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0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柜,适用于宾馆、酒家、工矿企业、学校、机 关的食堂对餐具进行灭菌消毒,属于消毒设施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47311Y推荐有一种热风循环消毒储藏柜(由 本申请人申请),其加热消毒的作用机理是由加热腔内的加热元件产生的热 量通过内板传递给消毒室,再由风机强制向消毒室中吹搅,热量被置于消毒 室内的餐具架上的餐具吸收变成为低温气流由出气孔进入气流循环箱内的气 流循环腔中,依此循环进行消毒。上述专利的优点是由于采用电加热消毒,因而比起采用蒸汽消毒具有 方便性,因为不少场合并不配备有蒸汽源,即无锅炉或类似的设施。而且, 能体现环保性和安全性,因为锅炉不仅有损环境而且存在有安全隐患。但是 该专利存在着结构复杂、节能效果差的缺憾。就结构复杂而言,由于除了需 要在柜本的左、右内侧隔设用于安装电加热元件的电加热腔外,还需在柜体 的上端的顶盖之间设置开有进风口、出气口的顶板,使顶板与顶盖之间构成 一气流循环腔,腔内设置气流循环箱,气流循环箱上设置作为气流循环加热 装置的热风循环风机,因此该结构甚为复杂;就节能效果差而言,由于加热 方式表现为间接加热,靠内板的热传递对消毒室升温,因而热能利用率低、 消毒时间长、电能消耗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有助于节约制造成本、加热 消毒效果好而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消毒柜。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消毒柜,它包括柜体和配置于 柜体的柜腔中的消毒架以及至少一个气流循环加热装置,所述柜腔的后腔板 与柜体的后壁板之间隔设有一气流循环加热腔,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设 在气流循环加热腔中;在所述的后腔板上开设有与气流循环加热腔相通的用 于将气流循环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空气引入到柜腔中去的热风引入孔和开设 有同样地与气流循环加热腔相相通的用于将柜腔与气流循环加热腔之间形成 气流循环通道的回流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有一对, 分别设置在气流循环加热腔的上下部位,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后腔板的纵向中 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包括 电机、风扇、电加热元件,电机固定在气流循环加热腔的底板背部,电机的 电机轴探入到气流循环加热腔中供所述的风扇固定,电加热元件固定在底板 上并且对应于风扇的后侧,电机及电加热元件由线路和与控制电源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元件为电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热管为盘管形电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孔自上而下地间布 在所述的后腔板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孔为圆孔或矩形孔。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消毒架为可移动式的 消毒架或不可移动式的消毒架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消毒柜由于将气流循环加热装置设置在了气流循环 加热腔中,由后腔板上的热风引入孔将高温热空气直接引入到柜腔并且由回流孔形成回流,与已有技术采用热传递加热相比具有加热消毒效果好、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的长处;回流孔能起到直接自回流的作用,不需要象已有技术那样采用气流循环箱,因此结构十分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见图1,给出的柜体1为单门结构,也就是说在柜体1上枢设有一扇柜 门13,如果将柜体l的柜腔ll的容积率增大,那么可以设置两扇对开的柜门 13。在柜体1的顶部朝向外的一侧(使用状态下)与已有技术(CN2647311Y) 无别地设置有控制器的控制面板14,控制器设置在顶盖的盖腔内;在柜体l 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5。柜腔11的后腔板111与柜体1的后壁板12之间隔设 出有一气流循环加热腔4,气流循环加热腔4中设置一对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 一对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分别居于气流循环加热腔4的上下部位,并且对应 于后腔板111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对应于后腔板11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在 后腔板11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并且对应于一对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的部位各 开设有一组密布的孔形不受具体限制的热风引入孔1111,由其将气流循环加 热腔4中的高温空气引入到柜腔11中。在后腔板111的两侧自下而上或称自 上而下各开设有一排回流孔1112,回流孔1112的作用是使柜腔11与气流循 环加热腔4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如果柜腔ll的容积率大,如达到前述的 柜门13具有一对的程度,那么可以增加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数量,即在图l 所示的一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对,反之亦然。作为优选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的具体结构,其电机31被固定在气流循 环加热腔4的底板41的背部,而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或称电机轴伸展到气 流循环加热腔4中;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的风扇32固定在电机轴上并且对应 于前述的热风引入孔1111;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的电加热元件33通过支撑脚 331固定在底板41上,并且位于风扇32的后部。电机31、电加热元件33均 由线路与设在柜体l的顶部的顶盖中的控制器电气连接。电加热元件33采用 盘管式的电加热管,由电加热元件33加热所得到的热量通过电机31带动的 风扇32的作用经热风引入孔1111引入到柜腔11中,对搁置在柜腔11中的消 毒架2上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本实施例所给出的消毒架2直接固定在柜腔 11的腔壁上。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配置于柜腔ll中的消毒架2的具体 形状构造可以有各种变化,尤其是配置方式既可以为移动式的消毒架,也可 以是不可移动式的消毒架,例如前面已经提及的并由图1所示的直接固定在 柜腔11的腔壁上的消毒架2。应用例l:给出了既可移入又可移出于柜腔11的消毒架2,对消毒架2的底座21 上横向开设向前开口的凹槽211,凹槽211与柜体1的柜底板16插配,并且 在底座21的底部还设有轮子212,以及在消毒架2上间布用于接应快餐盘5 的齿条22。这种结构的消毒架2犹如一辆推车,它可以移动到餐具清洁场所, 待餐具装架后再将其返回到柜腔11中,从而可以省去工人来回搬运餐具的困 顿,减轻劳动强度;当取用时,同样可以将消毒架2从柜腔11中拉出,移动 到供餐处。如果对本实施例所述的消毒架2的理解存在困惑,那么可以通过 对中国专利CN2664966Y得到充分理解。其余同对实施例的描述。应用例2:给出了与图1相似的不可移动的消毒架2,相应的炊具6搁置在消毒架2上。其余同对实施例的描述。申请人以图2为例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载有待消毒的快餐盘5的 消毒架2推入柜腔11,开启控制面板14上的开关,由电机3使风扇32工作, 与此同时电加热元件33工作,其产生的热量由风扇32经热风引入孔1111弥 散到柜腔11中,对消毒架2上的快餐盘5进行高温消毒,在整个消毒过程中, 柜腔11中的空气通过回流孔1112进入气流循环加热腔4,经电加热元件33 加热后再次由风扇32送入柜腔11,依此构成循环回流,达到对餐具高温消毒 的目的,消毒温度为120—130'C,保温时间》45min。申请人将本实用新型消毒柜与前述的CN2647311Y进行了使用对比,在 相同的柜腔ll的容积率、相同功率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下,并且装入相同数 量的快餐盘5,结果惊人地表明,本实用新型可节约能源40%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消毒柜,它包括柜(1)和配置于柜体(1)的柜腔(11)中的消毒架(2)以及至少一个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腔(11)的后腔板(111)与柜体(1)的后壁板(12)之间隔设有一气流循环加热腔(4),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设在气流循环加热腔(4)中;在所述的后腔板(111)上开设有与气流循环加热腔(4)相通的用于将气流循环加热装置(3)加热后的热空气引入到柜腔(11)中去的热风引入孔(1111)和开设有同样地与气流循环加热腔(4)相相通的用于将柜腔(11)与气流循环加热腔(4)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的回流孔(11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 置(3)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气流循环加热腔(4)的上下部位,并且对应于 所述的后腔板(111)的纵向中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循环加 热装置(3)包括电机(31)、风扇(32)、电加热元件(33),电机(31)固 定在气流循环加热腔(4)的底板(41)背部,电机(31)的电机轴探入到 气流循环加热腔(4)中供所述的风扇(32)固定,电加热元件(33)固定 在底板(41)上并且对应于风扇(32)的后侧,电机(31)及电加热元件(33)由线路和与控制电源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元件(33)为电热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管为盘管形 电热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孔(1112) 自上而下地间布在所述的后腔板(111)的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孔(1112) 为圆孔或矩形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架(2)为可 移动式的消毒架或不可移动式的消毒架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一种消毒柜,属于消毒设施技术领域。它包括柜体和配置于柜体的柜腔中的消毒架以及至少一个气流循环加热装置,所述柜腔的后腔板与柜体的后壁板之间隔设有一气流循环加热腔,所述的气流循环加热装置设在气流循环加热腔中;在所述的后腔板上开设有与气流循环加热腔相通的用于将气流循环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空气引入到柜腔中去的热风引入孔和开设有同样地与气流循环加热腔相相通的用于将柜腔与气流循环加热腔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的回流孔。优点具有加热消毒效果好、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的长处;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A61L2/06GK201164607SQ20082003133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林建元 申请人:常熟市南方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