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12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胆道外科术后用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的T管进行胆道外科手术后的胆汁引流。这种T管 由于受本身结构和胆道解剖特点所限,仅起引流胆汁和支撑胆管的作用, 一般 无法进行胆道冲洗,起不到清洁胆道的作用。因为这种T管用于冲洗时会增加 胆道压力,易诱发胆痿和增加胆道感染机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它既 可用来引流胆汁,又可用来进行胆道冲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它有短臂管与横向的长 臂管固定成一体,短臂管内腔与长臂管内腔相通,内管的中间段埋设在长臂管 管体内,内管的头段露在长臂管管体的外面,内管的尾段从短臂管内腔内穿出 后末端封闭,尾段的靠近末端的侧面有多个侧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把传统T管的引流作用与内管的冲 洗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与传统T管相比,功能更多。除引流、冲洗功能外,还 可通过内管进行胆道造影和采集肝内胆汁标本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胆 道探査时患者的痛苦,十分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克服了传统T管只能引流 的弊端。且操作安全方便、易于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它有短臂管7与横向的 长臂管5固定成一体,短臂管内腔与长臂管内腔相通,内管4的中间段埋设在 长臂管管体8内,内管的头段3露在长臂管管体的外面,内管的尾段6从短臂 管内腔内穿出后末端封闭,尾段的靠近末端的侧面有多个侧孔2。
在内管的头段端口上可有封闭塞1。如图2所示,长臂管的横截面可为圆形。
当然,也可以为椭圆形等其他适宜的形状。
使用时,在处理完胆道病变后,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手术中将短臂管进 行适当修剪后放置于肝外胆管,把内管的尾段后部置入到肝内二、三级胆管内 (可根据病人情况放置于右侧肝管或左侧肝管内,通常位于右侧肝管)。手术结 束时,头段随长臂管一起引出体外,将封闭塞塞进头段端口内,防止胆汁外流。 长臂管末端接无菌引流袋引流胆汁。手术后即可拔下封闭塞,通过头段端口向 病人体内送入冲洗液(该液可由生理盐水和抗生素配置而成),采用重力滴注法 持续冲洗胆道。患者恢复后,按常规方法将这种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拔除。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应注意1、长臂管、短臂管不应太细, 一般选用^-24规 格的即可,内管直径以0.2 - 0.3cm为宜。2、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如引流不 畅,应立即停止冲洗,排除堵塞后再行冲洗。3、冲洗液悬挂位置不应太高,一 般高于患者床面50 60cm即可,冲洗时速度应快慢交替,以更利于胆道内沉淀 物的排出,从而提高冲洗效果。
权利要求1、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其特征在于,它有短臂管(7)与横向的长臂管(5)固定成一体,短臂管内腔与长臂管内腔相通,内管(4)的中间段埋设在长臂管管体(8)内,内管的头段(3)露在长臂管管体的外面,内管的尾段(6)从短臂管内腔内穿出后末端封闭,尾段的靠近末端的侧面有多个侧孔(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属于一种医疗器具,它有短臂管与横向的长臂管固定成一体,短臂管内腔与长臂管内腔相通,内管的中间段埋设在长臂管管体内,内管的头段露在长臂管管体的外面,内管的尾段从短臂管内腔内穿出后末端封闭,尾段的靠近末端的侧面有多个侧孔。这种胆道冲洗用双腔T管,把传统T管的引流作用与内管的冲洗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与传统T管相比,功能更多。除引流、冲洗功能外,还可通过内管进行胆道造影和采集肝内胆汁标本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胆道探查时患者的痛苦,十分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克服了传统T管只能引流的弊端。且操作安全方便、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1366176SQ20092002249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夏国华, 帆 张, 琨 欧, 管清海, 陈强谱 申请人:陈强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