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61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类生存和适应能力极强的社会性昆虫。它们通常以纤维材料为食,其危害涉及到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档案图书、纺织品、武器弹药、农林植物等方面。白蚁危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20~25亿元。至于白蚁对文物古迹、堤坝水库等造成的毁坏,其后果则难以用经济数据衡量。
对于各种白蚁为害,目前国内外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世上很少有专为防治白蚁而开发的化学药剂。白蚁防治剂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包含大量的对现有农药品种进行筛选的工作。例如,在白蚁预防性治理中,需要筛选对白蚁驱避性强的药剂,以提高土壤化学屏障的屏蔽效果。又如,在白蚁诱杀防治中,需要筛选合适的引诱物并以适当浓度添加到毒饵当中,以缩短白蚁在自然环境中发现毒饵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整体诱杀效果。快速而准确地测量供试药剂对白蚁感觉系统的影响,是筛选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目前,在科研领域不乏对昆虫感觉系统的生理反应进行检测的仪器。但是那些基于电生理活动的检测仪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且操作繁琐;不但基层防治单位无缘问津,其检测结果也未必对药剂筛选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准确检测白蚁对食物嗅觉反应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盒体,盒体的上端开口处放置能将该盒体密封的上盖,上盖上设有透气孔,紧贴盒体的底部对称地设置与盒体的内腔相通的至少2根连接管,每根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一个密闭容器;盒体、连接管、密闭容器均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
作为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在盒体的外围设置支撑架,连接管固定在支撑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密闭容器由透明的抽气瓶和位于该抽气瓶瓶口的密封塞组成;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相连,另一端与此抽气瓶的上半部分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盒体和支撑架的底部设置基座。
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测试反应灵敏度高,能够将嗅觉与味觉刺激区分开来;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对于判断食物对被测试虫——白蚁的引诱性质很有帮助。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也可通用于检测其它步行昆虫对食物的嗅觉反应。


图1是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除上盖1后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上述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2结合给出了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由内、外两圈组成、且上端开口的容器,内圈的内腔与外圈的内腔互不相通;内圈与外圈为同中心的方形,或者内圈与外圈为同圆心的圆形。当内圈与外圈为同中心的方形时,内圈每一边长度为7~15cm,外圈每一边长度为20~30cm。当内圈与外圈为同圆心的圆形时,内圈直径为5~15cm,外圈直径为20~40cm。此内圈即成为了盒体3,此外圈即成为了支撑架4。在盒体3的上端开口处放置能将盒体3密封的上盖1,上盖1上设有透气孔2,此透气孔2与盒体3的内腔相连通;透气孔2可正对盒体3的正中心。此盒体3、支撑架4、上盖1均由透明玻璃制成。盒体3的高度以3~5cm为宜。共设有2个密闭容器,每个密闭容器均由透明玻璃制成的抽气瓶6和位于该抽气瓶6瓶口的密封塞5组成,密封塞5起到密封抽气瓶6的作用;抽气瓶6可选用容量为250~500ml抽气瓶,密封塞5可由棉花或硅胶塞制成。紧贴盒体3的底部,以辐射状对称地设置2根透明玻璃制成的连接管9,辐射原点位于盒体3的正中心。每根连接管9的一端与盒体3(即内圈)的内壁相齐平;连接管9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架4(即外圈)后继续向外延伸1~1.5cm,然后通过软管8与一个抽气瓶6的上半部分相连,此时的支撑架4起到固定支撑连接管9的作用。该连接管9的外径为0.5~0.7cm,内径应确保白蚁能顺利通过;同样,软管8的内径也必须确保白蚁能顺利通过。在盒体3和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为8~10cm的基座10。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实际使用时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白蚁7放入盒体3的内腔,然后盖上上盖1,防止白蚁7逃离。将不同的两种待测物11、12(如食物或毒饵等)分别投入两个抽气瓶6,然后用密封塞5对抽气瓶6进行密封。将整个检测装置置于避光恒温的培养箱内。待测物11、12的气味通过自然挥发,均沿着“抽气瓶6——软管8——连接管9”的方向进入盒体3的内腔。位于盒体3的内腔中的白蚁7能闻到待测物11、12发出的不同的气味,然后根据不同的气味对其的吸引,向发出相应气味的抽气瓶6爬行;爬行路程为“盒体3的内腔——连接管9——软管8”,然后跌入相应的抽气瓶6。由于软管8与抽气瓶6的上半部分相连,因此跌入抽气瓶6的白蚁7无法通过原路程回爬至盒体3的内腔。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观察者可以通过清点不同的抽气瓶6中白蚁7的数量来判断待测物11、12对白蚁7的相对吸引力。由于白蚁7进入抽气瓶6之前均未接触过待测物11和待测物12,因此待测物11和待测物12对于白蚁7的所谓“吸引力”完全属于嗅觉范畴。
下面将结合三个实验进一步说明本检测装置的应用效果。实验条件如下以下实验中所使用的白蚁7均为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每次测试用10只白蚁7。一次测试结束后更换另外10只。对于每一对待测物11和12,测试重复10次。对于生理状态正常的白蚁7,在27℃左右的环境温度下,试验一次历时30分钟至1小时。超过1小时去观察,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实例1、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1-甘蔗粉,另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2-淀粉。1个小时后观察这两个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注表内数字为装有相应待测物11或12的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统计结果用相同字母标注的,表明差异不显著,反之差异显著,p=0.05)。
表1 白蚁对甘蔗粉和淀粉的趋性


实例2、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1-发酵甘蔗粉,另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2-普通甘蔗粉。1个小时后观察这两个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注表内数字为装有相应待测物11或12的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统计结果用相同字母标注的,表明差异不显著,反之差异显著,p=0.05)表2 白蚁对发酵甘蔗粉和普通甘蔗粉的趋性


实例3、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1-发酵甘蔗粉,另一个抽气瓶6中装有待测物12-发酵甘蔗粉+杀虫有效成份(40mg/kg)。1个小时后观察这两个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注表内数字为装有相应待测物11或12的抽气瓶6中的白蚁7的个数;统计结果用相同字母标注的,表明差异不显著,反之差异显著,p=0.05)表3 白蚁对毒饵的趋性

从上述实验得知甘蔗粉较之淀粉对白蚁7有明显强的嗅觉吸引;发酵甘蔗粉比普通的未经发酵的甘蔗粉对白蚁7有明显强的嗅觉吸引;将40mg/kg的杀虫有效成份添加到发酵甘蔗粉中所制成的毒饵,其对白蚁7的嗅觉吸引力与发酵甘蔗粉本身没有明显差别。
以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测试反应灵敏度高,能用于检测白蚁等昆虫对不同的待测物的嗅觉反应。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例如改变抽气瓶6及相应的连接管9的数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端开口的盒体(3),盒体(3)的上端开口处放置能将所述盒体(3)密封的上盖(1),所述上盖(1)上设有透气孔(2),紧贴盒体(3)的底部对称地设置与盒体(3)的内腔相通的至少2根连接管(9),每根连接管(9)的另一端通过软管(8)连接一个密闭容器;所述盒体(3)、连接管(9)、密闭容器均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盒体(3)的外围设置支撑架(4),所述连接管(9)固定在支撑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闭容器由透明的抽气瓶(6)和位于所述抽气瓶(6)瓶口的密封塞(5)组成;所述软管(8)的一端与连接管(9)相连,另一端与抽气瓶(6)的上半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盒体(3)和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基座(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盒体(3),盒体(3)的上端开口处放置能将盒体(3)密封的上盖(1),上盖(1)上设有透气孔(2),紧贴盒体(3)的底部对称地设置与盒体(3)的内腔相通的至少2根连接管(9),每根连接管(9)的另一端通过软管(8)连接一个密闭容器;该盒体(3)、连接管(9)、密闭容器均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本发明的白蚁嗅觉反应检测装置,测试反应灵敏度高,能用于检测白蚁等昆虫对不同的待测物的嗅觉反应。
文档编号A61B10/00GK1788697SQ20051006203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少南, 朱国念, 孙扬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