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自毁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11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自毁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临床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的一次性自毁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因注射器结构问题、重复使用注射器问题、注射器污染问题、共用针头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问题,造成传染病传播甚至导致。根据中国卫生部下属的研究机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注射超过30亿次,占10%的免疫注射中有30%为不安全注射,占90%的治疗注射中50%为不安全注射,全国由不安全注射传播的肝炎和艾滋病使39万中国人提早死亡,直接医疗费用达到1.42亿美元。在公知技术中,人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注射器,为防止不安全注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注射器有的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医疗费用;有的增加操作动作,操作者不愿意使用。有一种注射器,注射完毕后,推杆向后拉时,注射针随推杆内缩于针筒内自动偏斜固定依靠于针筒内上壁,不致暴露于外而刺伤他人,无须重新盖针盖,避免了最危险的动作,如将推杆前推,注射针弯曲毁损在针筒内,破坏了注射功能,无法再次使用,同时可以防止意外针扎,保护注射人员操作上和废弃物处理人员工作上的安全。但这种注射器需注射人员主动操作才能破坏注射功能,否则仍可重复使用,不能完全保证一次性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注射器需注射人员主动操作才能破坏注射功能,否则仍可重复使用,不能完全保证一次性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完后,自动防止活塞回抽,再主动操作损毁针头,从而保证不可再次重复使用的一次性自毁安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主要由针筒、针头、推杆、活塞组成,所述活塞连接有一丁字形圆台支架,该支架的一端插入活塞内孔,通过其外壁上的圆环形突台与活塞内孔内的圆环形凹槽而联结,另一端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沿着针筒纵向的曲面弹性片。所述针筒的手侧端部设有沿圆周的燕尾槽,针头侧端部的底面中间设有带内孔的针筒乳头,该内孔的直径略小于支架内孔的直径;所述针头的针座外壁为圆柱形,以便插入针筒乳头的内孔,针座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所述推杆前端部为接杆,该接杆的端部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突起,设有突起后的直径略小于针座内孔直径,推杆前端外表面制有1-2牙右旋螺纹,与支架端部内孔制有的1-2牙右旋螺纹相配合并联结。所述针头针座外壁、针筒外壁、推杆手柄上分别设有纵向的标示刻线,当调整并使三者的标示刻线相对齐时,可保证接杆端部的三个突起与插入针筒乳头内孔的针座的三个斜面突台相错60°。曲面弹性片的长度与活塞的厚度之和略小于针筒内燕尾槽至针筒内底面的长度,以保证需要时,曲面弹性片的端部能卡入燕尾槽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注射器,组装注射器即非使用状态时,推杆少向外抽出,以免嵌入针筒斜凹槽内,影响推杆抽动。使用时取下针体护罩,依照正常操作将推杆后拉抽取药液,抽液完毕,往前推动推杆,将筒内空气排出,注射药液。注射完毕时,推杆则推到底,此时曲面弹性片的端部能卡入燕尾槽内,活塞不能回抽,注射器不能第二次使用。而接杆顶端之接头与针座紧密结合,将推杆依逆时针方向转60°,接杆端部的三个突起与针座斜面突台镶嵌紧密,推杆也与活塞环脱离,并松动针座,随之由推杆将针头带入针筒内,改变推杆操作角度,前推则可损毁针头,从而保证防止伤害操作者和不可再次重复使用,后依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即可。
作为改进,该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还带有一个针座接头,该针座接头的细端用于安装针座,粗端插入针筒乳头的内孔,粗端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使用时,接杆端部的三个突起插入针座接头内,并与其圆周内壁上的三个斜面突台相错60°,转动推杆时,接杆端部的三个突起与针座接头的斜面突台镶嵌紧密,从而可把针座接头连同针头带入针筒内。增设针座接头,可满足使用不同型号针头的需要。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所述推杆的手侧沿圆周均布设置三个凹槽;所述曲面弹性片的手侧端部呈角形,操作时端部嵌入推杆内的相应凹槽内,推杆推动活塞至针筒底部后,曲面弹性片的角部卡入燕尾槽内,端部从推杆凹槽内脱出,能有效地防止曲面弹性片发生偏转,并在注射时维持推杆稳定,注射完毕后不影响推杆抽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2、推杆,3、凹槽,4、活塞,5、支架,6、曲面弹性片,7、燕尾槽,8、针筒乳头,9、接杆,10、突起,11、针体护罩,12、针座,13、斜面突台,14、针座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主要由针筒1、针头、推杆2、活塞4组成,所述活塞4连接有一丁字形圆台支架5,该支架5的一端插入活塞4内孔,通过其外壁上的圆环形突台与活塞4内孔内的圆环形凹槽而联结,另一端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沿着针筒1纵向的曲面弹性片6;所述针筒1的手侧端部设有沿圆周的燕尾槽7,针头侧端部的底面中间设有内孔的乳头8,该内孔的直径略小于支架5内孔的直径;所述针头的针座12外壁为圆柱形,以便插入针筒乳头8的内孔,针座12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13;所述推杆前端部为接杆9,该接杆9的端部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突起10,设有突起10后的直径略小于针座12内孔直径,推杆2前端外表面制有1-2牙右旋螺纹,与支架5端部内孔制有的1-2牙右旋螺纹相配合并联结;所述针座12外壁、针筒1外壁、推杆2手柄上分别设有纵向的标示刻线,当调整并使三者的标示刻线相对齐时,可保证接杆9端部的三个突起10与插入针筒乳头8内孔的针座12的三个斜面突台13相错60°。曲面弹性片6的长度与活塞4的厚度之和略小于针筒1内燕尾槽7至针筒1内底面的长度,以保证需要时,曲面弹性片6的端部能卡入燕尾槽7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注射器,组装注射器即非使用状态时,推杆2少向外抽出,以免曲面弹性片6嵌入针筒燕尾槽7内,影响推杆2抽动。使用时取下针体护罩11,依照正常操作将推杆2后拉抽取药液,抽液完毕,往前推动推杆2,将筒内空气排出,即可注射药液。注射完毕时,推杆2则推到底,此时曲面弹性片6的端部能卡入燕尾槽7内,活塞4不能回抽,注射器不能第二次使用。而接杆9顶端与针座12紧密结合,将推杆2依逆时针方向转60°,接杆9端部的三个突起10与针座12的斜面突台13镶嵌紧密,推杆2也与活塞4脱离,并松动针座12,随之由推杆2将针座12及其针头带入针筒1内,改变推杆2的操作角度,前推则可损毁针头,从而保证防止伤害操作者和不可再次重复使用,后依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即可。
作为改进,该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还带有一个针座接头14,该针座接头14的细端用于安装普通针头,粗端插入针筒乳头8的内孔,粗端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13。使用时,接杆9端部的三个突起10插入针座接头14内,并与其圆周内壁上的三个斜面突台13相错60°,转动推杆2时,接杆9端部的三个突起10与针座接头14紧密结合,从而可把针座接头14连同普通针头带入针筒1内。增设针座接头14,可满足使用不同型号针头的需要。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所述推杆2的手侧沿圆周均布设置三个凹槽3;所述曲面弹性片6的手侧端部呈角形,操作时端部嵌入推杆2的相应凹槽内,推杆2推动活塞4至针筒1底部后,曲面弹性片6的角部卡入燕尾槽7内,端部从推杆凹槽3内脱出,能有效地防止曲面弹性片6发生偏转,并在注射时维持推杆2稳定,注射完毕后不影响推杆2抽出。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主要由针筒1、针头、推杆2、活塞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连接有一丁字形圆台支架5,该支架5的一端插入活塞4内孔,通过其外壁上的圆环形突台与活塞4内孔内的圆环形凹槽而联结,另一端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沿着针筒1纵向的曲面弹性片6;所述针筒1的手侧端部设有沿圆周的燕尾槽7,针头侧端部的底面中间设有内孔的乳头8,该内孔的直径略小于支架5内孔的直径;所述针头的针座12外壁为圆柱形,以便插入针筒乳头8的内孔,针座12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13;所述推杆前端部为接杆9,该接杆9的端部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突起10,设有突起10后的直径略小于针座12内孔直径,推杆2前端外表面制有1-2牙右旋螺纹,与支架5端部内孔制有的1-2牙右旋螺纹相配合并联结;所述针座12外壁、针筒1外壁、推杆2手柄上分别设有纵向的标示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带有一个针座接头14,该针座接头14的细端用于安装普通针座,粗端插入针筒乳头的内孔,粗端的圆周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的手侧沿圆周均布设置三个凹槽3;所述曲面弹性片6的手侧端部呈角形,操作时端部嵌入推杆2的相应凹槽3内,推杆2推动活塞4至针筒1底部后,曲面弹性片6的角部卡入燕尾槽7内,端部从推杆2的凹槽3内脱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主要由针筒、针头、推杆、活塞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接有一均布设有曲面弹性片的支架,针筒的手侧端部设有燕尾槽,另一端设有带内孔的乳头,针头针座插入针筒乳头的内孔,针座内壁上均布设有左旋的三个斜面突台,推杆的前端部圆周上均布设有三个突起,前端制有螺纹,与支架内孔螺纹相配合,针座外壁、针筒外壁、推杆手柄上分别设有标示刻线。采用上述结构的注射器,注射完药液,曲面弹性片的端部卡入燕尾槽内,活塞不能回抽,由推杆将针头带入针筒内,改变推杆操作角度,前推损毁针头,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不能重复使用、防止伤害操作者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M5/178GK2925504SQ20062008585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凤婷, 张义元, 王业华, 辛兰芝, 李道焕, 尚素平 申请人:李凤婷, 张义元, 王业华, 辛兰芝, 李道焕, 尚素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