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67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糖尿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并有逐年增加,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之趋势,是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它由于血流中胰岛素之相对缺乏,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及血液粘度的升高,中晚期出现周身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病的发生。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产品,大都是西药制剂,口服的降糖药物如“降糖一号”、“降糖片”等,也多为西药中添加中药成分制得,治疗效果不明显,大多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疗效好、无副作用、方便服用的降糖中成药。
本发明是根据下列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药丸生黄芪10-50克,生地黄15-50克,苍术10-30克,元参10-50克,葛根15-40克,丹参30-60克,天花粉20-60克,党参10-40克,知母10-20克,玉竹10-30克,熟地黄15-50克,黄苓10-30克,山药10-80克,将上述药物清洗干净后研粉调入蜂蜜水做成药丸即可。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认断之糖尿病系气阴两虚到致的消渴症的理论,全部选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无任何副作用之中草药为原料,将生黄芪配生地黄以降尿糖,取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阴、固腠理与生地黄滋固精的作用,配佐众药,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泻,使尿糖转为阴性,同时制剂无须煎煮直接服用,可较好地吸收中草药中有效降脂成分,从而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医学认为消渴症的糖尿症多因肾阴虚、内热灼津,治家应用滋阴降火之法,否则,尿糖居高不下,患者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咽干舌燥、倒致尿毒症及肾功能衰竭。本发明针对上述机理,采用滋阴降火,补津益气、降尿糖血糖的药物合理配伍,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生黄芪10-50克,生地黄15-50克,苍术10-30克,元参10-50克,葛根15-40克,丹参30-60克,天花粉20-60克,党参10-40克,知母10-20克,玉竹10-30克,熟地黄15-50克,黄芩10-30克,山药10-80克。上述组成药物之药性为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可补中益气升阴,助气壮筋骨,泻肺火心火;生地黄味甘、寒,无毒,可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用治热病津伤口渴、消渴、便秘;苍术味辛、苦涩,无毒,可燥湿健脾、祛风胜湿,补虚损,固精气;元参味甘,可滋阴养肾,润肺化痰,和胃;葛根味甘、辛、平、无毒,可生津止渴,解诸毒,开胃下食;丹参味苦、辛、寒,无毒,可养神定志,通利关脉,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可活血祛瘀,补虚益气,通心包络;天花粉味苦、寒、无毒,可清热生冿,润肺降火,消补损淤血,用治热血烦渴、唇干口燥;党参味甘、无毒,可补中益气,除寒热,补虚止烦,生津止渴;知母味苦,寒、无毒,可消渴热中,补气除烦,清热泻火、生津;玉竹味甘、平、无毒,可清热润肺,养阴熄风,用治肺燥干咳,烦渴,筋络燥热、疼痛,心悸、消渴;熟地黄味甘,微温,无毒,可滋补肝肾,益真阴,长肌肉,生精血,通利血脉;黄芩味苦、平、无毒,可清热燥湿,下气,泻火解毒;山药味甘、温、平,无毒,可镇心神,安魂魄,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益肺补肾,养阴生津。
实施例取生黄芪30克,生地黄35克,苍术20克,元参30克,葛根35克,丹参45克,天花粉40克,党参25克,知母15克,玉竹20克,熟地黄35克,黄芩20克,山药45克,清洗干净后研粉调入蜂蜜水做成10克丸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糖尿康,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生黄芪10-50克,生地黄15-50克,苍术10-30克,元参10-50克,葛根15-40克,丹参30-60克,天花粉20-60克,党参10-40克,知母10-20克,玉竹10-30克,熟地黄15-50克,黄苓10-30克,山药10-80克,将上述药物清洗干净后研粉,然后调入蜂蜜水做成药丸。
全文摘要
一种糖尿康,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生黄芪10-50克,生地黄15-50克,苍术10-30克,元参10-50克,葛根15-40克,丹参30-60克,天花粉20-60克,党参10-40克,知母10-20克,玉竹10-30克,熟地黄15-50克,黄苓10-30克,山药10-80克,将上述药物清洗干净后研粉,然后调入蜂蜜水做成药丸。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全部选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无任何副作用之中草药为原料,将生黄芪配生地黄以降尿糖,取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阴、固腠理与生地黄滋固精的作用,配佐众药,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泻,使尿糖转为阴性,同时制剂无须煎煮直接服用,可较好地吸收中草药中有效降脂成分,从而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3/10GK1586579SQ20041006915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7日
发明者张超英 申请人:香港养春堂中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