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冒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感冒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身体的日常保健,生活中很多的保健用品、器械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但也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比如流行性感冒的治疗问题;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几乎所有的人每年都会患上几次感冒,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有的可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影响,治疗的方法大多以吃药打针为主,是药三分毒,吃药打针的结果产生耐药性并会使人的免疫力降低,甚至会伤及肝肾,从而使人更容易引发其它的疾病。所以需要一种能不吃药而快速治愈感冒的医疗器械来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感冒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有调温孔的口吸管一端与鼻吸管相接,另一端与储温室壳开口相连,储温室壳与手柄的连接处有进气孔,在手柄的顶端设置有电热丝管并通过接口置入储温室壳内,电源线通过手柄及调温开关(图2)与电热丝管相接;在储温室壳开口内装有中药材(图2)。这样,握住手柄将储温室壳通过接口与手柄上部相连,接通电源,开启调温开关(图2),电热丝管发热后,空气由进气孔进入储温室加热,鼻塞时,将鼻吸管置入鼻腔内使加热的空气被吸入鼻腔后由口呼出,咽喉不适时,将口吸管置入口中使加热的空气口吸鼻出,以高温将病毒杀灭,温度过高时,转动口吸管使调温孔变化,从而使温度变化;使用调温开关进行温度调节(图2),当症状较重时,在储温室壳内开口处加中药以增强其疗效(图2)。
本实用新型的感冒治疗仪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感冒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感冒治疗仪使用调温开关并加中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感冒治疗仪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感冒治疗仪,其结构是由电源1、手柄2、接口3、进气孔4、电热丝管5、储温室壳6、调温孔(调温开关图2)7、口吸管8、鼻吸管9、中药10(图2)构成,设置有调温孔7的口吸管8一端与鼻吸管9相接,另一端与储温室壳6开口相连,储温室壳6与手柄2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孔4,在手柄2的顶端设置有电热丝管5并通过接口3置入储温室壳6内,电源1通过手柄2及调温开关7(图2)与电热丝管5相接。在储温室壳6的开口内设置有中药材10(图2)。
本实用新型的感冒治疗仪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感冒治疗仪,包括电源、手柄、接口、进气孔、电热丝管、储温室壳、调温孔、口吸管、鼻吸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调温孔的口吸管一端与鼻吸管相接,另一端与储温室壳开口相连,储温室壳与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孔,在手柄的顶端设置有电热丝管并通过接口置入储温室壳内,电源通过手柄与电热丝管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冒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电源通过手柄与调温开关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冒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储温室内装有中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冒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用品,其结构是由电源、手柄、接口、进气孔、电热丝管、储温室壳、调温孔、口吸管、鼻吸管构成,设置有调温孔的口吸管一端与鼻吸管相接,另一端与储温室壳开口相连,储温室壳与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孔,在手柄的顶端设置有电热丝管并通过接口置入储温室壳内,电源通过手柄及电热丝管相接。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F7/00GK2827411SQ20052008751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罗振亮 申请人:罗振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