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哮涂膜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3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哮涂膜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哮涂膜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医敷贴疗法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其机理是利用天然药物刺激穴位,促使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一方面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阴阳,使人体各种功能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让药物经穴位皮肤直达病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中医敷贴疗法有助于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过敏状态。它既有中医中药外治法特色,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皮肤给药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中医注重"冬病夏治"。夏季人体阳胜于外,腠理开泄疏松,气血流通旺盛,药物容易吸收,故夏季治疗易取得扶助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对于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穴位敷贴可以刺激穴位,辅以药物的吸收代谢,随俞入肺,肺开窍于鼻,灌精气而营阴阳,对肺脏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刺激了靶细胞组织发挥效应,直接地和反射地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了机体的反应性,增强了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目的。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有着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对哮喘的扶正祛邪治疗与西医缓解期的全身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有着相通之处。中医可以针对哮喘病人的肺虚、脾虚、肾虚等或伏痰进行整体辨证治疗,通过补肺、健脾、益肾、化痰、活血等扶正祛邪法来改善病人的全身免疫紊乱,从而阻断免疫紊乱导致的气道炎症。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哮喘是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这一疗法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具有扶正固本、化痰祛邪的全身治疗作用,因此可有全身免疫调节的抗炎作用,能改善哮喘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紊乱的特应性素质。目前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临床研究还很不规范,传统贴敷剂组方复杂,用药剂量大,有效成分难以确定,制剂的工艺落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率不高,透皮吸收率低等限制了药效的发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药物的有效成分,使药物充分发挥其药效,且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的控哮涂膜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控哮涂膜剂的制备方法c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控哮涂膜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原料药为穿山龙0.15.0g;麻黄0.13.0g;生半夏0.13.0g;款冬花0.13.0g;白芥子0.15.0g;细辛0.13.0g桂枝0.13.0g;冰片O.13.Og;甘遂O.13.Og;地龙0.13.Og;甘草0.13.Og;麝香0.11.Og。上述控哮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为(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2)将其中的白芥子和细辛在60士1(TC下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3)将甘遂、麻黄、穿山龙、地龙、生半夏、桂枝、甘草、款冬花加水煎煮,滤过,合并两次滤液,过滤,滤液加乙醇沉淀,取上清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301.35,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上述相对密度是在6(TC下测得;(4)取上述(3)细粉,过802(X)目筛,然后与(2)极细粉混合;(5)按处方将卡波姆干粉0.11.0克,分散于510mL的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胀,得卡波姆溶液;(6)将(4)混合细粉0.55.0克,徐徐加入卡波姆溶液里,随加随搅拌,加适量氨水调至pH为67,边加边搅拌形成药膏;(7)取聚乙烯醇0.15.0克,用少量蒸馏水浸泡至膨胀,将浸泡的聚乙烯醇溶解,放冷后缓缓加聚乙二醇0.10.5克,搅拌增稠后作为基质;(8)取薄荷脑、冰片各0.051.0克,溶于5mL乙醇、丙酮混合液;将卡波姆药膏加入聚乙烯醇基质中,搅拌均匀;再缓缓加入薄荷脑溶液,加入麝香,添加乙醇丙酮混合液至全量510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上述加水煎煮为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ml煎煮1.5小时,过滤,第二次加水1000ml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上述薄荷脑可用月桂氮卓酮替代。本发明是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药物的有效成分,应用现代的透皮治疗理论和技术,选择新材料,研制出质优性能好的高分子敷料,吸收国外透皮给药系统高效的透皮吸收和先进的控释工艺,使之与中药和经络输穴的整体调节相结合,从而开发出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药外用穴贴涂膜剂的透皮给药制剂。本发明所选用的药物各具疗效,其中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Zj'oscorea/7i/7;70/7ica的干燥根茎,收载于《宁夏中药材标准》,来源于宁夏固原泾原县,为宁夏地道药材。穿山龙内所含有的穿山龙薯蓣皂甙对氨水喷雾引咳法试验,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有明显的止咳作用;酚红试验法,小鼠使用总皂甙、水不溶性皂甙均有显著的祛痰、平喘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新陈代谢机能作用,对头晕、气短、胸闷等有明显的改善。白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至功效,主要用来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月中胃,^。甘遂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逐饮之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更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麻黄,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细辛,性辛,温。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地龙,用于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生半夏,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桂枝,性辛、甘、温。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款冬花,性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功效。用于痈疽疮疡、丹毒、无名肿毒、咽喉疼痛红肿、虫蛇咬伤等症。用于肺热咳嗽、气喘、气粗、痰黄而稠、不易咯出、苔黄脉浮数。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麝香具有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之功效。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方,并结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具有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等特点。下面是用本发明的控哮涂膜剂结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统计依据四版常规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明确诊断各15例,给与中药穴位敷贴,1疗程后依据如下标准判断疗效-支气管哮喘疗效判定标准'1、自觉症状方面-临床治愈不需要任何药物,保持无症状在l年以上者。有效喘息症状减轻,但仍需吸入药物治疗者。无效症状无缓解。2、体检主要根据哮鸣音的存在与否,偶然或持续出现,轻微或响亮来区分。3、肺功能检査PEF或PEFR(呼吸高峰量)可作为参考指标。过敏性鼻炎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发作停止,鼻腔功能恢复。好转症状缓解,发作减少。无效症状无缓解。经观察在上述共30例典型病例中,支气管哮喘13例临床治愈、好转,有效占治疗数的86.7%;过敏性鼻炎14例临床治愈、好转,有效占治疗数的93.3%。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照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穿山龙0.lg;白芥子2.5g;麻黄3.0g;细辛l.Og;生半夏0.lg;桂枝3.0g;款冬花2.0g;冰片2.0g;gggo陽3oo5332o遂龙草香甘地甘麝制法(1)药材净制后备用,(2)将其中的白芥子和细辛在60土1(TC下烘干,然后粉碎成极细粉',备用;'(3)将甘遂、麻黄、穿山龙、地龙、生半夏、桂枝、甘草、款冬花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1000ml煎煮1.5小时,过滤,第二次加水1000ml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过滤,滤液加乙醇沉淀,取上清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301.35,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上述相对密度是在60'C下测得;(4)取上述(3)细粉,过80200目筛,然后与(2)极细粉混合;(5)按处方将卡波姆干粉0.11.0克,分散于510mL的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胀,得卡波姆溶液;卡波姆(CBM—93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膜与皮肤的有效黏附;(6)将(4)混合细粉0.55.0克,徐徐加入卡波姆溶液里,随加随搅拌,加适量氨水调至pH为67,边加边搅拌形成药膏;(7)取聚乙烯醇O.15.0克,用少量蒸馏水浸泡至膨胀,将浸泡的聚乙烯醇溶解后缓缓加聚乙二醇0.10.5克,搅拌增稠后作为基质;聚乙烯醇(PVA—124)与聚乙二醇(PEG—4000)配制成基质,作为成膜材料,其性质稳定;PEG—400既可使药物增溶、助悬,又有清洁皮肤的作用;(8)取薄荷脑(或者月桂氮卓酮)、冰片各0.051.0克,溶于5mL乙醇、丙酮(按l:l比例)混合液;将卡波姆药膏加入聚乙烯醇基质中,搅拌均匀;再缓缓加入薄荷脑溶液,加入麝香,添加乙醇丙酮混合液至全量510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月桂氮卓酮、薄荷脑作为促透剂,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治疗哮喘的效果。实施例2按照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穿山龙5.0g;白芥子0.lg麻黄l.Og;细辛0.lg生半夏l.Og;桂枝2.0g款冬花3.0g;冰片O.lg;制法同实施例l。实施例3按照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穿山龙2.0g;白芥子3.0g;甘遂0.1g;麻黄O.lg;细辛2.0g;地龙2.0g;生半夏2.0g;桂枝1.0g;甘草O.lg;遂龙草香甘地甘麝款冬花1.0g;制法同实施例l。实施例4按照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冰片1.0g;白芥子2.0g;细辛3.0g;桂枝0.lg;冰片3.0g;麝香l.Ogc甘地甘穿山龙3.0g麻黄2.5g生半夏3.Og款冬花0.lg;冰片3.Og;麝制法同实施例l。本发明的组合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控哮涂膜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原料药为穿山龙0.1~5.0g;白芥子0.1~5.0g;甘遂0.1~3.0g;麻黄0.1~3.0g;细辛0.1~3.0g地龙0.1~3.0g;生半夏0.1~3.0g;桂枝0.1~3.0g;甘草0.1~3.0g;款冬花0.1~3.0g;冰片0.1~3.0g;麝香0.1~1.0g。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哮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为(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2)将其中的白芥子和细辛在60土1(TC下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3)将甘遂、麻黄、穿山龙、地龙、生半夏、桂枝、甘草、款冬花加水煎煮,滤过,合并两次滤液,过滤,滤液加乙醇沉淀,取上清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301.35,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上述相对密度是在6(TC下测得;(4)取上述(3)细粉,过80200目筛,然后与(2)极细粉混合;(5)按处方将卡波姆干粉0.11.0克,分散于510mL的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胀,得卡波姆溶液;(6)将(4)混合细粉0.55.0克,徐徐加入卡波姆溶液里,随加随搅拌,加适量氨水调至pH为67,边加边搅拌形成药膏;(7)取聚乙烯醇0.15.0克,用少量蒸馏水浸泡至膨胀,将浸泡的聚乙烯醇溶解,放冷后缓缓加聚乙二醇0.10.5克,搅拌增稠后作为基质;(8)取薄荷脑、冰片各0.051.0克,溶于5mL乙醇、丙酮混合液;将卡波姆药膏加入聚乙烯醇基质中,搅拌均匀;再缓缓加入薄荷脑溶液,加入麝香,添加乙醇丙酮混合液至全量510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哮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加水煎煮为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ml煎煮1.5小时,过滤,第二次加水1000ml煎煮l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哮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其^^征是上述薄荷脑可用月桂氮卓酮替代。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哮涂膜剂及其制备工艺,该控哮涂膜剂的原料药有穿山龙,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地龙,生半夏,桂枝,甘草,款冬花,冰片和麝香。本发明是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药物的有效成分,应用现代的透皮治疗理论和技术,选择新材料,研制出质优性能好的高分子敷料,吸收国外透皮给药系统高效的透皮吸收和先进的控释工艺,使之与中药和经络输穴的整体调节相结合,从而开发出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药外用穴贴涂膜剂的透皮给药制剂。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385821SQ20081017471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5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5日发明者江立富,茆建国申请人:茆建国;江立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