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121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属于生物领域的微生物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Probiotics)又称饲用微生态调节剂或益生素。早在1965年,两位科学家Lilly与Stillwell首先定义益生菌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用希腊文Probiotics表示共生的意思。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不仅可以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抑制另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人们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益生菌对这两种作用均有反应。因此在1989年科学家Fuller把益生菌从新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饲料。(马清和等,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5)益生菌复合酶是应用微生态学理论,将多种消化酶和益生素按一定比例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加速生长、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抗应激水平。益生菌制品因其特有的无毒副作用,能调节人体微生物区系,促进健康,日益成为功能食品研究中的焦点。(李妍,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5.1提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不知不觉中,益生菌(Probiotics)保健法从盛行已久的日本及欧美传到了中国。目前有一种从日本进口的益生菌复合酶,质量稳定,适合国内市场的消费人群,对维护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对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肠胃失调者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其成本高,保质期低,口感差,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进口益生菌复合酶(购于日本酵素世界社和日本岛本微生物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BAIEMU-KOSO)为原料,开发出成本低、保质期长,而治疗效果与原料相同的新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本发明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是以上述浓缩的益生菌复合酶为原料进行二次发酵,得到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片剂或胶囊。
本发明以浓缩的益生菌复合酶为原料,通过二次发酵,成功的生产出疗效与原料益生菌复合酶相同,但成本低、保质期长、口感好的益生菌复合酶产品。
本发明所使用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富含曲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及糖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大量水解酶。
本发明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过程包括浓缩益生菌复合酶与辅料的混合、二次发酵和灌装、压片。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辅料包括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28%-38%的淀粉和20%-30%的葡萄糖。
本发明的生产过程中还添加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1%-5%的酵素果汁。
本发明的生产过程还添加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5%-10%的功能因子。(所述的功能因子即益生元,是一类非消化性的化学物质,能够选择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起到增进宿主健康和促生长的作用,并且不被宿主消化。)本发明所使用的功能因子包括水苏糖。
本发明的生产过程为(一)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与辅料的混合,i.将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30-35%的淀粉和22-26%的葡萄糖,于18-20℃搅拌混匀40-50分钟,ii.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13-1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于温度22-26℃搅拌混匀35-45分钟,相对湿度34-37%,iii.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2-4%的酵素果汁,于温度25-30℃搅拌混匀25-30分钟,iv.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6%-8%的功能因子搅拌混匀,v.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13-1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于温度25-35℃搅拌混匀28-34分钟,形成原料混合物,过筛。(二)发酵,过筛后的原料混合物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5-40℃,第二阶段,48-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27-35℃,第三阶段,68-72小时,静态,温度20-25℃。(三)灌装成粉剂、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二次发酵的益生菌复合酶产品具有维护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显著作用。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测定,对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肠胃失调者总有效率为88.6%。并被评为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指定产品。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此产品经肝移植术后病人消化道服用,有效的增强了其粘膜系统的免疫学功能,对预防和治疗移植术后早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李宁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98-900)2.通过二次发酵生产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胶囊或片剂,其成本较原料本身降低了约50%。
3.通过二次发酵生产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胶囊或片剂,其保质期较原料明显延长,即从一年延长至三年。
4.通过二次发酵生产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胶囊或片剂,口感舒适度增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从日本酵素世界社和日本岛本微生物工业株式会社购买。
1.浓缩益生菌复合酶与辅料的混合将淀粉32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4.19%)、葡萄糖25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6.71%)放入微型搅拌机中,在20℃温度时,搅拌48分钟。将146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5.60%)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在24℃加入,搅拌42分钟,相对湿度35%。加入19.8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1%)酵素果汁,温度25℃,搅拌28分钟。添加47.2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5.04%)功能因子水苏糖,然后加再加入153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6.35%)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继续搅拌27分钟,温度30℃。出炉,过120目筛。
2.二次发酵过筛后的混合物通过不锈钢槽,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每个发酵盒尺寸为30×20×8。发酵架距地面高1.5m,三层,层距0.5m,发酵盒间横向距离0.4m,架与架之间1.2m,温度37℃,相对湿度37%。
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7℃。第二阶段(第48小时-第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30℃。第三阶段(第68小时-第72小时),静态,温度22℃。
3.灌装发酵后直接灌装成胶囊,用于口服。
实施例二原料来源与实施例一相同。
1.发酵原料混合物的准备将淀粉68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2.91%)、葡萄糖54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6.14%)放入微型搅拌机中,在18℃温度时,搅拌45分钟。将34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6.46%)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在22℃加入,搅拌38分钟,相对湿度36%。加入82.4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99%)酵素果汁,温度26℃,搅拌时间27分钟。加入24.72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20%)功能因子水苏糖和98.88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4.79%)功能因子低聚果糖。然后加再加入30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4.52%)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继续搅拌32分钟,温度28℃。出炉,过150目筛。
2.二次发酵过筛后的混合物运入洁净区固体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每个发酵盒尺寸为50×30×20。发酵架距地面高1.3m,四层,层距0.7m,发酵盒间横向距离0.4m,架与架之间1.2m,温度37℃,湿度20-45%。
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7℃。第二阶段(第48小时-第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30℃。第三阶段(第68小时-第72小时),静态,温度22℃。
3.灌装发酵后的产品直接包装成袋装粉剂,可用温开水冲服。
实施例三原料来源与实施例一相同。
1.发酵原料的准备将淀粉43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2.38%)、葡萄糖315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3.72%)放入电动搅拌机中,在20℃温度时,搅拌40分钟。将195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4.6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在23℃加入,搅拌45分钟,相对湿度36%。加入66.5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5%)酵素果汁,温度27℃,搅拌28分钟。加入90.5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6.81%)功能因子水苏糖。然后加再加入231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7.39%)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继续搅拌33分钟,温度34℃。出炉,过100目筛。
2.二次发酵过筛后的混合物通过不锈钢槽,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每个发酵盒尺寸为50×30×20。发酵架距地面高1.5m,三层,层距0.5m,发酵盒间横向距离0.4m,架与架之间1.2m,温度37℃,湿度20-45%。
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7℃。第二阶段(第48小时-第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30℃。第三阶段(第68小时-第72小时),静态,温度22℃。
3.压制成片,用于口服。
实施例四原料来源与实施例一相同。
1.发酵原料的准备将淀粉90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0%)、葡萄糖75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5%)放入微型搅拌机中,在18℃温度时,搅拌46分钟。将54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在23℃加入,搅拌45分钟,相对湿度37%。加入6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酵素果汁,温度28℃,搅拌30分钟。添加8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67%)功能因子水苏糖和16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5.33%)功能因子大豆低聚糖。然后加再加入51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7%)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于温度30℃,继续搅拌27分钟,出炉,过120目筛。
2.二次发酵过筛后的混合物通过不锈钢槽,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每个发酵盒尺寸为50×30×20。发酵架距地面高1.5m,三层,层距0.5m,发酵盒间横向距离0.4m,架与架之间1.2m,温度37℃,湿度20-45%。
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7℃。第二阶段(第48小时-第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30℃。第三阶段(第68小时-第72小时),静态,温度22℃。
3.灌装分别包装成粉剂或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五原料来源与实施例一相同。
1.发酵原料的准备将淀粉32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2.52%)、葡萄糖21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1.34%)放入微型搅拌机中,在20℃温度时,搅拌40分钟。将17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7.2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在23℃加入,搅拌35分钟,相对湿度37%。加入20.8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2.11%)酵素果汁搅拌混匀,温度30℃,时间29分钟。添加33.28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3.38%)功能因子水苏糖和49.92(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5.07%)功能因子半乳糖基乳糖。然后加再加入180kg(占原料混合物总重的18.29%)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继续搅拌27分钟,温度30℃。出炉,过100目筛。
2.二次发酵过筛后的混合物通过不锈钢槽,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每个发酵盒尺寸为50×30×20。发酵架距地面高1.5m,三层,层距0.5m,发酵盒间横向距离0.4m,架与架之间1.2m,温度37℃,湿度20-45%。
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7℃。第二阶段(第48小时-第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30℃。第三阶段(第68小时-第72小时),静态,温度22℃。
3.灌装灌装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复合酶是以浓缩的益生菌复合酶为原料进行二次发酵,得到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片剂或胶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富含曲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及糖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大量水解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过程包括浓缩益生菌复合酶与辅料的混合、二次发酵和灌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包括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28%-38%的淀粉和20%-30%葡萄糖。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添加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1%-5%的酵素果汁。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添加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5%-10%的功能因子。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因子包括水苏糖。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过程为(一)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与辅料的混合,i.将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30%-35%的淀粉和22%-26%的葡萄糖,于18-20℃搅拌混匀40-50分钟,ii.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13%-1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于温度22-26℃搅拌混匀35-45分钟,相对湿度34%-37%,iii.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2%-4%的酵素果汁,于温度25-30℃搅拌混匀25-30分钟,iv.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6%-8%的功能因子搅拌混匀,v.加入占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13%-18%的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于温度25-35℃搅拌混匀28-34分钟,形成原料混合物,过筛,(二)发酵,过筛后的原料混合物进入洁净度为百级的发酵间,分于发酵盒中,第一阶段,0-48小时,人工充分翻动,温度35-40℃,第二阶段,48-68小时,通洁净风翻动,每8小时一次,温度27-35℃,第三阶段,68-72小时,静态,温度20-25℃,(三)灌装成粉剂、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复合酶的生产方法,具体讲是一种富含曲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及糖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大量水解酶的益生菌复合酶粉剂、片剂或胶囊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浓缩益生菌复合酶原料与淀粉、葡萄糖、酵素果汁、功能因子等辅料的混合、二次发酵和灌装、压片。本发明的产品具有维护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显著作用,可有效的增强肝移植术后病人粘膜系统的免疫学功能,对预防和治疗移植术后早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同时成本较原料本身降低了 50%,保质期较原料从一年延长至三年,口感舒适度增强。
文档编号A61K38/43GK1766095SQ20051010313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武庆 申请人:保罗生物园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