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5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楼梯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120院 外救护,尤其适合居民楼内病人运送的医用楼梯担架。
技术背景120救护车每天接送大量病人,病人来自于不同的犯病 场所,但初步统计,绝大多数(85%以上)来自于市区居民 楼内,现我国城市居民楼内楼梯相对比较狭窄(宽卯一 120cm),两楼梯之间的平台处宽度又不足(卯一140cm),所 以,传统的简易平板式担架很难通过(现用担架一般长185 一220cm;宽50—60cm),遇到担架不能通过的楼梯,我们 过去沿用的方法是用被或褥子兜起病人,四个人同时提起 被褥的四角抬送病人下楼,此时,被褥内的病人很痛苦,除 了疾病本身的痛苦外,他还要佝偻着身子,伴随担心摔着的 恐惧,使呼吸更不畅;尤其是心脏病人,这种体位极易加重 心脏负担;呕吐的病人容易窒息;同时,搬运时被褥又不易 抓牢,很危险。故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居民楼使用的楼梯担 架势在必行。国内外救护担架种类繁多。不但有各种材料的,而且有 各种功能的适合不同场所的救护担架,如折叠担架、救护车 担架、铲式担架、蓝式担架、真空担架等等,也有楼梯担架, 但查阅各种信息,发现国内外生产和销售的所谓楼梯担架, 在外观上就是一把没有扶手的轮椅,只是上半身及腿部多了 一条约束带而已,它只适用于较轻病人,且病人必须采取坐 位,对于心脏病人、休克病人、癫痫发作病人及恶液质、年 老体衰的病人根本不适用。现我国城市居民楼建筑趋势是室 内面积不断扩大,而楼梯面积在縮小,基于这种形势,国内 市场急需一种实用且安全的楼梯担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解决传统担架不能通过狭窄楼梯;其次防止下楼时病人下滑的危 险;再次就是改变现有楼梯担架只能让病人采取坐位的缺 点,而提供一种既能使救护担架顺利通过狭窄楼梯,同时确 保担架上的病人既能平卧又不下滑,使用安全可靠的楼梯担 架。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梯担架, 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半部框架由外框架10 和伸縮框架1组成,该伸縮框架1与上部外框架9插接配合; 连动杆2两两相对设置,连动杆2的一端分别依次与外框架 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依次与连动轴3连接;约束带12固 定在连动轴3上,助肋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架9上,位 于连动杆2下方,床档5固定在外框架9上,所述的外框架 9、 lO上缝制有担架面ll。釆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楼梯担 架主要改变其下半部两个部位其一是改变它下半部的框架 的结构,下半部框架由外框架和伸縮框架两部分组成,其伸 縮框架的外径等于担架上半部外框架的内径,这样下半部的 伸縮框架可以向上半部外框架内插入;其二是在下半部担架 面下安装一个可向上支起的连动轴,当担架下部框架縮短长 度时,固定在其上面的连动杆带动连动轴向上隆起,顶起长 度合适的帆布面,形成一个支架,正好支起病人的膝关节, 使病人采取仰卧屈膝位,因此,上下楼时,担架下部分的隆 起阻止了病人的下滑,同时,缩短了 300mm的担架正好可 以顺利通过狭窄的楼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 单便于制作,担架长短可控,使用安全便捷,适用于狭窄楼梯。


图1是实用新型楼梯担架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楼梯担架的展开效果图。图4是楼梯担架的效果图。图中1、伸縮框架,2、连动杆,3、连动轴,4、助肋, 5、床档,6、输液架,7、钩子,8、钩架,9、 10外框架,11、 担架面(帆布),12、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l,图2,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一矩形结构, 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分的框架分为外框架10和伸 縮框架l,上部分的框架与外框架10结构相同,也称其为外 框架9。外框架10与伸縮框架1是一体结构,在担架完全展 开时,伸縮框架1的外部可见部分长度为300mm,其外径 等于外框架9的内径,与外框架9相插接,插入框架9内的 长度大于或等于lOOmm。四根连动杆2中,两两相对设置, 两根连动杆2的一端分别焊接在外框架9上,另一端与连动 轴3连接;另外两根连动杆2的一端分别焊接在外框架10 上,另一端与连动轴3连接。助肋4横托在位于外框架9上 的连动杆2的下方,两端分别焊接在外框架9上。外框架10 上安装有钩架8,输液架6安装在外框架9上,不用时横搭 在位于床尾的钩架8上,钩子7安装在输液架6的小轴上, 可以搭扣住钩架8,使縮短后的担架更稳定。床档5固定在 担架上部的外框架9上,用时向上固定。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楼梯外的展开图。在图3所示实施 例中,约束带12固定在连动轴3上,其作用是约束病人的 双腿,用帆布制作的担架面11缝制在外框架上。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随着向上部外框架内插入伸縮 框架l,带动连动杆2,四根连动杆2在助肋4的托持下向 上隆起,把连动轴3举起,此时,焊接在外框架一侧上的两 根连动杆2 (分别长300mm)与缩短后的外框架形成了一个 边长为300mm的等边三角形,两边稳固的等边三角形结构 支起连动轴3上升在病人的膝下,形成一个支架,使病人采 取仰卧屈膝位。
权利要求1、 一种楼梯担架,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安装在框架 上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由外框架(10)和伸縮框架(1)组成,该伸縮框 架(1)与上部外框架(9)插接配合;连动杆(2)两两相 对设置,每根连动杆(2)的一端分别依次与外框架固定连 接,另一端分别依次与连动轴(3)连接;约束带(12)固 定在连动轴(3)上;助肋(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架(9) 上,位于连动杆(2)下方;床档(5)固定在外框架(9)上,该 外框架(9、 IO)上缝制有担架面(11)。
专利摘要一种楼梯担架,属于担架领域。它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输液架,所述的框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半部框架由外框架和伸缩框架组成,该伸缩框架与上部外框架插接配合;连动杆两两相对设置,一端分别依次与外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依次与连动轴连接;约束带固定在连动轴上,助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架上,位于连动杆下,床档固定在外框架上,外框架上缝制有担架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担架长短可控,使用安全便捷,尤其适用于狭窄楼梯运送病人。
文档编号A61G1/00GK201019933SQ20072014761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俊娥 申请人:王俊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