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79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手腕部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在工作或运动中,常有用力不当或运动过度伤及关节的情形,比如网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体操运动、举重运动等等,就常常出现腕关节受伤的现象。目前,治疗受伤的腕关节,通常是采用石膏或夹板借助绷带简单地缠绕固定腕关节,而对腕关节及其周围的部份并未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固定,所以,在愈合期内的,腕关节极易再度受伤,影响伤势的好转。
而且,这种传统的固定方式需要将绷带一圈圈的在患处缠上或绕下,不易于患者自行操作,也不便治疗过程中更换药物。另外,石膏和夹板过于坚硬,无法趋贴腕关节,不易于矫正固定伤后的形体,舒适性差。同时石膏自身的重量也会给患者的手部造成负担,影响其正常的日常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它包括有包裹层、连接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包裹层两端同时通过连接层连接,经由连接结构再次结合,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手腕解剖学结构的圆桶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桶状四周。
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包裹层上延伸有拇指护板,护板内层设有拇指固定套,护板外层设有拇指固定带。
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拇指护板为塑料。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连接结构交错间隔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包裹层包括排汗层、夹层、绒布层,排汗层与绒布层做成夹套状,夹层填充在夹套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排汗层位于成形的圆桶状内壁,绒布层位于圆桶状外壁。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圆桶状外壁上分布有透气网。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夹层选用的材料是海绵。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支撑结构为容纳袋与支撑条,支撑条插入容纳袋中。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支撑条带有弧度,弧度与人体手腕部解剖学结构相吻合,支撑条的两端呈圆弧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支撑条为铝合金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自粘搭扣条、限位环。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所述的自粘搭扣条分为搭扣端与绒布端。
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可以简便快捷地固定受伤的手和腕部,通过支撑结构来矫正固定的伤后形体,并借助整个包裹层包覆整个手和腕部,对腕关节及周围的部分都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固定,有效避免二次受伤,加快患者的伤势好转。通过延伸有拇指护板对大拇指进行固定,使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整体贴合在腕关节上,使用舒适。并且总体重量轻,便于取放,不影响对患处更换药物。再者,依赖绒布面的表层来配合自粘搭扣,能最大化调节粘合位置,符合各种体形的患者,实现最佳粘合固定,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拓展了空间,实施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本发明对应手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对应手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中它包括有包裹层、连接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包裹层两端同时通过连接层1连接,经由连接结构再次结合,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手腕解剖学结构的圆桶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桶状四周。同时,在包裹层上延伸有拇指护板2,护板内层设有拇指固定套3,拇指护板2外层设有拇指固定带4。
为了使护理固定器的固定效果理想,连接结构交错间隔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所述的包裹层包括排汗层、夹层、绒布层,排汗层与绒布层做成夹套状,夹层填充在夹套内。排汗层位于成形的圆桶状内壁,与手不接触,绒布层位于圆桶状外壁。圆桶状外壁上分布有透气网5,在长期使用下不会影响正常的透气和排汗。夹层选用的材料是海绵或其他吸水性柔软材料,去除传统绷带与石膏结合有的僵硬感,能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支撑结构为容纳袋与支撑条6,支撑条6插入容纳袋中。支撑条6带有弧度,弧度与人体手腕部解剖学结构相吻合,矫正固定的伤后形体。这样不会给患者整个手部带来过多的束缚感,也不会因为长期佩戴而引起手部的肌肉酸痛。支撑条6的两端呈圆弧状,防止存在的尖端划破包裹层或是容纳袋,亦防止其刮伤人体。同时支撑条6为铝合金条或其他能够起支撑作用的合金材料,质量轻,结构牢固。再者,连接结构为自粘搭扣条7、限位环10。且自粘搭扣条7分为搭扣端8与绒布端9,绒布端9直接缝合在包裹层表面。
在使用过程时,患者将手部伸如圆桶状的手腕部护理固定器中,连接层1有一定的弹性,手掌、手腕能很方便通过。接着,患者将拇指穿过固定套,然后将拇指固定带4再次环绕过拇指虎口对其进行一个二次固定,并依靠自粘搭扣将拇指固定带4固定。能有效防止因拇指运动幅度过大而影响手腕部的患处愈合的缺陷。同时,依靠塑料作为拇指护板2的内夹层,不会给患者的拇指带来过多的束缚感,便于整体护理。随后,将自粘搭扣条7穿过限位环10后对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进行一定程度的束缚,使其最大程度的贴合患处。最后,通过自粘搭扣的特性进行结合,将其套置在患处进行日常的愈合护理。
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简便快捷地固定受伤的手和腕部,通过支撑结构来矫正固定的伤后形体,并借助整个包裹层包覆整个手和腕部,对腕关节及周围的部分都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固定,有效避免二次受伤,加快患者的伤势好转。通过延伸有拇指护板2对大拇指进行固定,使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整体贴合在腕关节上,使用舒适。并且总体重量轻,便于取放,不影响对患处更换药物。再者,依赖绒布面的表层来配合自粘搭扣,能最大化调节粘合位置,符合各种体形的患者,实现最佳粘合固定,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拓展了空间,实施效果好。
权利要求
1.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包裹层、连接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包裹层两端同时通过连接层连接,经由连接结构再次结合,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手腕解剖学结构的圆桶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桶状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裹层上延伸有拇指护板,护板内层设有拇指固定套,护板外层设有拇指固定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拇指护板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交错间隔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裹层包括排汗层、夹层、绒布层,排汗层与绒布层做成夹套状,夹层填充在夹套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汗层位于成形的圆桶状内壁,绒布层位于圆桶状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桶状外壁上分布有透气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选用的材料是海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容纳袋与支撑条,支撑条插入容纳袋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条带有弧度,弧度与人体手腕部解剖学结构相吻合,支撑条的两端呈圆弧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条为铝合金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自粘搭扣条、限位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粘搭扣条分为搭扣端与绒布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腕部的医用手腕部位护理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有包裹层、连接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包裹层两端同时通过连接层连接,经由连接结构再次结合,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手腕解剖学结构的圆桶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桶状四周。通过支撑结构来矫正固定的伤后形体,并借助整个包裹层包覆整个手和腕部,对腕关节及周围的部分都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固定,避免二次受伤。通过延伸有拇指护板对大拇指进行固定,固定器整体贴合在腕关节上。再者,依赖绒布面的表层来配合自粘搭扣,能最大化调节粘合位置,符合各种体形的患者,实现最佳粘合固定。
文档编号A61F5/04GK101040804SQ20071002146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3日
发明者董纹吉 申请人:董纹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