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9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香鳞毛蕨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eceae)植物,香鳞毛蕨Dryopterisfragrans(L.)Schott植株高2030cm,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上部密被褐色三角状披针形鳞片。鳞片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齿,叶簇生。叶柄长58cm,连同叶轴或羽轴密被卵形至披针形淡黄色鳞片,有光泽。叶片长1218cm,宽24cm,长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中部以上渐尖或短缩为钝尖,向下渐狭至叶柄顶部,草质,二回羽状裂。羽片2535对,互生或少数近对生,宽披针型,长1.52cm,宽0.8lcm,先端钝,基部楔形,小羽片57对,矩圆形,生于侧脉中下部或基部,囊群盖圆肾形,边缘啮蚀状,被多数腺体,膜质,灰白色,宿存。孢子椭圆形,具不规则的小瘤。植物略具香味,故有香鳞毛蕨之称。香鳞毛蕨Dryopterisfragrans(L.)Schott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落叶多年生草本,生于高寒地区的滑石坡、森林中的碎石坡上和火山周围的岩浆缝隙中(Fig.l-1)。香鳞毛蕨在我国分布广泛,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和河北地区均有分布,在我省香鳞毛蕨主要分布于五大连池、塔河县白卡兽山、呼中大白山的高山地带及小兴安岭北部地区。据北方民间验方记载,香鳞毛蕨能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牛皮癣、皮疹、皮炎、脚气和干癣等。黑龙江省北部的居民把香鳞毛蕨视为"皮肤病的克星",用香鳞毛蕨的水煎液涂擦患处以治疗上述疾病。有的居民还用其水煎液洗头,以达到去头屑止痒的目的,有治病和美容的双重功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野生香麟毛蕨为原料制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将香鳞毛蕨的干药材,粉碎,用10倍量水煎煮两次,浓縮,进行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用3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30%乙醇洗脱组分,浓縮后,得到的有效物质。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原料采用北方野生的植物香鳞毛蕨为原料,原料来源丰富,其原料成本低廉,生产周期小,产品出率高,充分的利用了原料,没有造成浪费。2.本发明的生产过程简单易行适合大批量的工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3.消炎效果的动物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CFA是用液体石蜡与无水羊毛脂按2:1比例混合的混合液lmL,高压灭菌,加入80'C灭活1小时的减毒卡介苗或干燥结核死菌10mg制成。致炎方法将大鼠的空白对照组的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ml生理盐水,其余7组每只鼠均在右后足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05ml致炎。实验分组将80只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水洗脱部分组10只、30%乙醇洗脱部分组10只、60%乙醇洗脱部分组10只、95%乙醇洗脱部分组10只、雷公藤组10只、水煎膏组10只)。给药方法-各组大鼠在致炎前先测量每只鼠右后足容积,测定两次,求其平均值作为致炎前正常足容积。致炎7天后,按大鼠体重灌胃给药,雷公藤组的给药剂量为lml/100g药液,其他各治疗组的剂量为0.5ml/100g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生理盐水lml/100g。连续给药14天,每天一次。对大鼠一般状况的观察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对于致炎前、致炎后7天、给药3天、给药6天、给药9天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继发性的足肿胀。组织形态学观察滑膜组织切片制备致炎后21d,处死大鼠,于两侧后足踝关节上方0.5cm处剪下炎性肿胀足,放入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后,进行脱钙处理,先用5%硝酸溶液脱钙,每日更换脱钙液,早晚各一次,直至用针刺入组织无阻力感为止。脱钶后组织用流水冲洗过夜。室温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经过胫骨和跗骨关节中心纵行切开,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将组织附于用防脱剂处理过的载玻片上,60'C恒温烘箱烘片12h,备用于苏木素-伊红(HE)染色。HE染色(1)取材组织块经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4nm切片;(2)切片常规用二甲苯脱蜡,依次经乙醇至水洗二甲苯(I)5min—二甲苯(II)5min—体积分数100%乙醇2min—体积分数95%的乙醇lmin—体积分数80%的乙醇lmin—体积分数75%的乙醇lmin—蒸馏水洗2min;(3)苏木素染色5min,自来水洗lmin;(4)盐酸乙醇分化30s;(5)自来水浸泡15min或温水(约50。C)5min;(6)置伊红液2min;(7)常规脱水、透明、封片体积分数95%的乙醇(I)—lmiii—体积分数95%的乙醇(II)lmin—体积分数10(T/。乙醇(I)lmin—体积分数100%乙醇(II)lmin—二甲苯石碳酸(3:1)lmin—二甲苯(I)lmin—二甲苯(II)lmin—中性树脂封固。血清细胞因子的测定血清制备将治疗组大鼠分别用香鳞毛蕨的水煎膏、水洗脱组分、30%乙醇洗脱组分、6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及雷公藤治疗14天后,断头处死。动脉取血,每只鼠6ml。采集的血样室温静置2小时,以6000rpm离心20血清置于-30。C冰箱保存。待测各种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P)测定(1)将大鼠血清用缓冲液充分溶解后的IL-ip标准品与^I-IL-ip及用缓冲液溶解的IL-ip抗血清一起混匀后,于4。C温浴16h。(2)加入免疫分离剂,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5min,IL-ip与抗体产生复合物而被沉淀,在4-C经离心机35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3)测定沉淀部分放射性强度。(4)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标准点的结合率(B/B^/。)B/B0%=[B(cpm)-NSB(cpm)]/[Bo(cpm)國NSB(cpm)xl00%并用计算机Logit-log程序处理数据。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1)将大鼠血清或用蒸馏水稀释的缓冲液、用缓冲液溶解的TNF标准品与用缓冲液溶解的125I-TNF、抗TNF血清一起混匀后,放4。C24h,(2)加入PR分离剂后充分混匀,放室温20min,4"C经离心机3500rpm离心25min,弃上清。(3)以B/T计算NSB、Se结合百分率,以B/Bc^/。计算标准及样品的结合百分率,在自动Y记数器上测放射性。实验结果大鼠一般状况的观察结果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动物状态良好,毛发光泽,体重增加,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模型组大鼠毛发枯槁,进食量减少,体重未有增加或反减轻,右后足及继发病变关节红肿明显并逐日加重,动作迟缓,反应不灵敏,活动减少。治疗各组大鼠毛发欠光泽,进食量尚可,体重略有增加,右后足及继发病变关节红肿较轻,反应较灵敏(见Tab2-l)。Tab2-1治疗前后AA模型鼠左后足爪肿胀度的比较。±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Tab2-l、Fig2-1可知,各组大鼠致炎前左足容积无显著差异(PX).05),实验第10天开始,造模各组大鼠继发性左足爪肿胀,各治疗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模型鼠继发左足爪肿胀的作用(PO.01);实验18天后,30%乙醇洗脱组分、水洗脱组分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P<0.01)。说明各治疗药物均能抑制因RA引起的AA模型鼠致炎对侧后足的足肿胀,雷公藤组、水煎膏组、30%醇洗脱组及水洗脱组均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30%醇洗脱组、水洗脱组疗效最佳。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凋亡检测光镜将所取大鼠右侧滑膜用40%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见附录),进行对比(1)水煎膏组接近正常,大鼠滑膜组织细胞无增生、滑膜细胞排列整齐。(2)水洗脱组接近正常,大鼠滑膜组织由13层构成,排列略整齐。(3)30%醇洗脱组滑膜组织由12层滑膜细胞构成,滑膜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4)60%醇洗脱组滑膜组织细胞增生不明显,有轻度炎症,细胞充血。(5)95%醇洗脱组滑膜组织细胞有增生,炎症不明显,轻度水肿,有充血,滑膜细胞层次略有增多。(6)空白组大鼠的滑膜组织细胞无增生,细胞层次分明,排列整齐。滑膜下无炎症,软骨表面光滑平整;细胞核完整,均一。(7)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的滑膜组织中光镜下可见滑膜细胞明显增生,滑膜细胞层次增多,可达6-10层,排列紊乱,滑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并可见到滑膜脂肪垫水肿,轻度充血。(8)雷公藤组滑膜组织细胞接近正常,有2-3个炎症细胞。通过对AA大鼠滑膜组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香鳞毛蕨水煎膏、30%乙醇、60%乙醇、95%乙醇洗脱部位,均对AA大鼠继发性滑膜组织损伤有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雷公藤比较,香鳞毛蕨30%洗脱部位对AA大鼠继发性滑膜组织损伤抑制作用更显著。通过实验表明香鳞毛蕨提取物能改善机体自身免疫异常,以减轻AA大鼠炎症反应,使关节损伤逐渐减轻。其中,以30%洗脱部位为佳。血清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Tab2-2各组AA模型鼠血清IL-10、TNF的比较P±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Tab2-2、Fig2-2和2-3可知,模型组大鼠血清IL-1(J、TNF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各治疗组均可下调AA大鼠血清中IL-lp、TNF,水洗脱组、水煎膏组、雷公藤组及30%乙醇洗脱组均接近正常,说明各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机体自身免疫异常,以减轻RA患者炎症反应,使关节损伤逐渐减轻。其中,以30%醇洗脱物、水洗脱物疗效最佳。图1本发明提取与分离具体技术路线。图2-l治疗前后AA模型鼠左后足爪肿胀度的比较(;士S)。图2-2各组AA模型大鼠IL-1的比较。图2-3各组AA模型大鼠TNF的比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的制造方法,其过程是将香鳞毛蕨干药材,粉碎,用10倍量水煎煮两次,在常压5(TC7(TC的温度下,浓缩12小时,继之进行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用3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30%乙醇洗脱组分,在常压5(TC7(TC的温度下,浓缩12小时,将得到的物质,迸行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其特征是将香鳞毛蕨的干药材,粉碎,用10倍量水煎煮两次,浓缩,进行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用3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30%乙醇洗脱组分,浓缩后,得到的有效物质。全文摘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将香鳞毛蕨干药材,粉碎,用10倍量水煎煮两次,浓缩,继之进行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用3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30%乙醇洗脱组分,浓缩后,得到的有效物质。本发明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文档编号A61P19/04GK101327227SQ200710072378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发明者张彦龙申请人:黑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