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16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咽喉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是吞咽食物、呼吸空气、发音的器官,患有不同程度的咽喉炎病人占人群中的40%。慢性咽喉炎如久治不愈易成链球菌、链霉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及病毒流注关节及脏腑,出现心脏病、胸膜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咽喉肿瘤、食道肿瘤等难治之症,多与慢性咽喉炎的失治误治有关。
目前西药治疗只能临时控制病情,服用太多消炎药,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中成药喉疾灵治疗各种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化痰止咳、消炎杀菌、消肿止痛、引火归阴、利咽开声的独特疗效,是治疗咽喉疾病的一首常用方。其片剂、胶囊剂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
比较喉疾灵片与喉疾灵胶囊标准中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与市售喉疾灵规格,均不相符,说明喉疾灵现有关标准公开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存在缺陷。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人类对药物适应性的变化,人们对于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有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可以控制成品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喷雾剂、滴丸由于具有局部吸收优势,因此,对于咽喉类疾病,尤其适合。
脑膜炎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致病菌,该病至今仍是我国城乡冬春季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暴发型、病死率高等特点,此外带菌者众多。因此对健康人群的危害较大。尽管目前有了磺胺、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等一类对脑膜炭球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西药,但由于抗生紊的长期应用及滥用。不少细菌对其已逐渐产生耐药性,有的甚至呈多重耐药。加之一些西药存在副作用较大(如磺胺、氯霉素)、价格昂贵(如头孢菌素)等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并研制对脑膜炎球菌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喉疾灵方牛黄、板蓝根、诃子、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珍珠层粉、广东土牛膝、冰片、山豆根、了哥王等药材提取物中加适量辅料,制成滴丸、喷雾剂、软胶囊、分散片、口崩片、泡腾片、微丸等现代给药剂型。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为组份重量配比优选为牛黄2~6份、南板蓝根33~99份诃子27.5~82.5份、猪牙皂5.5~16.5份、桔梗33~99份、连翘27.5~82.5份、天花粉5.5~16.5份、珍珠层粉2~6份广东土牛膝33~99份、冰片2~6份、山豆根55~165份、了哥王55~165份;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气雾剂、或微丸等药用剂型;或更优选为牛黄4份、南板蓝根66份诃子55份、桔梗66份、猪牙皂11份、连翘55份、天花粉11份、珍珠层粉4份、广东土牛膝66份、冰片4份、山豆根110份、了哥王110份。或更优选为人工牛黄56g冰片56g 哥王1541g 山豆根1541g广东土牛膝924g 猪牙皂154g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了连翘771g桔梗924g制成500片、或1000片、粒或其整数倍。
其中广东土牛膝本品为菊科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的干燥根。牛黄为人工牛黄或天然牛黄。南板蓝根也可按中国药典板蓝根投料使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提取物的提取提取方法1取冰片研成细粉,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粉碎成细粉;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细粉、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提取方法2取冰片研成细粉,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诃子与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细粉、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提取方法3取冰片研成细粉,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稠膏、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制备滴丸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另取药材提取物与基质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制成滴丸;其滴丸中的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还可以是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7∶0.5)的混合物。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辅料可优选按以下配比使用提取物100g,与用量为120~460g的滴丸基质配合使用,最佳使用225g。
制备喷雾剂将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制成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分装至喷雾瓶中,即得。
将冰片研细,加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将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加乙醇研磨,混匀,备用;诃子粉碎成细粉,用85%乙醇回流60分钟,回流液回收乙醇,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上述稠膏与冰片乙醇液、牛黄、珍珠层粉混悬液、诃子提取液混合混匀,定容至2000ml,分装至喷雾瓶中。
制备软胶囊①调制囊液将药材提取物加入分散介质,加入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②取明胶、水混合,于水浴加热下溶解,加入甘油、附加剂等,搅拌均匀,脱气后,保温静置,制成囊材;③制成软胶囊用制备软胶囊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或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按重量比为90∶10的混合物,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卡波树脂等。
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辅料可优选按以下配比使用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100g,与分散介质30~360g、助悬剂0~55g、防腐剂0~5.5g,调制成稳定的囊液制成软胶囊。
其囊材为重量比为1∶0.24∶0.76∶0.12∶1.42的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等混合制成。
制备分散片取上述药材提取物,加入辅料制粒,干燥,加入润滑剂等辅料,混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取该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3分钟内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辅料可优选按以下配比使用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100g,与填充剂0~150g、崩解剂3~250g、润滑剂0~25g配比;制备口崩片剂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矫味剂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或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颗粒,加入助流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
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100g、填充剂0~120g、崩解剂3~75g、矫味剂0~25g、润滑剂0.01~20g;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微粉硅胶,或硬脂酸镁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矫味剂为阿巴司甜、甜菊甙、蔗糖、麦芽糖醇、柠檬酸等食用或药用矫味剂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是用阿巴司甜与柠檬酸1∶1.5。
制备泡腾片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泡腾酸碱对、助流剂、矫味剂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或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颗粒,加入泡腾酸碱对、助流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
泡腾酸碱对为遇水能产生气体的酸和碱两种物质组成,如碳酸氢钠与等当量的柠檬酸或酒石酸等;填充剂为乳糖,或淀粉,或预胶化淀粉,或微晶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优选为乳糖∶甘露醇∶预焦化淀粉∶微晶纤维素3∶5∶1∶1的混合物;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使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4∶1∶0.5的混合物。
其辅料用量配比为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100g、填充剂0~140g、崩解剂3~150g、矫味剂0~25g、泡腾酸碱对5~75g、润滑剂0~20g。
制备颗粒取上述药材提取物,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颗粒剂辅料除可选用淀粉外,还可以是乳糖、糊精、淀粉、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微粉硅胶、木糖醇、蔗糖等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微丸或微丸胶囊是这样制成的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直径小于2.0mm的微丸;将所得微丸干燥;或包衣后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物100份、羧甲基淀粉钠5~60份、预焦化淀粉2~40份、润湿剂为2~1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60~95%乙醇溶液;或优选为药材提取物100g,羧甲基淀粉钠45g,预焦化淀粉30g,润湿剂为1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85%乙醇溶液。
制成本发明各种包衣制剂的包衣液为胃溶性包衣料,如欧巴代、丙烯酸树脂IV、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一种或几种,或包衣液配方优选为聚乙烯吡咯烷酮12g、羟丙甲基纤维素6g、90%乙醇溶液200ml、滑石粉6g、硬脂酸镁2g、钛白粉5g、聚乙二醇60004g、色素1.5g。
本发明的用途通过对肺炎双球菌的体外作用实验及对腮腺炎的治疗临床观察,证明了喉疾灵制剂具有预防流行性脑炎、治疗腮腺炎的作用。
本发明的效果一、本发明制剂用于治疗咽喉急慢性炎症的疗效观察中医学有“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之说,而喉疾灵具有清热,解毒,散肿止痛之功效。根据组方特点,我们于2002年7月~2005年1月运用该药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患者1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凡具备以下者列为观察对象1.1.1西医诊断标准急性咽炎诊断标准(1)病史病毒与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常有受凉、受热、受湿、过劳、烟酒过度,以及各种物理化学等刺激诱因。
(2)症状主症咽痛或吞咽痛,咽部干燥,灼热。
次症全身不适感,发热,畏寒,四肢酸痛,食欲不振。
(3)检查a.咽部粘膜充血,颜色鲜红。
b.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或咽粘膜脓点散在分布。
c.悬壅垂、软腭红肿。
d.咽拭子培养有致病菌或阴性。
诊断时,必须有急性发作,具备以上部分或全部症状,并有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阳性体征,即可诊断。
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五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证候(1)风寒证主症咽痛,吞咽不利。
次症恶寒,不发热或微发热,全身不适感,口不渴,头痛,无汗,鼻流清涕。
检查咽粘膜淡红或不红,咽粘膜无水肿。
舌象舌质不红,苔薄白。
脉象浮紧。
(2)风热证主症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吞咽不利。
次症发热,恶寒,口渴。
检查咽粘膜红或鲜红,悬壅垂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舌象舌质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象浮数。
(3)肺胃实热证主症咽痛剧烈,痛连耳部,吞咽困难,咽部干燥,口渴多饮。
次症发热,咳嗽,痰粘稠,头痛,大便干,小便黄赤。
检查咽部鲜红,颌下有核。
舌象舌淡红苔薄黄。
脉象浮数有力。
慢性咽炎诊断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也有较多人因长期烟酒刺激引起或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贫血、消化不良、肝病、肾脏病等,以及一些职业因素(如教师或歌唱者及在不洁环境中工作的人),也常与本病有关。
临床表现咽痛、咽干、咽痒、咽异物感,检查可见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咽后壁干燥或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等。
1.2纳入病例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2)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根据各期临床试验目的以及本病特点,注意限定合理的纳入病程。
(4)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合理的受试年龄。
(5)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1)有食物或药物过敏者。
(2) 因麻疹,猩红热,流感及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引起的咽部症状或炎症。
(3)妊娠及意向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5一般资料210例,为急性咽炎患者,男115例、女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本发明制剂)1的例,男102例、年龄3~61岁;女78例、年龄4~63岁。对照组(喉疾灵片)30例,男13例、年龄4~65岁;女17例、年龄3~62岁。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本发明制剂,每次2~3片,每日2~4次。
随机分成6组,分别使用本发明制剂的软胶囊、喷雾剂、滴丸、分散片、微丸胶囊、口崩片。所服用生药材相当量相同。
2.2对照组喉疾灵片(广东浮山药有限公司)每次2~3片,每日2~4次。
两组病人服药5天为1个疗程,均服药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疗效观察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有关文献按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3.1.1急性咽炎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痊愈用药3天以内症状减轻,5天以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2)显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3)有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减轻,部分体征消失。
(4)无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3.1.2单项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单独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2)显效单独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
(3)有效单独症状或体征有好转。
(4)无效单独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3.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采用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显效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
3.2.2两组咽痛或吞咽痛,咽部干燥,灼热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180例,临床痊愈(咽痛或吞咽痛,咽部干燥,灼热)68例,显效62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1%。
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咽痛或吞咽痛,咽部干燥,灼热)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由于慢性咽炎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只要很好的治疗急性咽炎不让其发展演变为慢性咽炎,就能很好的控制咽喉炎疾病。再者本发明制剂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良药。
4典型病例赵某,男,32岁,已婚,教师。以“咽喉疼痛伴吞咽不利3日”之主诉于2003年4月16日前来就诊。患者自述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咽干伴有发热、吞咽不利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咽炎”。曾服“阿莫西林胶囊”、“磺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咽部粘膜充血,颜色鲜红,悬壅垂红肿。咽拭子培养有致病菌。
药用本发明制剂的喷雾剂,喷咽喉。每小时1次,每次2~3揿。短时间内不作吞咽动作,尽量使药液停留在局部,以保持药效。经用药4天后,咽痛、咽干等症状明显减轻,无发热。查咽部粘膜淡红,悬壅垂无红肿,咽拭子培养阴性。表明已临床痊愈,门诊随访至今无复发。
发明制剂处方与喉疾灵片完全相同,经临床观察比较,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效果经检验优于喉疾灵片,痊愈率较高,故上述病例也可以用本发明制剂,且会收到更好疗效。
二、喉疾灵制剂对脑膜炎双球菌的作用脑膜炎球菌(meningocoecus)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有关喉疾灵药理研究未涉及对脑膜炎球菌作用,因此发明人选择了不同工艺的喉疾灵制剂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对脑膜炎球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现报告如下。
l实验材料1.1菌种脑膜炎球菌B群菌株CM-CC(B)-29021.由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广州中转站提供。
1.2培养基①血清内场培养基;②巧克力血琼脂平板1.3中药实验用药主要购自广东罗浮山药业有限公司。
1.3.1以市售喉疾灵干膏加水溶解制成含生药50g/ml、35g/ml、25g/ml、15g/ml、7.5g/ml、5.0g等6个浓度。
1.3.2将诃子用乙醇提取的改进型工艺获得的干膏加水溶解制成含生药30g/ml 25g/ml、15g/ml、9.0g/ml、6.0g/ml等5个浓度2.实验方法将脑膜炎球菌接种在血清内场中,置于37℃培养18h后,用预温的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含菌数约为10cfu/ml的菌液,吸取0.1ml注入血琼脂平板上.涂布均匀,用外经9mm的无菌打孔器在含菌平板上等距离打4个孔。每孔加入待试药液0.1ml,一种药灌加2孔,盖好皿盖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取出,测量抑菌圈直径,以各药的均值。
参照有关标准确定其抗菌力强弱。
3实验结果3.1抑菌力强(抑菌圈直径≥27mm)的比较按市售喉疾灵片干膏制成的溶液,35g/ml浓度以上显示出强的抑菌力,将诃子用乙醇提取的改进型工艺获得的干膏制成的水溶液,25g/ml浓度以上显示出强的抑菌力。
3.2抑菌力中等(抑菌圈径17mm~26mm)的比较按市售喉疾灵片干膏制成的溶液,15g/ml浓度以上显示出中等的抑菌力,将诃子用乙醇提取的改进型工艺获得的干膏制成的水溶液,9g/ml浓度以上显示出强的抑菌力。
喉疾灵不同浓度、工艺的干膏溶液表现出确切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显示出一定的浓度依赖型。诃子用乙醇提取的改进型工艺具有抑菌方面的药理优势。
三喉疾灵制剂对腮腺炎的治疗作用喉疾灵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儿童易患,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西药治疗无特效药。笔者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采用喉疾灵制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165例患儿均来自门诊或住院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80例,住院28例,门诊52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15(6.1±2.0)岁;病程0.5~4(2.4±0.7)天;单侧腮肿14例,合并有颌下腺或(和)舌下腺肿5例,伴发热62例。
照组85例,住院22例,门诊63例;男39例,女46例;年龄1~15(5.6±2.1)岁,病程0.5~5(2.3±0.9)天;单侧腮肿9例,合并有颌下腺或(和)舌下腺肿4例,伴发热56例。两组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作血常规和血清、尿淀粉酶检查。
两组均无合并睾丸炎、脑膜炎、脑炎或胰腺炎等病例。
治疗组采用喉疾灵片,口服,一次2~3片,一日2~4次,并使用喉疾灵喷雾剂于口腔喷雾给药,一日两次,每次约2~3ml。
对照组双黄连注射液40ml,病毒唑注射液0.1~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口服板蓝根冲剂,对症治疗。
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评定疗效。
治愈体温正常,腮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
好转腮肿及其他症状减轻。
无效腮肿未见改善,或出现变证。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3表一经过治疗4天两组疗效比较

表二经过治疗7天两组疗效比较

表二两组退热、腮肿完全消退时间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经治4天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治1周,两组疗效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退热、消肿时间比较各有优势。说明用喉疾灵片剂及喷雾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在缩短疗程、消肿方面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制备牛黄4重量份、板蓝根66重量份、诃子55重量份、桔梗66重量份、猪牙皂11重量份、连翘55重量份、天花粉11重量份、珍珠层粉4重量份、广东土牛膝66重量份、冰片4重量份、山豆根110重量份、了哥王110重量份。
将冰片研细,与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粉碎成细粉;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1.25~1.35(50℃),放冷,加入2~4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60~90%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1.25~1.35(50℃),加入诃子、及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或可继续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2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制备人工牛黄4份、南板蓝根66份诃子55份、桔梗66份、猪牙皂11份、连翘55份、天花粉11份、珍珠层粉4份、广东土牛膝66份、冰片4份、山豆根110份、了哥王110份。
取冰片研成细粉,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1/5重量份的诃子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4/5诃子与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1.30(50℃),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1.20(50℃),加入诃子、及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或可继续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3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猪牙皂154g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广东土牛膝924g 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冰片研成细粉,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用95%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1.30(50℃),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1.20(50℃),加入诃子、及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或可继续干燥,粉碎成细粉。
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实施例4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猪牙皂154g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广东土牛膝924g 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冰片用95%乙醇溶解,与350g β-环糊精的饱和溶液混合,冷藏,过滤制得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用95%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1.30(50℃),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1.20(50℃),加入诃子稠膏、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或可继续干燥,粉碎成细粉。
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实施例5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材提取物制备取冰片用95%乙醇溶解,与350gβ-环糊精的饱和溶液混合,冷藏,过滤制得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人工牛黄同法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珍珠层粉粉碎成极细粉;诃子用95%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1.25(40℃),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1.20(40℃),加入诃子稠膏、冰片、人工牛黄、珍珠层粉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或可继续干燥,粉碎成细粉。
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实施例6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软胶囊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猪牙皂154g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 广东土牛膝924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了哥王1541g蜂蜡 20g橄榄油215g丙二醇2g大豆卵磷脂8g制成 1000粒①将上述药材制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②取明胶、水混合,于水浴加热下溶解,加入甘油、防腐剂、附加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气后,保温静置,制成囊材备用;③制成软胶囊用制备软胶囊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
实施例7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软胶囊的制备药材提取物200g
桃仁油15g大豆油150g蜂蜡∶乙基纤维素重量比1.5∶3.512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7g制成 500粒①将冰片研细,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用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60~90%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稠膏、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②调制囊液取上述药材提取物,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③其囊材配方为重量比1∶0.23∶0.76∶0.12∶1.42的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等混合制成。取明胶、水于水浴加热下溶解,混合均匀,加入甘油、防腐剂、附加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气后,保温静置,制成囊材胶液;④制成软胶囊用制备软胶囊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
实施例8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软胶囊的制备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猪牙皂154g 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广东土牛膝924g 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药材,按实施例1~5制成提取物,取提取物200g,与桃仁油25g大豆油100g制成 1000粒实施例9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喷雾剂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 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猪牙皂154g 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广东土牛膝924g 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将冰片研细,加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将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加乙醇研磨,混匀,备用;诃子粉碎成细粉,用85%乙醇回流60分钟,回流液回收乙醇,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上述稠膏与冰片乙醇液、牛黄、珍珠层粉混悬液、诃子提取液混合混匀,用70%乙醇定容至5000m1,分装至喷雾瓶中,即得。
实施例10;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分散片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猪牙皂154g 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广东土牛膝924g 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药材,按实施例1~5制成提取物,取提取物200g,与乳糖 100g微晶纤维素65g甘露醇45g羧甲基淀粉钠 10g聚乙烯吡咯烷酮75g十二烷基硫酸钠2.5g硬脂酸镁 3.0g按实施例1~3制成提取物,与乳糖、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甘露醇等用75%乙醇制粒,干燥,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10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分散片的制备药材提取物(干膏粉) 200g乳糖 3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8g微晶纤维素25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2g微粉硅胶 2.3g按实施例1~3制成提取物稠膏,与乳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用11%聚乙吡咯烷酮的85%乙醇溶液润湿制粒,加入挥发油,干燥,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微分硅胶混合均匀,压片,包衣制成1000片,包衣液为聚乙烯吡咯烷酮12g羟丙甲基纤维素4~8g
90%乙醇溶液200ml滑石粉 4~8g硬脂酸镁2g钛白粉 4~6g聚乙二醇60004g色素1~2g。
实施例1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滴丸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猪牙皂154g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 广东土牛膝924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药材,按实施例1~5制成提取物,取提取物200g,与聚乙二醇6000 235g聚乙二醇4000 15g泊洛沙姆 10g制成5000粒。
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药材提取物干膏粉、泊洛沙姆与之混合均匀,在95℃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形,除去冷却液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
滴制时保持冷却柱有效柱长90厘米,冷却液5℃,滴速每份钟55滴,滴管口外径2.4mm,内径2.2mm,则滴制出的滴丸无脱尾,外观光洁园整。
包衣液可按如下配比制成聚乙烯吡咯烷酮30g羟丙甲基纤维素8g95%乙醇溶液 200ml硬脂酸镁 2g钛白粉6g聚乙二醇6000 2g色素 3g实施例12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滴丸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猪牙皂154g 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 广东土牛膝924g
南板蓝根924g天花粉154g了哥王1541gβ-CD4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g将药材与包合辅料按实施例4制成提取物—稠膏,所述稠膏相对密度为1.32(25℃),取该稠膏250g,继续与以下辅料制成滴丸。
聚乙二醇6000 260g泊洛沙姆 10g制成5000粒。
实施例13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口崩片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猪牙皂154g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 广东土牛膝924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取药材,按实施例1~5制成提取物,取提取物250g,与乳糖 120g微晶纤维素 20g甘露醇 75g羧甲基淀粉钠 12g聚乙烯吡咯烷酮 55g阿巴司甜 3.5g柠檬酸 7.0g硬脂酸镁 7.0g将冰片研细,与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粉碎成细粉;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60~90%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细粉、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乳糖、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甘露醇等用75%乙醇制粒,干燥,加入挥发油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阿巴司甜、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14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口崩片的制备取药材提取物 200g,
羧甲基淀粉钠 17g聚乙烯吡咯烷酮22g硬脂酸镁 0.03g取上述提取物与羧甲基淀粉钠用75%乙醇制粒,干燥,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15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口崩片的制备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猪牙皂154g诃子771g珍珠层粉56g 广东土牛膝924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了哥王1541gβ-CD 6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15g将药材与包合辅料按实施例4制成提取物(稠膏)250g,继续与以下辅料制成泡腾片。
乳糖90g甘露醇 150g预焦化淀粉 30g微晶纤维素 30g聚乙烯吡咯烷酮4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10g羧甲基淀粉钠5g碳酸氢钠45g柠檬酸 20g硬脂酸镁 0.03g实施例16一种喉疾灵新制剂的药物微丸的制备取药材提取物200g,羧甲基淀粉钠40g预焦化淀粉 12g1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85%乙醇溶液 25~35ml(1)取上述药材提取物,与羧甲基淀粉钠、预焦化淀粉等混合均匀,用挤出制丸法制成直径小于2.0mm的微丸;
(2)将所得微丸干燥,或包衣后干燥,即得。或将微丸填充胶囊制成微丸胶囊。
实施例17一种治疗及预防流行性脑炎的喷雾剂人工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 山豆根1541g 广东土牛膝924g猪牙皂154g 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南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了哥王1541g卡波树脂 2.0g柠檬香精 2.0g制成 5000ml制法以上十二味,将冰片研细,加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将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加乙醇研磨混悬,混匀,备用;诃子粉碎成细粉,用95%乙醇回流60分钟,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上述稠膏与冰片乙醇液、牛黄、珍珠层粉混悬液、诃子提取液混合混匀,加入卡波树脂及柠檬香精,用55%乙醇定容至5000ml,分装至喷雾瓶中,每瓶20ml,即得。
用法流行性脑炎流行时作空气杀菌及流脑易感者的防疫,每次2~3ml,喷于口腔。
实施例18一种治疗腮腺炎的滴丸剂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 山豆根1541g 广东土牛膝924g猪牙皂154g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板蓝根924g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聚乙二醇6000 400g泊洛沙姆 10g制成 5000粒制法以上十二味,将冰片研细,加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将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加乙醇研磨混悬,混匀,备用;诃子粉碎成细粉,用95%乙醇回流60分钟,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上述稠膏与冰片乙醇液、牛黄、珍珠层粉混悬液、诃子提取液混合混匀,加入到融溶的聚乙二醇6000中,加入泊洛沙姆,混合均匀,滴制成形,即得。
用法每次服用10~20粒,一日2~3次,儿童酌减。
实施例19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乳膏剂牛黄56g 冰片56g 连翘771g桔梗924g山豆根1541g 广东土牛膝924g猪牙皂154g 诃子771g 珍珠层粉56g板蓝根924g 天花粉154g 了哥王1541g制成1000ml制法以上十二味,将冰片研细,加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将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加乙醇研磨混悬,混匀,备用;诃子粉碎成细粉,用95%乙醇回流60分钟,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其余连翘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药渣用75%乙醇洗涤,洗液与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上述稠膏与冰片乙醇液、牛黄、珍珠层粉混悬液、诃子提取液混合混匀,加入到乳剂型乳膏基质中,分装,每支10g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为牛黄、板蓝根、诃子、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珍珠层粉、广东土牛膝、冰片、山豆根、了哥王经处理制成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其特征在于组份重量配比优选为牛黄2~6份、板蓝根33~99份、诃子27.5~82.5份、天花粉5.5~16.5份、了哥王55~165份、桔梗33~99份、猪牙皂5.5~16.5份、连翘27.5~82.5份、珍珠层粉2~6份、广东土牛膝33~99份、冰片2~6份、山豆根55~165份,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气雾剂、或微丸等药用剂型;或更优选为牛黄4份、板蓝根66份诃子55份、桔梗66份、猪牙皂11份、连翘55份、天花粉11份、珍珠层粉4份、广东土牛膝66份、冰片4份、山豆根110份、了哥王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其特征在于取冰片研成细粉,与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粉碎成细粉;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细粉、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其特征在于取冰片研成细粉,与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诃子与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细粉、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其特征在于取冰片研成细粉,与牛黄及珍珠层粉混匀;诃子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板蓝根、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广东土牛膝、山豆根、了哥王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或取上清液,药渣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或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诃子稠膏、冰片、珍珠层粉、人工牛黄混匀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干膏,亦为药材提取物;取药材提取物与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或溶媒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或滴丸、或气雾剂、或口崩片、或泡腾片、或微丸、或颗粒剂等药用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滴丸,其特征在于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另取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基质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制成滴丸;其滴丸中的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还可以是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7∶0.5)的混合物;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制成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分装至喷雾瓶中,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调制囊液将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②取明胶、水混合,于水浴加热下溶解,加入甘油、附加剂等,搅拌均匀,脱气后,保温静置,制成囊材;③制成软胶囊用制备软胶囊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
9.根据权利要求8一种喉疾灵新制剂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制成软胶囊的辅料用量可优选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材提取物100g,与分散介质30~360g、助悬剂0~55g、防腐剂0~5.5g,调制成稳定的囊液制成软胶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制备方法为取按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加入辅料制粒,干燥,加入润滑剂等辅料,混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取该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3分钟内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11.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辅料可优选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材提取物100g,与填充剂0~150g、崩解剂3~250g、润滑剂0~25g配比;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口崩片,其特征在于取按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矫味剂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或取上述干膏或稠膏,与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颗粒,加入助流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口崩片,其特征在于其辅料用量配比为药材提取物100g,填充剂0~120g、崩解剂3~175g、矫味剂0~25g、润滑剂0.01~20g;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微粉硅胶,或硬脂酸镁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矫味剂可选择阿巴司甜、甜菊甙、蔗糖、麦芽糖醇、柠檬酸等食用或药用矫味剂;优选是用阿巴司甜与柠檬酸1∶1.5。
1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取按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崩解剂、泡腾酸碱对、助流剂、矫味剂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或取上述干膏或稠膏,与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颗粒,加入泡腾酸碱对、助流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或再包衣制成包衣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一种喉疾灵新制剂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其辅料用量配比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材提取物100g,填充剂0~140g、崩解剂3~150g、矫味剂0~25g、泡腾酸碱对5~75g、润滑剂0~20g;泡腾酸碱对为遇水能产生气体的酸和碱两种物质组成,如碳酸氢钠与等当量的柠檬酸或酒石酸等;填充剂为乳糖,或淀粉,或预胶化淀粉,或微晶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优选为乳糖∶甘露醇∶预焦化淀粉∶微晶纤维素3∶5∶1∶1的混合物;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使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4∶1∶0.5的混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喉疾灵新制剂微丸,其特征在于取将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方法提取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直径小于2.0mm的微丸;将所得微丸干燥,或包衣后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喉疾灵喷雾剂、滴丸等新制剂及用途,具有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局部吸收快等优点。克服了原片剂生物利用度低,崩解时限长等的不足,可提高痊愈率,明显缩短用药时间。通过对肺炎双球菌的体外作用实验及对腮腺炎的治疗临床观察,证明了喉疾灵制剂具有预防流行性脑炎、治疗腮腺炎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9/48GK1739677SQ20051003683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叶耀良, 廖志钟 申请人:叶耀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