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振动音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16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感振动音响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子,尤其涉及一种体感振动音响垫。
背景技术
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及繁重的体力和/或脑力劳动人体常常使人们感到焦躁、疲劳,若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放松、休息,势必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但是,随社会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使人们来不及很好的舒缓压力,从疲劳状态恢复,就要应对各种状况继续投入工作,日积月累,影响身体健康,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已有多种帮助人们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的产品和方法如各种药物保健仪器,其通过在仪器中装设药物,向人体特定穴位给药,实现保健功能;又如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等。但,前者通过药物与仪器结合实现保健,需要经常更换药物及专门的仪器,使用较为麻烦且成本较高;而后者通过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作用,但也有运动场地、运动时间、身体素质与运动方式选择等诸多限制,均不能很好的排除健康隐患。
另外,也有业者提出保健垫装置,其在垫子中装设磁铁或药物,通过长期使用,对人体进行磁疗或穴位给药,实现医疗保健目的,其虽然在经过长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体疲劳,但并不能从根本改善调节人体各组织机能,仍然存在健康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感振动音响垫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从低频信号获得高效振动,以放松、调节人体身心的音响体感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体感振动音响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上设有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所述垫垫包括上垫部、下垫部,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设于所述垫垫的上垫部、下垫部之间;所述垫体为单层结构,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嵌设于其上;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内装于所述上盖、下盖形成的壳体中且夹持有一磁能电路的制动器部,及与所述制动器部的磁能电路连接的输入端;所述制动器部包括大小不同的多个环状制动器及设于所述环状制动器内侧的轭铁部,所述轭铁部和所述壳体产生相对变位,其中,所述多个环状制动器包括外侧的悬吊弹簧部与内侧的轭铁支撑部,所述悬吊弹簧部包括围绕在所述轭铁支撑部外侧的多个形状相同的悬吊弹簧;所述悬吊弹簧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的一侧的端部的支撑部与所述的上盖、下盖形成的壳体连接固定;所述悬吊弹簧部和所述轭铁支撑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另一侧端部的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连接部沿所述环状的轭铁支撑部形成等距离间隔,所述各悬吊支撑弹簧具有环状的断片形状,并从所述各连接部沿着轭铁支撑部延伸,在悬吊支撑弹簧一侧的端部前方形成所述的支撑部;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壳体上盖和下盖以及所述支撑轭铁的制动器部,从所述上盖一侧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在垫体上设置有能量转换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将音响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传递至使用该体感振动音响垫的使用者,不但可使使用者产生逼真的视听效果临场感,而且当机械振动频率与人体频率相符达成共振时,人体可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达到充分放松、调节身心的作用。
另外,其中的能量转换装置在环状的轭铁支撑部和壳体之间配置的多个相同形状的悬吊支撑弹簧,从而悬吊支撑弹簧的幅宽可以加大,因此可以通过振动将负荷分散吸收,在提高悬吊支撑弹簧的强度的同时,悬吊支撑弹簧可以更加柔性处理,因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振动效率,低频范围也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性能。而且,因为各悬吊支撑弹簧分别通过端部配置的支撑部和连接部分别固定在壳体或轭铁支撑部上,各悬吊支撑弹簧的长度(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的悬吊支撑弹簧的距离)就可以加长,从而获得更高的振动效率。
另外,由于把各悬吊支撑弹簧通过其端部设置的支撑部以及连接部固定在壳体以及轭铁支撑部上,通过振动,加在支撑部以及连接部的沿着悬吊支撑弹簧方向的负荷是单方向的,所以加在支撑部以及连接部局部的负荷就可以得到控制。由此,支撑部的厚度就可以减小,这样,上盖2和下盖4以及制动器部3,就可以从上盖2一侧安装固定,便于组装作业,并且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能量转换装置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2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能量转换装置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能量转换装置局部剖视的正面组合视图;图6是图5所示能量转换装置的F-F线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能量转换装置的制动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包括垫体40及设置于该垫体40上的能量转换装置1。
所述垫体40包括上垫部42、下垫部41,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装设于上垫部42与下垫部41之间。
请一同参照
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垫部42、下垫部41之间进一步设有一个振动板43。其中下垫部41、振动板43上适当位置对应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各设有若干安装口411、431。本实施例中,该下垫部41、振动板43上各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口411、431,可以理解,所述安装口位置及数量可以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需要。另外,所述上垫部42可采用较软的材料制成以增强人体使用时的舒适感,而所述振动板43可采用较硬的材料制成,以稳定固定能量转换装置1便于振动作用于人体,下垫部41可采用较振动板43更硬的材料以保护安装的能量转换装置1。例如,上垫部42可采用树脂膜,振动板43可采用t=15的的塑胶棉,下垫部41可采用t=20的塑胶棉。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该垫体40包括上垫部42、下垫部41、振动板43三层,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具有能量转换装置的体感振动音响垫独立完整性、便于运输安装,另一方面也确保其安全性及使用舒适方便,可以理解,其也可根据需要为其他结构如该垫体为单层结构,其上设有安装口,能量转换装置嵌设固定在该单层垫体的安装口中,在使用时可在上面另行铺设垫单等覆盖物;或,只设有上垫部和下垫部,将能量转换装置直接通过设在垫上的开口,塞设到上垫部与下垫部之间的适当位置,这样,更便于灵活安装。
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用于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即,提取外部输入的音响电信号,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输出。
请参照图4至图7,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包括上盖2、下盖4及内装于所述上盖2、下盖4形成的壳体内的夹持有磁能电路的制动器部3。
所述上盖2呈碟状,其中心部圆形为开口部5。外周部有螺孔部2a、2b、2c。
所述下盖4为二级构造,略成碟状。其外周部设有螺孔部4a、4b、4c。而且,下盖4的底部的中央部,呈同心状配置有直径不同的多个环状制动器6,并与下盖4成为一体。外周边缘底部设有与所述磁能电路连接向其传送电信号的导线7。
所述制动器部3包括大小不同的多个环状制动器及设于所述环状制动器内侧的轭铁部9。
本实施例中为双重环状制动器形态内侧的环状制动器,即,支撑内侧的轭铁部9的轭铁支撑部8a,及,外侧的环状制动器,即,轭铁支撑部8a的外侧配置的围绕着轭铁支撑部8a的多个形状相同(环状断片部形状)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组成的悬吊支撑弹簧部8b。在本实施例中,悬吊支撑弹簧部8b由3个相同形状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构成,但是可以理解,实施中并不仅仅局限于三个。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一侧端部26a、26b、26c(各个端部的外周部)设置有支撑部3a、3b、3c,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通过支撑部3a、3b、3c用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的另外一侧端部设有连接部25a、25b、25c,所述的轭铁支撑部8a与各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通过这些连接部25a、25b、25c相连接。本例中,这些连接部对于轭铁支撑部8a间隔(等间隔)120°排列,各悬吊支撑弹簧分别从各连接部沿着轭铁支撑部8a延伸,在邻近的悬吊支撑弹簧的连接部形成支撑部3a、3b、3c。
本实施例中,上述悬吊支撑弹簧部8b采用三个悬吊支撑弹簧,并由三个支撑部和三个连接部支撑着磁能电路的三点连接、支撑形态,在磁能电路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四个或五个悬吊支撑弹簧的四点或五点连接、支撑形态,只需按照上述三点连接、支撑形态做同样思路设计即可。
所述轭铁部9包括在中间位置具有柱状部15的底部轭铁板16和环状的上部轭铁板17。底部轭铁板16和上部轭铁板17之间挟持着环状磁极18。上部轭铁板17的内缘和底部轭铁板16、柱状部15外缘之间形成磁能的环状空隙19,构成磁能电能回路。上盖3的中央部形成的圆形开口部5的边缘,具有铅直方向延伸的筒状线圈壳20,在线圈壳20的位置上缠绕有线圈21。线圈21在安装上盖2的时候,配置在上述空隙19内。
所述制动器部3嵌入至下盖4内,并以上盖2覆盖在其上。各螺孔部(支撑部)2a和3a和4a、2b和3b和4b、2c和3c和4c在同一位置上重迭配置,上盖2、制动器部3、下盖4,通过从上盖2一侧插入的螺钉11a、11b、11c固定在一起。上盖2的开口部5被上面盖5a所覆盖。轭铁部9的底部轭铁板16的底部与下盖4中央部(底部)形成的环状制动器6的一部分相连接。通过制动器部3的轭铁支撑部8 a和悬吊支撑弹簧部8b(即环状制动器),上盖2与下盖4所形成的壳体和轭铁部9形成可以相对变位的结构。
具有以上构造的能量转换装置1由导线7给线圈21传送电信号,线圈21发生的磁力和磁极18磁力之间产生的磁能干涉作用,通过所述制动器部3的环状制动器8a、8b,使支撑壳体的轭铁部9和该壳体之间产生相对变化,从而产生体感音响振动。
并且,构成制动器部3的轭铁支撑部8a、悬吊支撑弹簧部8b、支撑部3a、3b、3c、以及连接部25a、25b、25c的零件,可使用耐久性好的工程塑料加工,而其它的部件则可使用夹布多层板等材料。
上述结构中,悬吊支撑弹簧部8b(悬吊支撑弹簧8b1、8b2、8b3构成)设置,能量转换装置体积较小的同时,可以确保较宽的制动器宽度(悬吊支撑弹簧部8b的宽度。
上述结构中,由于采用了仅固定各悬吊支撑弹簧端部(将支撑部与壳体固定,将连接部与轭铁支撑部固定)的构造,加大了各悬吊支撑弹簧的长度(固定的两端间的距离),因而悬吊支撑弹簧所产生的振动就可以加大,从而确保所定的振幅,并提高了悬吊支撑弹簧的耐久性。而且,通过采用仅固定各悬吊支撑弹簧端部的办法,振动加给悬吊支撑弹簧的支撑部以及连接部的负荷来自一个方向,支撑部以及连接部就可以抑制局部增加的负荷。由此,就可以把支撑部3a、3b、3c的厚度减小,通过壳体一侧(上盖2侧))就可以简单地把壳体(上盖2和下盖4)和制动器部3(包括支撑制动器的磁能电能路)固定在一起了。
同时,作为固定壳体和制动器的手段,并不局限于使用螺钉,例如,底部轭铁板16和上部轭铁板17之间夹着的磁极(采用钕或钐、钴等小型的高性能磁铁的)小型轻量能量转换装置,代替螺钉11b,用与螺钉11b大体相同的销子,将销子成型在下盖4上(
图1的下盖4的螺孔部4a、4b、4c的位置上,朝上盖2一体成形),将这个销子穿过制动器部3以及上盖2的销子孔(相当于
图1的螺孔部3a、3b、3c,以及2a、2b、2c),安装在制动器部3以及上盖2上,从上盖2一侧像铆钉那样将销子加热融化固定即可。这样的话,可以不必加工螺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再结合
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组装及使用过程。
组装时,将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装设在所述垫垫40上相应安装位置,即完成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组装过程为,将所述垫体40的上垫部42、振动板43、下垫部41依次叠放固定,同时,将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分别穿过所述下垫部41上的安装孔411固定于所述振动板43的安装孔431处,使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的上部与所述上垫部42的底面接触,所述各能量转换装置1通过连接导线连接至一露于所述垫体40外的输入端44上,即完成所述垫体40的组装。其中,所述连接导线可在每根连接导线折叠后形成的末端固定一套筒(图未示)、在多根整理在一起的连接导线外套设一活动环46以方便连接导线的整理,并在所述振动板43上设有卡设固定这些连接导线的固定环45以进一步保障使用时的安全性。再将所述垫垫40置于所述垫体10的支撑架12上,即形成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
使用时,将所述能量输出装置1的输入端44与收音机、CD播放器等音源输出端(图未示)连接,获取音频电信号,通过其上的能量转换装置1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输出,为获得可与人体频率达成共振的机械振动频率,可在所述体感振动音响垫音频信号输入端与音源信号输出端之间设置一频率过滤器(图未示),使体感振动音响垫音频信号输入端接收人体频率范围的信号,从而使机械振动与人体内振动形成共振,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达到充分放松、调节身心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可作为座垫、靠垫等垫设于人体神经中枢相应位置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体感振动音响垫的原则可适用于床垫、椅垫、靠垫,还可置于各种医疗用和/或家庭用按摩设备等设备上,而且,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体感振动音响垫,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设有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上垫部、下垫部,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设于所述垫体的上垫部、下垫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为单层结构,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嵌设于其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内装于所述上盖、下盖形成的壳体中且夹持有一磁能电路的制动器部,及与所述制动器部的磁能电路连接的输入端;所述制动器部包括大小不同的多个环状制动器及设于所述环状制动器内侧的轭铁部,所述轭铁部和所述壳体产生相对变位,其中,所述多个环状制动器包括外侧的悬吊弹簧部与内侧的轭铁支撑部,所述悬吊弹簧部包括围绕在所述轭铁支撑部外侧的多个形状相同的悬吊弹簧;所述悬吊弹簧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的一侧的端部的支撑部与所述的上盖、下盖形成的壳体连接固定;所述悬吊弹簧部和所述轭铁支撑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另一侧端部的连接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进一步包括夹设于所述垫垫上垫部、下垫部之间的振动板,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装设在所述振动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部、振动板上适当位置对应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各设有若干安装口,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于所述垫垫上的设置方式为穿过所述下垫部上的安装口、固定在所述振动板上的安装口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连接部沿所述环状的轭铁支撑部形成等距离间隔,所述各悬吊支撑弹簧具有环状的断片形状,并从所述各连接部沿着轭铁支撑部延伸,在悬吊支撑弹簧一侧的端部前方形成所述的支撑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感振动音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壳体上盖和下盖以及所述支撑轭铁的制动器部,从所述上盖一侧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感振动音响垫,包括垫体及装设于垫体上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内装于所述上盖、下盖间且夹持有一磁能电路的制动器部,及与所述磁能电路连接的输入端。所述制动器部包括大小不同的多个环状制动器及设于环状制动器内侧的轭铁部,所述轭铁部和所述壳体产生相对变位。其中,所述多个环状制动器包括外侧的悬吊弹簧部与内侧的轭铁支撑部。所述悬吊弹簧部包括围绕在所述轭铁支撑部外侧的多个形状相同的悬吊弹簧。所述悬吊弹簧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的一侧的端部的支撑部与所述上盖、下盖连接固定。所述悬吊弹簧部和轭铁支撑部通过设于所述各悬吊弹簧另一侧端部的连接部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H1/00GK2698324SQ200420048399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
发明者隋复才 申请人:北京新体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