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26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灸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输入到人体上的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目的之雾化器。
背景技术
艾柱、艾条灸法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补气壮阳,条理脾胃,养生保健。但传统的艾柱、艾条灸法是利用燃烧的艾柱、艾条直接作用在人体的皮肤上,这种灸法不仅容易烫伤皮肤,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每次只能对一个穴位进行治疗,费时、费力,治疗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烫伤患者皮肤,可同时对患者的多个穴位进行治疗的温灸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灸罐,包括筒状的外罐,外罐的顶端设有罐盖,外罐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孔,外罐侧壁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外罐的底端设有多个药物疏散孔,外罐内套装有装药罐,装药罐的侧壁和底端分别设有多个药物散发孔,所述外罐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其中所述外罐侧壁的下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所述进气孔环绕均布于凹槽内,凹槽内能转动地套装有调火环,调火环上设有调火孔,调火孔与所述进气孔的位置相对应,调火环的一侧设有调节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调火环上设有长槽孔,长槽孔与限位杆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其中所述装药罐外侧壁的中部设有3-6个复位弹簧片,每个复位弹簧片的活动端为U形,每个U形的里端分别与所述装药罐的底部相贴。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其中所述外罐、所述罐盖、所述装药罐和所述调火环分别采用紫铜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其中所述进气孔和所述调火孔的数量为3-12个,所述排烟孔的数量为3-12个,所述复位弹簧片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在使用时,由于其包括筒状的外罐,外罐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孔,外罐侧壁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外罐的底端设有多个药物疏散孔,外罐内套装有装药罐,装药罐的侧壁和底端分别设有多个药物散发孔,由于艾条是在装药罐1内燃烧,因此,不会烫伤患者皮肤;又由于在外罐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环,可用于将多个外罐固定在人体的穴位上,可同时对患者的多个穴位进行治疗,因此,其具有使用灵活方便,在读书、看报、干家务均可施灸,不会影响休息,非常适合于家庭的自我调治和保健养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灸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图1侧视图;图3为图1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灸罐的外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半剖面图;图5为图4俯视局部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灸罐的装药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半剖面图;图7为图6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包括圆筒状的外罐1,外罐1的顶端设有罐盖2,外罐1侧壁的上部设有排烟孔3,排烟孔3的数量为8个,排烟孔3的数量也可以为3-12个,外罐1侧壁的下部设有8进气孔4,进气孔4的数量为3-12个,外罐1的底端设有多个药物疏散孔5,外罐1内套装有装药罐14,装药罐14的侧壁和底端分别设有多个药物散发孔6,外罐1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环7,在使用时,可用两端带挂钩的松紧带分别将多个外罐1固定在人体的相关穴位施灸。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外罐1侧壁的下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8,进气孔4环绕均布于凹槽8内,凹槽8内能转动地套装有调火环9,调火环9上设有8个调火孔10,调火孔10与进气孔4的位置相对应。在调火环9的一侧设有调节手柄11。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手柄11转动调火环9,就可以调整调火孔10与进气孔4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调整进气孔4开启面积的大小,由此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装药罐1内艾条燃烧的速度。在凹槽8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杆11,调火环9上与限位杆11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长槽孔12,在使用时限位杆11和长槽孔12可以限制调火环9转动的角度,便于较快的调整进气孔4开启面积的大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装药罐1外侧壁的中部设有4个复位弹簧片13,复位弹簧片13的数量也可以为3-6个,每个复位弹簧片13的活动端为U形,每个U形的里端分别与装药罐1的底部相贴。当装药罐1被放置到外罐1内时,每个复位弹簧片13的下部就会向外张开,同时复位弹簧片13的底部会坐到外罐1内的底部,使装药罐1固定在外罐1内,不会左右晃动。
上述外罐1、罐盖2、装药罐14和调火环9分别采用紫铜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不锈钢、黄铜等其他金属材料制成。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温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外罐(1),外罐(1)的顶端设有罐盖(2),外罐(1)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孔(3),外罐(1)侧壁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4),外罐(1)的底端设有多个药物疏散孔(5),外罐(1)内套装有装药罐(14),装药罐(14)的侧壁和底端分别设有多个药物散发孔(6),所述外罐(1)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环(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1)侧壁的下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8),所述进气孔(4)环绕均布于凹槽(8)内,凹槽(8)内能转动地套装有调火环(9),调火环(9)上设有调火孔(10),调火孔(10)与所述进气孔(4)的位置相对应,调火环(9)的一侧设有调节手柄(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杆(11),所述调火环(9)上设有长槽孔(12),长槽孔(12)与限位杆(11)的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罐(1)外侧壁的中部设有3-6个复位弹簧片(13),每个复位弹簧片(13)的活动端为U形,每个U形的里端分别与所述装药罐(1)的底部相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1)、所述罐盖(2)、所述装药罐(14)和所述调火环(9)分别采用紫铜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4)和所述调火孔(10)的数量为3-12个,所述排烟孔(3)的数量为3-12个,所述复位弹簧片(13)的数量为4个。
专利摘要一种温灸罐,包括筒状的外罐,外罐的顶端设有罐盖,外罐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孔,外罐侧壁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外罐的底端设有多个药物疏散孔,外罐内套装有装药罐,装药罐的侧壁和底端分别设有多个药物散发孔,所述外罐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温灸罐具有不会烫伤患者皮肤,可让医生对多位患者的多个穴位进行治疗的特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烫伤患者皮肤,可让医生对多位患者的多个穴位进行治疗的温灸罐。
文档编号A61H39/00GK2780190SQ20052000527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范长伟 申请人:范长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