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3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外治疗结石的沖击波碎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各种结石性疾病^非常普及,其可以实现 在体外将体内的结石击碎,从而避免了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为患者减少了大量的痛苦。如图1所示,现有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其定位方式是通过B超探头11 将患者结石间接定位在冲击波发生器12的焦点上。该探头11与沖击波发生器 12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机构,B超探头ll位于冲击波发生器12的外侧,且两者 的中轴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其中轴线交点F即冲击波发生器12的碎石焦点, 也是碎石位置。;险测时,B超探头11处于扇扫状态,移动B超探头ll,使结 石处于B超探头11的中轴线上,同时,移动冲击波发生器12,使其碎石焦点 与结石重合。该定位方式需要移动B超探头11和冲击波发生器12两个机构来定位结石, 由于存在碎石装置制造误差,以及冲击波源、定位装置与患者之间在定位空间上的局限性,所以现有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存在定位不够准确、定位操作过 程复杂、不可实时连续不间断监察整个碎石过程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和治疗岁爻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定位更加准确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包括冲击波发生器和B超探头,B超探头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内,且B超探头的中 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的中轴线重合。当^f企测到结石后,将结石定位在B超探头的中轴线上,由于B超探头固定 在冲击波发生器内,且B超探头的中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的中轴线重合,使得 B超探头、结石、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沖击波形成的焦点在一条直线上。通过 检测结石与B操探头表面的距离,只需在该直线方向上移动体外冲击波碎石装 置,调整沖击波焦点位置,使冲击波焦点与结石重合,从而实现碎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体外沖击波碎石装置将B超探头结合冲击波发生器为 一体,简化了 定位过程,减少了定位误差,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定位方式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 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中震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石争石装置的定位方式示意图;图5是B超探头与结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f亍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包括冲击波发生器2和B超探头3, B趄探头》固定在沖击波发生器2内,且B超探头 3的中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2的中轴线重合。其中,冲击波发生器2包括填充有液体的水嚢21、声透镜22、壳体23和 波源发生装置24。水嚢21与壳体23密封连接,声透镜22为凹透镜,其位于 水嚢21内与壳体2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壳体23的下端部与波源发生装置24 通过橡胶环246密封。水嚢21、壳体23与波源发生装置24形成密闭空间用于 填充液体。B超探头3位于上述密闭空间内,其一端固定在声透镜22上,另一 端固定在波源发生装置24上。B超探头3的扇扫面的中线与壳体23、声透镜 22及波源发生装置24的公共中轴线重合。波源发生装置24包括压紧环241、震膜242、扁平线圏243、电磁盘244 和法兰盘245。法兰盘245内设凹槽,压紧环241、震膜242、扁平线圈2"和 电^f兹盘244位于法兰盘245的凹槽内,电/f兹盘244与法兰盘245固定连接,扁 平线圈243固定叠置于电磁盘244上,震膜242固定叠置于扁平线圈243上, 压紧环241叠置于震膜242上,其顶面与壳体23的底面密封连接。上述震膜 242、扁平线圈243、电石兹盘244和法兰盘245内设同心通孔,B超探头3—端 穿设于通孔内,并通过尼龙螺母紧固于电磁盘244内。如图3所示,震膜2" 包括铝合金薄板2421和橡胶环2422,震膜242的内圈和外圈设置铝合金薄板 2421,内圈与外圈之间,铝合金薄板2421和橡胶环2422间隔设置。电流通过扁平线圈243产生脉冲磁场,使处于磁场中的震膜242产生机械 振动,进而推动壳体23内的液体来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经声透镜22聚焦于一 点,即为焦点,该焦点同时也落在B超探头3的扇扫面的中线上。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使用时,先将水嚢21充满适量的水,将气泡排干净 并在水嚢21上涂上一层B超耦合剂。指导患者以治疗体位卧在治疗床上,治 疗区域的皮肤直接与水嚢21紧密接触,此时,通过B超监视器能够观察到患 者体内的影像情况。横向及纵向移动本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的位置,改变患者 和冲击波源的相对位置(还可以通过调节波源中轴线与床面的夹角到适合观察治疗的位置),使得结石4定位在B超探头3中轴线上。此时,在B超圓像上 测出B超探头3表面到结石4的距离为Hl (如图5所示),然后再通过垂直 升降床面,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患者(此时应注意适当调节水嚢的水量,从而避 免出现水嚢21与患者因接触过紧而使水嚢21歪斜或过杠、而导致二者脱离的情 况),将结石4与B超探头3表面的距离调节为H(H是探头表面到冲击波源 焦点的距离,设备出厂时给定),此时结石4便已定位在了冲击波的焦点上。由于B超一笨头3固定在沖击波发生器2内,且B超探头3的中轴线与冲击 波发生器2的中轴线重合,使得B超探头3、结石4、声透镜22的焦点在一条 直线上。通过检测结石4与B操探头3表面的距离,只需在该直线方向上移动 体外沖击波碎石装置,调整声透镜22的焦点位置,使声透镜22焦点与结石4 重合,从而实现冲击波碎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将B超探 头3结合冲击波发生器2为一体,简化了定位过程,减少了定位误差,提高了 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包括冲击波发生器和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探头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内,且B超探头的中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的中轴线重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发 生器包括填充有液体的水嚢、声透镜、壳体和波源发生装置,所述水嚢与壳体 密封连接,声透镜位于水嚢内与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壳体的下端部与波源 发生装置密封连接,所述b超探头位于所述壳体内,其一端固定在声透镜上, 另,一端固定在波源发生装置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源发生 装置包括压紧环、震膜、扁平线圈、电磁盘和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内设凹槽, 压紧环、震膜、扁平线圈和电磁盘位于所述法兰盘的凹槽内,所述电磁盘与法 兰盘固定连接,扁平线圈固定叠置于电;兹盘上,震膜固定叠置于扁平线圏上, 所述压紧环叠置于震膜上,其顶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沖击波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膜包括 铝合金薄板和橡胶环,所述铝合金薄板和橡胶环间隔设置。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膜、 扁平线圈、电磁盘和法兰盘内设同心通孔,所述b超探头一端穿设于通孔内, 并通过螺母紧固于电石兹盘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包括冲击波发生器和B超探头,B超探头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内,且B超探头的中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的中轴线重合。当检测到结石后,将结石定位在B超探头的中轴线上,由于B超探头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内,且B超探头的中轴线与冲击波发生器的中轴线重合,使得B超探头、结石、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冲击波形成的焦点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检测结石与B操探头表面的距离,只需在该直线方向上移动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调整冲击波焦点位置,使冲击波焦点与结石重合,从而实现碎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体外冲击波碎石装置将B超探头结合冲击波发生器为一体,简化了定位过程,减少了定位误差,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225GK201098174SQ20072017126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
发明者林小斌 申请人: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