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852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阿魏酸钠的新剂型——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魏酸钠是临床常用药物,经研究发现阿魏酸钠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而现有剂型多为普通片剂、散剂和水溶液剂等,药物进入体内全身分布后,无法浓集于肝脏发挥疗效,甚至在肝脏外产生不良反应。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具独特靶向性、缓控释性和保护药物作用,是生物医药领域瞩目的焦点之一。所说的靶向性是指白蛋白纳米粒制剂进入体循环后,被生物体液中血浆调理素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吸附,网状内皮系统对被血浆调理素蛋白吸附的微粒有特异识别能力,可通过内在生化作用摄取纳米粒。肝、脾、骨髓等处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白蛋白纳米粒易被这几处的巨噬细胞吞噬,使药物浓集于肝脾等处,故具器官靶向性。但由于仅有粒径在70-200nm之间的纳米粒才能穿过肝窦状小管内皮细胞层内的窗状小孔,在肝部累积不进入体循环,因此制备方法必须能控制粒径大小及表面性质才可使药物靶向于肝脏。而现有制备白蛋白纳米粒采用热变性乳剂化法,需使用有机溶剂去除油性残余物和表面活性剂,不仅易引起残留,为纳米粒的纯化带来困难,而且粒径较难控制,另外对热不稳定药物也不利。另一种用pH-凝聚法所制得的白蛋白纳米粒粒度分布广,且需在无盐条件下进行pH值调整,而众所周知在高浓度蛋白质存在条件下,以玻璃电极测定pH值的可靠性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以及可控制纳米粒粒径为50-250nm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是将阿魏酸钠、白蛋白按一定比例溶于溶剂水或中性盐溶液(如10mM NaCl等),控制pH值6-11,搅拌情况下持续加入一定量脱水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形成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后,加适量交联剂(如戊二醛、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或稳定剂乳酸,连续搅拌12小时以上促使纳米粒交联固化。将所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胶体混悬液微热(37℃左右,下同)过夜,以去除乙醇后冻干即可。制备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等)可提高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率。
上述所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粒径50-250nm,平均粒径为185nm。
本发明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去溶剂化及物理包裹吸附法,具有快速简便,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粒径分布较窄等特点,具体方法为1.配方与配比阿魏酸钠 5~200mg白蛋白5~600mg溶剂 1~4ml脱水剂3~30ml交联剂1~800μl稳定剂乳酸0~8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0~800μl其中脱水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酮中的一种;交联剂选自戊二醛、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中的一种;溶剂选自蒸馏水或10mM NaCl溶液中一种。
优选阿魏酸钠 12.5~100mg白蛋白 12.5~200mg蒸馏水或10mM NaCl2~4ml95%乙醇(丙酮、甲醇等脱水剂) 4~25ml戊二醛或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 3~200μl稳定剂乳酸 0~6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0~600μl
特别优选阿魏酸钠 12.5~50mg白蛋白 25~100mg蒸馏水或10mM NaCl 4ml95%乙醇 4~12ml戊二醛或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3~120μl稳定剂乳酸 0~4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0~400μl2.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1)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溶液 按一定比例将白蛋白、阿魏酸钠溶于溶剂水或中性盐溶液(如10mM NaCl等),pH调为6-11,亦可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搅拌充分溶解。
(2)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胶体混悬液 在搅拌情况下将一定量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甲醇等)以0.1-5.0ml/min速率持续加入(1)制得的溶液中。
(3)交联稳定与纯化 在(2)制得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胶体混悬液中加入一定量交联剂(如戊二醛、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等)或稳定剂乳酸,搅拌12小时以上,促使纳米粒交联固化。将所得胶体混悬液微热过夜,去除乙醇或丙酮、甲醇,冷冻干燥即可制得阿魏酸钠的纳米粒冻干制剂。纳米粒粒径为50-250nm,平均粒径为185nm。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还可制备其他载药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当然,亦可选用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制备阿魏酸钠纳米粒制剂,如聚丙交脂(PLA)、聚己交脂(PGA)、聚己内脂(PCL)、PMMA、聚苯乙烯(PS)、纤维素、纤维素-聚乙烯、聚羟基丙酸脂、明胶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精密称取25.0mg白蛋白,溶解于4.0ml 10mM NaCl水溶液中,pH值为8.3。再精密称取阿魏酸钠12.5mg溶于白蛋白水溶液中,室温搅拌下(300转/分)以0.5ml/min的速率持续加入11.0ml 95%乙醇,即可形成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再加入8%戊二醛水溶液29μl使微粒交联,交联过程中同时搅拌12h以上。经激光光散射仪检测,所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粒径为181.0nm,粒径分布为86.3%。电镜下观察可见纳米粒形态较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将所得纳米粒胶体混悬液微热过夜,以去除乙醇,采用常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获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冻干制剂。
实施例2精密称取50.0mg白蛋白,溶解于4.0ml蒸馏水中,pH值为8.3。再精密称取阿魏酸钠12.5mg溶于白蛋白水溶液中,室温搅拌下(300转/分)以0.5ml/min的速率持续加入8.0ml 95%乙醇,即可形成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再加入8%戊二醛水溶液27μl使微粒交联,交联过程中同时搅拌12h以上。经激光光散射仪检测,所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粒径为191.4nm,粒径分布为86.8%。电镜下观察可见纳米粒形态较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将所得纳米粒胶体混悬液微热过夜,以去除乙醇,采用常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获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冻干制剂。
白蛋白与阿魏酸钠以其他配比,如白蛋白200mg,阿魏酸钠50mg;白蛋白100mg,阿魏酸钠50mg;白蛋白100mg,阿魏酸钠12.5mg;白蛋白12.5mg,阿魏酸钠12.5mg;白蛋白12.5mg,阿魏酸钠50mg或白蛋白50mg,阿魏酸钠100mg等,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同样可获得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阿魏酸钠纳米粒制剂形态较为圆整,粒度分布较窄,粒径范围为50~250nm,平均粒径为185nm。可用冷冻干燥法制得冻干剂,使用时可配成注射液静脉注射。阿魏酸钠经白蛋白纳米粒载体载入体循环后,纳米粒被血浆调理素蛋白吸附,肝、脾等处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特异识别并吞噬这些微粒,使阿魏酸钠被动靶向于肝脏,由于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粒绝大多数能穿过肝窦状小管内皮细胞层内的窗状小孔,在肝部累积而不进入体循环,成为肝靶向给药系统,从而提高了阿魏酸钠在病变部位的浓度,提高了药物疗效,也减少了阿魏酸钠对身体其它部位的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配方与配比如下阿魏酸钠 5~200mg白蛋白5~600mg溶剂 1~4ml脱水剂3~30ml交联剂1~800μl稳定剂乳酸0~8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0~800μl其中脱水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酮中的一种;交联剂选自戊二醛、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中的一种;溶剂选自蒸馏水或10mM NaCl溶液中一种。具体步骤为(1)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溶液按配比将白蛋白及阿魏酸钠溶于溶剂,pH调为6-11,加或不加表面活性剂;(2)制备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胶体混悬液在搅拌情况下按比例将脱水剂以0.1-5.0ml/min速率持续加入(1)制得的溶液中;(3)交联稳定与纯化在(2)制得的胶体混悬液中按比例加入交联剂或稳定剂,搅拌12小时以上促使纳米粒交联固化,再微热过夜挥去脱水剂,冷冻干燥得冻干制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与配比如下阿魏酸钠12.5~100mg白蛋白 12.5~200mg蒸馏水或10mM NaCl 2~4ml95%乙醇(丙酮、甲醇等脱水剂)4~25ml戊二醛或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 3~200μl稳定剂乳酸 0~6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0~600μl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与配比如下阿魏酸钠 12.5~50mg白蛋白 25~100mg蒸馏水或10mM NaCl 4ml95%乙醇 4~12ml戊二醛或甲基聚乙烯-右旋糖苷3~120μl稳定剂乳酸 0~400μl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0~400μl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方法制得的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
5.权利要求4所述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阿魏酸钠的新剂型——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阿魏酸钠纳米粒制剂形态较为圆整,粒度分布较窄,粒径范围为50~250nm,平均粒径为185nm。可用冷冻干燥法制得冻干剂,使用时可配成注射液静脉注射。阿魏酸钠经白蛋白纳米粒载体载入体循环后,纳米粒被血浆调理素蛋白吸附,肝、脾等处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特异识别并吞噬这些微粒,使阿魏酸钠被动靶向于肝脏,由于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粒绝大多数能穿过肝窦状小管内皮细胞层内的窗状小孔,在肝部累积而不进入体循环,成为肝靶向给药系统,从而提高了阿魏酸钠在病变部位的浓度,提高了药物疗效,也减少了阿魏酸钠对身体其它部位的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616089SQ20041006647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胡晋红, 苏华, 李凤前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