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窦咬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73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蝶窦咬骨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钳,尤其涉及一种经鼻蝶入路手术中使用的蝶窦咬骨钳。
背景技术
目前脑垂体腺瘤等鞍区占位病变的手术,医生通常采取单鼻孔经蝶窦“开窗”入路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首先用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医生操作时,只能通过鼻腔观察蝶窦前壁,视野很小,伸入鼻腔的骨凿也阻挡医生的视线,又因蝶窦前壁骨质较厚,且蝶窦左右两侧形成V形尖凸,前壁形状不规则,骨凿开前壁骨质时容易滑动,极不稳定,导致操作准确性差,不能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手术效率低。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一种蝶窦咬骨钳,其结构是由前刀、后刀组成,前刀不动,前刀与后刀咬合工作时完全靠后刀前推,将手术处扁骨挤压掉。这种咬骨钳只适合在蝶窦前壁中线被打开后,咬除两侧相对较薄的骨质,起到扩大骨窗的作用,而不能替代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在经鼻蝶入路手术中亟待开发一种替代骨凿并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的蝶窦咬骨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鼻蝶入路手术中替代骨凿,且不遮挡术者视线并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的蝶窦咬骨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窦咬骨钳,主要有握持臂、工作臂组成的左右钳体,其特征是所述左右钳体为手枪状的剪刀形,左右钳体工作臂的中部设有销轴,工作臂前端头设有上下咬合刃口,咬合刃口内设有储骨槽,所述左右钳体的握持臂末端设有剪刀式握持孔,左右钳体的握持臂与工作臂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储骨槽为长半圆形。
所述工作臂前端咬合刃口合拢后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可以在经鼻蝶入路手术过程中替代骨凿,且不遮挡医生的视线并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蝶窦咬骨钳,主要有握持臂1、工作臂2组成的左右钳体6、7,所述左右钳体6、7为手枪状的剪刀形,左右钳体工作臂的中部设有销轴8,工作臂2前端头设有上下咬合刃口3,咬合刃口3内设有储骨槽4,所述左右钳体的握持臂末端设有剪刀式握持孔5,左右钳体的握持臂与工作臂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储骨槽为长半圆形。所述工作臂前端咬合刃口合拢后呈圆锥形。操作时握持臂在手术者视野外,工作臂直径5mm,经直径约1.5cm的通道到达蝶窦前壁,且采用剪刀的开合方式,不阻挡术者视线,因此整个设计保证了操作时的准确性。工作臂前端咬合刃口采用常见钳子的咬合方式,在操作时可以利用蝶窦前壁V形尖凸的特点,从左右方向咬除蝶窦前壁骨质,因此在操作中不会滑动,保证手术的稳定性。术者将拇指与中指放入握持臂末端的握持孔中,采用剪刀的握持方式,保证了在操作中握持的稳定性和咬合动作的便利。咬切下的蝶窦前壁骨质可储存在刃口内的储骨槽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经鼻蝶入路手术过程中替代骨凿,且不遮挡医生的视线并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蝶窦咬骨钳,主要有握持臂、工作臂组成的左右钳体,其特征是所述左右钳体为手枪状的剪刀形,左右钳体工作臂的中部设有销轴,工作臂前端头设有上下咬合刃口,咬合刃口内设有储骨槽,所述左右钳体的握持臂末端设有剪刀式握持孔,左右钳体的握持臂与工作臂间的夹角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窦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骨槽为长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窦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臂前端咬合刃口合拢后呈圆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钳,尤其涉及一种经鼻蝶入路手术中使用的蝶窦咬骨钳,主要有握持臂、工作臂组成的左右钳体,其特征是所述左右钳体为手枪状的剪刀形,左右钳体工作臂的中部设有销轴,工作臂前端头设有上下咬合刃口,咬合刃口内设有储骨槽,所述左右钳体的握持臂末端设有剪刀式握持孔,左右钳体的握持臂与工作臂间的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可以在经鼻蝶入路手术过程中替代骨凿,且不遮挡医生的视线并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开蝶窦前壁。
文档编号A61B17/28GK2735937SQ200420029578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
发明者黄楹, 尚彦国 申请人:黄楹, 尚彦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