良效。
本发明以黄芪、宁杞、太子参、鳖甲、白茅根、冬虫夏草为君,主为补人体阴阳补养肺、肾、三焦增强抗病能力,润肺止血,增强免疫力。地骨皮、鱼腥草、黄柏、穿心莲、金银花、虎杖、赤芍为臣,能清除气血系统和三焦多种温热病毒,有保护血小板和护肝作用,增强代谢功能。佐以西藏秦艽、霍香、车前子、僵蚕、除寒热邪气,增排尿液,通二便,使污物从二便排出,和中化湿,兼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休克。使以几种助药防止气血动脉硬化,排除体内渗液物及面部乌斑,补阴回阳,本方为补中带清,扶正驱邪,调理平衡,排除多种病毒。本发明以多部位多方法,使各药物相互协调产生多功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物煎剂的科学研究组合,它由地骨皮、虎杖、白茅根、黄芪、宁杞、车前子、鱼腥草、西藏秦艽、太子参、黄柏、青蒿、穿心莲、赤芍、银花、僵蚕、鳖甲、虫草等21种药物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组合,在于上述各味药的配比是(18-25)(18-25)(20-30)(25-35)(10-15)(10-15)(30-40)(15-20)(10-15)(15-20)(15-20)(15-20)(15-20)(7-10)(20-30)(3-6)。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药物,其中鳖甲生用先前沸30分钟,青蒿、鱼腥草、霍香另泡20分钟,其中15味浸泡20分钟后,待鳖甲前沸30分钟后再下15味药,煎至15-20分钟后下青蒿、鱼腥草、霍香三药和均煎5-8分钟,取药液300克左右,加水煎沸20-25分钟,取药液,共煎三次药液800-900克左右,用药液煎切碎冬虫夏草,7-10分钟,药液约800克左右,分三次温服,此法以保证冬虫夏草精华流失。冬虫夏草可减量为末冲服。
全文摘要
一种“僵甲草白黄银”,由21味中草药经科学结合而成。性味平、苦、寒。主份僵蚕、鳖甲、冬虫夏草、白茅根、黄芪、金银花等21味药。化份含菜碱、葛醌、草酸、硒、多糖、萝卜素、维生素、黍黄素、琥珀酸、艽碱、甲乙丙丁素、棕榈酸、绿原酸、黄连素、多醇、叶酸、菸酸、胶质、脂肪、钙盐、蛋白质、碘质、虫草酸、多种氨酸等。主治功能恶寒头痛,干咳带血丝,无汗高热,身痛、面色暗淡、目赤神昏、口渴烦燥、四肢乏力、小便赤、胎腻食少,白细胞不变或下降,肺部渗液物和网状阴影,清气血系统三焦热毒和补益,增免疫,除病状,对多种病毒病有益无害,对多种温热病、痢疾、脑炎双球病毒、孤儿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抗休克、肿瘤、衰老、坏血酸、惊厥、降压、利尿等作用。注意事项服药忌辛、辣、腌、卤、碱、胆等有刺激性食品,多食叶绿素,孕妇忌用,忌与西药合成激素药物混用。
文档编号A61P31/00GK1593619SQ20041004947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人杰 申请人:王人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