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26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是血管腔内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微创腔内修补术治疗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是自1991年Parodi第一次将腔内修复技术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覆有人造血管膜的可压缩支架,通过输送系统将它们运送到血管病变部位后释放,利用支架自身的弹性,在血管腔内扩张后,将病变部位(如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裂口)隔绝于血管腔之外,完成在血管腔内进行血管病变的修复。它是基于诊断、介入、影像技术及材料科学高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并在短短的10余年之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它以安全、微创、快捷为特点。
目前,腔内微创治疗技术在涉及降主动脉的主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技术已经得到了理想的解决,并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外科手术,使很多无法承受传统外科手术的病人得到了理想的治疗。但由于该项技术对材料、技术、设备的高要求,目前对于位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还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微创腔内修补治疗的禁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及动脉夹层的患者往往具有高龄、合并症多、体质差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承受开胸、体外循环等传统外科手术的打击。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支架型血管来治疗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目前美国学者Chuter在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转流后自无名动脉置入分支型支架,并通过与从股动脉置入的另外一个支架连接,在保证头颈部血液供应的情况下来治疗位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夹层,另有日本学者Inoue采用一体式带分支血管的支架型血管来治疗该部位的动脉瘤及夹层,但是该两种处理方案要么需要传统外科手术的辅助,要么支架制作及释放过程相当复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技术简洁、使用安全、效果肯定的治疗位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微创腔内修复的支架型血管。填补微创血管腔内修补术对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病变治疗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由三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有一个管状主干部分,主干分别与一个管状长臂分支和一个管状短臂分支连通;模块二有一个管状主干部分,主干分别与一个管状长臂分支和一个管状短臂分支连通;模块三是一个一端粗,中间过度到另一端细的管状物;模块二的主干部分与模块一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模块三细端与模块二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
模块一与模块二形状相同,模块二较模块一尺寸小。三个模块均由不锈钢丝或镍钛合金丝以Z型走向绕制而成,形成柱状作为人造血管的支撑体。人造血管缝制在支架的内侧或外侧。
本支架以模块型、分支型及释放过程中的绝对微创为其特点。在局麻或者全麻下即可自外周动脉置入,避免了传统手术巨大的手术创伤及处理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或夹层时需要开胸、停循环、主动脉血流阻断等情况。与其他处理主动脉弓疾病的腔内治疗技术相比,本支架在释放过程中缩短了支架输送系统在体内运行的距离,克服了支架释放过程中难于控制的缺点,从而简化了腔内治疗的手术过程,减少了对病人的手术创伤,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通过支架的特殊设计减少了内漏、移位、血栓形成等可能。


附图1-3所示为该支架的三个模块部分,第一个模块为整体支架的近心端,第三个模块为整体支架的末端部分,第二个模块位于二者之间。
附图4-6所示为各模块主体及分支的长度及直径。
附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状态图。
其中1-模块一主干部分 2-模块一短臂分支 3-模块一长臂分支4-模块二主干部分 5-模块二短臂分支 6-模块二长臂分支 7-模块三细端8-模块三粗端 9-长臂端支撑杆 10-标记物具体实施方案本支架由三个模块组成(见附图1-3),第一、二个模块形状相同,但第二个模块较第一模块尺寸小。三个模块均由不锈钢丝或镍钛合金丝以Z型走向绕制而成,形成柱状作为人造血管的支撑体。人造血管缝制在支架的内侧或外侧(模块一、二的近端主体部分以及其长臂分支、模块三的全部的人造血管固定在支架外侧,模块一、二的两个短臂分支部分的人造血管固定在支架内侧)。在模块一中,其近心端为该模块主干1,也是整个支架的起始部分,锚定于升主动脉,向后延续时分出一个细而长的分支3,为伸入并锚定于无名动脉的部分,该分支长而细,除了具有向无名动脉供血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固定支架,防止其移位的作用,另一短而粗的分支2为下一模块型支架的连接端。第二个模块的主干部分4伸入第一个模块的短臂分支2,形成对接,该模块同样有伸入左颈总动脉的长而细的分支6及与第三个支架相连的短臂分支5。第三个模块为整个支架的末梢部分,近心端7较细,伸入第二个模块的短臂分支5,形成对接,向下为较粗的末端8,为整个支架在胸降主动脉的锚定部分。实际操作中,将三个模块分别压缩在合适的输送系统中,在造影观测下,先自右颈总动脉置入第一个模块,然后自左颈总动脉置入第二个模块并将它与第一个模块连接,最后自股动脉置入第三个模块,与第二个模块相连。
该支架的制作中,在缝制第一个模块的人造血管时,将其分支2与3固定在一起,不形成分叉,经过相互制约,起到进一步防止支架移位的情况。第二个模块的5与6分支采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一起。
三个模块在连接完毕后,在模块一、二的两个长臂3、6与短臂2、5末端的重叠部分将有一节支架环的空缺部分,采用2-4根强度较高的支撑杆9来弥补它们的支撑力薄弱的不足。为方便术中准确定位,在模块的近末端及连接部位,固定有透X线的标记物10。
本支架各模块主体及分支之间的直径要求如下(附图4-6)D1、D3、D6、D8根据实际测量的血管直径确定,为测量值的1.1-1.2倍。
D2=D4,D5=D7。
本支架各模块主体及分支之间的长度关系及要求如下L1、L3、L4、L7、L8根据实际测量值的血管长度决定。
L2=L6,L7≥L5(在L5=L7时,可以直接由模块三封堵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支架全长为L2+L3+L7+L8,相当于自升主动脉至主动脉降部的一部分。实际制作时,要求其总体及各分支长度与人体实际测量值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其特征是由三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有一个管状主干部分,主干分别与一个管状长臂分支和一个管状短臂分支连通;模块二有一个管状主干部分,主干分别与一个管状长臂分支和一个管状短臂分支连通;模块三是一个一端粗,中间过度到另一端细的管状物;模块二的主干部分与模块一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模块三细端与模块二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其特征是模块一与模块二形状相同,模块二较模块一尺寸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其特征是模块一和模块二的长臂分支装有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其特征是在各模块的近末端及连接部位,固定有透X线的标记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分体式支架型血管,由三个模块组成,模块二的主干部分与模块一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模块三细端与模块二的短臂分支套接在一起。本支架型血管适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动脉瘤及夹层的腔内修复。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不需要外科手术辅助,将手术的创伤减少到了最低程度,通过设计分支保证了主动脉弓部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通过支架本身位于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内的支架,有效地起到了固定支架,防止支架的移位。并通过设计减少了支架内漏、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狭窄的常见并发症的可能。并通过多部位的标记物,使得术中定位方便易行。
文档编号A61F2/06GK2817766SQ200520005218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郭伟 申请人:郭伟, 杨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