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康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9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血康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中药制剂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脑血康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全体。水蛭性平、味咸苦、有毒、入肝经,有破血逐瘀的功效,自古以来就为历代医家所重用。《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东汉张仲景在抵当汤中伍用水蛭,以泄蓄血。《名医别录》言其“堕腥。”《本草经百种录》指出本品“迟缓”,而“善入”。“水蛭最喜食人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近代张锡纯善用此药,认为“凡破血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破瘀而不伤新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水蛭素,活性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的酸性物质—水蛭素,属65个氨基酸的多肽,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阻碍血液凝固,且分泌组织胺样物质、肝素、抗血栓素等,对水蛭素有协同作用。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有降血压、扩张血管,兴奋平滑肌的作用。据文献报道,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水蛭素不但可以抗凝血,而且对各种血栓病都有效,尤其是对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本品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为妇科逐瘀通经,内科破血消癥,外科活血消肿之要药,更常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等,疗效显著。目前,采用水蛭为原料制取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有胶囊剂、口服液、片剂等,而片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固体制剂之一,它具有服用与贮运方便和药物稳定的优点。但常因崩解和药物溶出缓慢而影响药物充分吸收,继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影响药物的发挥;同时当剂量较大而需一次服药时,常给老人、儿童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常带来麻烦。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速释速效制剂,又称水分散片(waterdispersibletablets),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粘性混悬液的一种片剂。其剂型特点是,制备工艺条件简单易行,崩解迅速(20℃的100ml水中,振摇3分钟内即可全部崩解),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服用方便,既可直接口服、咀嚼、含吮,亦可快速分散在水中单独服用或与果汁、牛奶同服,特别适合老年、婴幼儿及吞咽困难病人的给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以水蛭为原料制取分散片剂型的技术存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水蛭为原料制取的纯中药新剂型——脑血康分散片,本技术既保留原有剂型所具有治疗效果,同时又具有分散片所具有的制备工艺条件简单易行,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脑血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每1000片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水蛭2000~4000g;崩解剂50~100g;稀释剂200~250g;表面活性剂2~10g;助流剂3~10g;润滑剂1~5g;娇味剂10~30g;其中崩解剂为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稀释剂为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蔗糖、干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其中助流剂为微粉硅胶或胶体二氧化硅;其中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滑石粉;其中娇味剂为甜菊素、糖精钠等或阿斯巴甜;上述脑血康分散片每1000片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水蛭3000.0g交联聚维酮36.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8.6g微晶纤维素230.0g乳糖10.4g十二烷基硫酸钠5.2g甜菊素15.6g微粉硅胶5.2g硬脂酸镁2.6g。上述脑血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首先按照处方量称量合格水蛭,加水浸泡3~5小时后煎煮提取,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总体积为处方药材总量1/4~1/2,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充分搅拌后静置12~3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将所得清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70℃),80℃减压干燥,干浸膏粉碎,过180目筛;然后加入约处方量20%~40%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剩余80%~60%的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处方量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所述煎煮提取工艺为三步提取法,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体积为处方药材总量1/4~1/2。本发明的脑血康分散片是以水蛭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加入特殊辅料加工制成的中药分散片;它是在脑血康胶囊的基础上,改变剂型而水蛭提取工艺不作质的改变的基础上制成的,因此其药理作用与脑血康胶囊基本相同,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散结的功能。药效学研究资料证实,该药能抑制动静脉旁路循环实验性血栓的形成,使兔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和重量减轻,表明有直接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具有显著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从而改善和促进血液流变性,使血液循环及微循环畅通;能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数量和血浆的粘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大鼠血浆的粘度这就能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能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缩短全血浆凝块溶解时间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能减轻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性脑缺血的脑血管通透性,说明脑血康能改善脑供血增加紧吞噬细胞的功能,减轻结缔组织增生,促使血肿吸收,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抑制脑出血大鼠脑内NO生成、减轻神经机能损伤;降低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改善脑部缺氧,利于短时缺氧的脑细胞功能的恢复。这便是脑血康分散片治疗中风的主要作用机理。临床上广泛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失语、痴呆等)、急性脑梗塞、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脑血栓、高粘滞血症的治疗,疗效确切。另可用于治疗因内耳微循环障碍,内耳耳蜗血管缺血缺氧所致老年性耳聋及突发性耳聋,以及预防II型糖尿病急性心血管并发症。此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可服用脑血康,预防中风的发生。对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心功能均无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资料也表明,脑血康分散片临床上主要用于血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舌紫暗、有瘀斑等、及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的治疗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服药方便,适于长期服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实践证明,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条件简单易行,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服用方便,既可直接口服、咀嚼、含吮,亦可快速分散在水中单独服用或与果汁、牛奶同服,特别适合老年、婴幼儿及吞咽困难病人的给药,尤其是由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及中医“中风”病人临床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制成分散片可以含吮,亦可快速分散在水中单独服用或与果汁、牛奶同服,便于其服用。本发明为临床治疗“中风”及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肿、脑血栓等疾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了产品档次,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及产品特点,同时也实现了为广大患者更好地服务。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3000.0g,交联聚维酮(PVPP)36.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28.6g,微晶纤维素(MCC)230.0g,乳糖10.4g,十二烷基硫酸钠5.2g,甜菊素15.6g,微粉硅胶5.2g,硬脂酸镁2.6g,其中将PVPP、L-HPC、乳糖、MCC粉碎,过100目筛,置洁净的容器内,密封保藏,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甜菊素,溶于20倍量的水中,作为粘合剂备用。上述的脑血康分散片的具体制备工艺为a.药材前处理(整理炮制)将鉴定及检验合格的水蛭洗净,切段,干燥,,然后按照处方量称取。b.水提取水蛭,用水浸泡4小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体积约为处方药材总量的1/3(ml/g),放冷,备用。c.醇沉取上述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清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70℃),80℃减压干燥。d.粉碎将水蛭提取物干浸膏粉碎,粉碎成细粉,过180目筛,收集细药粉,置洁净的容器内,密封备用。e.制粒取上述水蛭提取物细粉,与1/4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等量递增混合均匀,加入处方量的L-HPC、MCC适量(调节处方总量使每片约重0.52g),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10分钟,使之成为均匀的软材,取出,过18目筛制粒。湿颗粒上沸腾干燥机(或热风循环烘箱)60℃干燥,加入剩余3/4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及处方量的乳糖,混合均匀,用20目筛整粒。后加入处方量的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包装即可上述处方量可得到1000片脑血康分散片,每片约重0.52g。实施例2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3000.0g,交联聚维酮(PVPP)36.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28.6g,微晶纤维素(MCC)230.0g,乳糖10.4g,十二烷基硫酸钠5.2g,甜菊素15.6g,微粉硅胶5.2g,硬脂酸镁2.6g,其中将PVPP、L-HPC、乳糖、MCC粉碎,过100目筛,置洁净的容器内,密封保藏,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甜菊素,溶于20倍量的水中,作为粘合剂备用。上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具体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1,只不过在交联聚维酮(PVPP)的加入上有所区别,采用全部外加方式,即在浸膏粉碎后加入处方量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实施例3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3000.0g,交联聚维酮(PVPP)36.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28.6g,微晶纤维素(MCC)230.0g,乳糖10.4g,十二烷基硫酸钠5.2g,甜菊素15.6g,微粉硅胶5.2g,硬脂酸镁2.6g,其中将PVPP、L-HPC、乳糖、MCC粉碎,过100目筛,置洁净的容器内,密封保藏,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甜菊素,溶于20倍量的水中,作为粘合剂备用。上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具体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1,只不过在交联聚维酮(PVPP)的加入上有所区别,采用全部内加方式,即在浸膏粉碎后加入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实施例4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2000.0g,羧甲基淀粉钠(CMS-Na)50.0g,蔗糖52.0g,干露醇150.0g,山梨醇48.0g,吐温-8010.0g,糖精钠30.0g,胶体二氧化硅3.0g,滑石粉1.0g。其余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5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4000.0g,羟丙基纤维素26.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8.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35.5g,淀粉225.0g,吐温-803.0g,阿斯巴甜10.0g,微粉硅胶10.0g,滑石粉5.0g。其余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6按照下述重量配比准备原料水蛭2500.0g,羟丙基纤维素15.0g,交联聚维酮42.0g,淀粉110.0g,乳糖110.g,十二烷基硫酸钠8.0g,阿斯巴甜16.0g,微粉硅胶7.0g,硬脂酸镁3.5g。其余工艺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每1000片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水蛭2000~4000g;崩解剂50~100g;稀释剂200~250g;表面活性剂2~10g;助流剂3~10g;润滑剂1~5g;娇味剂10~3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崩解剂为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稀释剂为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蔗糖、干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助流剂为微粉硅胶或胶体二氧化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滑石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是所述娇味剂为甜菊素、糖精钠等或阿斯巴甜。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每1000片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水蛭3000.0g交联聚维酮36.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8.6g微晶纤维素230.0g乳糖10.4g十二烷基硫酸钠5.2g甜菊素15.6g微粉硅胶5.2g硬脂酸镁2.6g。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首先按照处方量称量合格水蛭,加水浸泡3~5小时后煎煮提取,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总体积为处方药材总量1/4~1/2,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充分搅拌后静置12~3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将所得清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70℃),80℃减压干燥,干浸膏粉碎,过180目筛;然后加入约处方量20%~40%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剩余80%~60%的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处方量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或加入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加入乳糖、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脑血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煎煮提取工艺为三步提取法,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体积为处方药材总量1/4~1/2。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脑血康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该分散片每1000片是由水蛭2000~4000g、崩解剂50~100g、稀释剂200~250g、表面活性剂2~10g、助流剂3~10g、润滑剂1~5g及矫味剂10~30g组成。本发明的脑血康分散片是在脑血康胶囊的基础上,改变剂型而水蛭提取工艺不作质的改变的基础上制成的,因此其药理作用与脑血康胶囊基本相同,且具有分散片普遍具有的制备工艺条件简单易行,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既可直接口服、咀嚼、含吮,亦可快速分散在水中单独服用或与果汁、牛奶同服,特别适合老年、婴幼儿及吞咽困难病人的给药,尤其适合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患者的服用。文档编号A61P9/10GK1903221SQ20061011498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申请日期2006年8月11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发明者丁建宝,格日勒,张建民,田文荣,亓伟,康宏杰申请人: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