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31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草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有多种,经临床应用大部分是治愈率低,疗效不显著,有的还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的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乳香10克,川军10克,血竭25克,当归20克,盆砂5克,没药10克,土虫50克,石毛姜10克,朱砂10克,红花50克,自然铜10克,儿茶10克,川断10克,旱三七5克,冰片15克,全蝎75克,麻黄25克共计十七味药,混合后研磨成粉末装入胶囊,口服的同时将一定量的粉末掺黄酒拌均匀后敷于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十七味药进行了合理的配伍,患者口服的同时进行外敷,即可治疗刀伤、枪伤、撞伤、扭挫伤等跌打损伤和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特别是对陈旧性骨折,可起到骨质再生的功效。还可治疗急慢性风湿、类风湿引起的骨质变形、僵硬、肿大、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该种药物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接筋续骨,散寒去湿的作用。治疗跌打损伤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9%;治疗骨折病人其接骨的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98%,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其配方是乳香10克,川军10克,血竭25克,当归20克,盆砂5克,没药10克,土虫50克,石毛姜10克,朱砂10克,红花50克,自然铜10克,儿茶10克,川断10克,旱三七5克,冰片15克,全蝎75克,麻黄25克。将上述十七味中草药混合后研磨成粉末,装入胶囊口服。患者早晚各服一丸胶囊,同时将粉末5克,掺黄酒拌均匀后2天1次敷于患处,两个疗程40天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此方剂中的乳香、川军、没药、旱三七、川断、红花、全蝎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生机等功效;血竭、当归、盆沙、土虫、麻黄、石毛姜、自然铜、儿茶具有活血行气,生机止血,续筋接骨、清热解毒、去风寒、散结消肿等功效;朱砂具有镇心安神,定惊解毒作用;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作用。
本发明的止血化淤接骨药物,经临床应用疗效很好。临床治疗的具体病例如下
1、李国华,男,50岁,家住葫芦岛市连山区化工小区第九区。长跑跌到,经连山区医院X光检查左腿左侧骨颈骨折,骨折处红肿肢痛,夜不能睡。早晚服用本药物各一丸2个疗程40天,同时将粉末5克,掺黄酒拌均匀后2天1次敷于患处。经X光复查,骨折处愈合良好,肿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2、霍小梅,女,36岁,葫芦岛市连山区化工街道工人。因搬液化气罐腰扭伤,医院诊断为4-5节腰间盘脱出,疼痛难忍,站立困难。早晚服用本药物各一丸2个疗程40天,同时将粉末5克,掺黄酒拌均匀后2天1次敷于患处。40天后恢复正常工作。
3、周文翰,男,36岁,家住葫芦岛市龙港区马杖房。2003年10月5日骑自行车不慎摔倒,造成左下肢胫骨下三分之一段骨折,局部肿痛,打石膏后吃药治疗,一个月后拆掉石膏,检查患处骨折没有接上,继续疼痛,不能站立。开始服用本药物,早晚各一丸2个疗程40天,同时将粉末5克,掺黄酒拌均匀后2天1次敷于患处。40天后经X检查恢复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方是乳香10克,川军10克,血竭25克,当归20克,盆砂5克,没药10克,土虫50克,石毛姜10克,朱砂10克,红花50克,自然铜10克,儿茶10克,川断10克,旱三七5克,冰片15克,全蝎75克,麻黄2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血化淤接骨的药物,该药物由乳香,川军,血竭,当归,盆砂,没药,土虫,石毛姜,朱砂,红花,自然铜,儿茶,川断,旱三七,冰片,全蝎,麻黄等十七味药组成。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研磨成粉末,患者口服的同时进行外敷,即可治疗刀伤、枪伤、撞伤、扭挫伤等跌打损伤和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特别是对陈旧性骨折,可起到骨质再生的功效。该药物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接筋续骨,散寒去湿的作用。治疗跌打损伤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9%;治疗骨折病人其接骨的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98%,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34GK1824108SQ2005101324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荀久臣 申请人:荀久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