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94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整形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用于下颌角整形手术前预定整形范围并能在术中准确指示预定整形范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颌骨呈弓形,由水平的下颌体和垂直的下颌升支组成。下颌体与下颌升支相交部称为下颌角。下颌角大小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为120°左右,外观看起来,应没有明显棱角,而下颌角肥大者,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下颌角的角度过小,呈现“国”字脸,对于女性按东方审美观而言就显得缺乏美感。二是下颌骨外翻增厚,使得脸形呈梯形,对于女性而言从侧面看似男性的下颌角,缺乏柔和、流畅的轮廓,同样缺乏美感。下颌角肥大并非病态,仅属于影响人体外在美的一种发育上的缺憾,因此,无须医学治疗,但其缺憾可通过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得以矫正。
下颌角内部无明显大骨髓腔,主要为松质骨,可以作为下颌角整形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对于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手术,主要有口内、口外和口内外联合入路三种方式。
目前,公知的所有术式术前对下颌角切除范围的预定均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设计。①通过照相机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和下颌骨全景片,检查下颌角肥大的程度,采用电脑模拟下颌角缩小手术效果,征得术者认可后即可进行手术。②直接在受术者体表示意确定下颌角截除的范围;③通过拍摄双侧下颌角骨体的X线片,与术者商榷取得截骨范围的共识。④预制多种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有机玻璃模板,根据所需截骨范围挑选相应模板备用。
由于上述方法均无法获得受术者下颌角准确形态数据,因此,尽管术前看似已与受术者充分沟通并已取得切除范围的共识,但事实上双方均无法对切除范围进行量化限定,所谓术前“共识”只不过是一种双方均缺乏可操作性(无法量度)的“模糊”约定。
另外,目前公知的所有术式术中对下颌角切除范围的限定均通过下列方法进行控制。①根据术前预定的大致切除范围,凭术者经验完成截骨操作;②根据术前预定的大致切除范围,采用画线截骨法,即先画出截骨线,后接此线完成截骨操作;③根据术前预定的大致切除范围,使用相应的模板完成截骨操作。
上述方法①、②的缺点显而易见,方法③的缺点是无法满足不同受术者个性化差异,同时由于有机玻璃模板无法紧贴下颌角,故实际截骨范围会与预期产生较大误差。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存在术前无法准确预定切除范围、术中无法限定切除范围等难以克服的缺陷及医患纠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下颌角切除中不能准确限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片以及分别位于限位片的外侧边的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以可沿限位片的外侧弯折的方式与所述限位片连接,所述限位片的内侧边与预定切除线相匹配。
上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中,所述限位片的外侧边与下颌角侧面轮廓线相匹配。
上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中,所述限位片外侧边的水平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体长度、垂直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升支的长度。
上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中,所述固定片分别位于所述限位片外侧边的两端。
上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中,所述限位片和固定片的厚度为0.5~2毫米。
上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中,所述限位片的两个端部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通过提供限位片,使得预定切除范围形态与实际形态完全一致从而提高了下颌骨整形手术的效果。此外由于准确限定切除线,还可以有效保护下颌骨骨髓腔内的下齿槽血管神经束免受损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术前预定形成的准确切除范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下颌角1的整形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切除范围6。该切除范围6的确定可使用现有的CT扫描或X光获取两侧的下颌角1的形态参数,然后在计算机平面或三维图像技术的辅助下获取下颌角1的预定切除范围6的位置及形状,预定切除范围6具有切除线5。该获取预定切除范围6的位置及形状的过程可参考美学和医学标准进行。当然获取切除范围6的位置及形状的过程也可通过直接在图纸上描绘来实现。
可根据上述获取的下颌角1的形态及切除线5制作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可按照1∶1输出的下颌角1以及切除线5的下颌角侧位平面图来制作。如图2所示,下颌角整形范围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片2以及位于分别位于限位片2的外侧边8的端部的两个固定片3、4。固定片3、4是与限定片2一体的部件,其以可沿限位片的外侧边8弯折的方式(如图2所示的虚线)与所述限位片相接。限位片2的内侧边7与预定切除线5相匹配(一致或基本一致),限位片2的外侧边8与下颌角1的侧面轮廓线相匹配(一致或基本一致),并且限位片2的外侧边的水平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体长度、垂直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升支的长度,从而限位片2的形状及大小大致与预定的切除范围6一致。限位片2的两个端部为弧形。
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辅助装置的固定片3、4可沿限位片2的外侧边8弯折,从而分别紧贴垂直位置的下颌升支和水平位置的下颌体。在本实施例中,处于使用状态的固定片3、4与限位片2相接处的形状为弧形。
辅助装置选用医用金属板材(如不锈钢、合金材料等),其厚度一般可根据材料的硬度不同而采用0.5~2毫米(以能够将固定片弯曲为宜)。当然,辅助装置的材料和厚度并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
如图4所示,在下颌角整形手术中,将骨体完全与其表面的软组织分离(应特别注意将下颌下缘、下颌角和下颌角后缘的骨膜尽量剥离干净)后,即可放入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并使限位片2的外侧边8与下颌角1的边缘对齐,而固定片3、4分别置于下颌角1的后缘及下缘,同时在外推紧使固定片3、4分别紧贴下颌角的后缘及下缘。将微型骨锯放入并使锯口沿限位片2的内侧边7准确进行切除。
此外,也可不采用外侧边8来定位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的位置的方案,而通过固定片的位置来定位辅助装置的方案。即采用位于定位片2外侧边8不同位置的固定片3、4的弯折方向来定位辅助装置,但该方案的定位可能不够精确。
权利要求1.一种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片以及分别位于限位片的外侧边的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以可沿限位片的外侧弯折的方式与所述限位片连接,所述限位片的内侧边与预定切除线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的外侧边与下颌角侧面轮廓线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外侧边的水平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体长度、垂直部分的长度小于下颌升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分别位于所述限位片外侧边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和固定片的厚度为0.5~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的两个端部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颌角整形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片以及分别位于限位片的外侧边的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以可沿限位片的外侧弯折的方式与所述限位片连接,所述限位片的内侧边与预定切除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限位片,使得预定切除范围形态与实际形态完全一致,从而提高了下颌骨整形手术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9/00GK2810517SQ200520057828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周鹏武, 李明, 田亚华 申请人:深圳鹏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