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0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按摩棒,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按摩棒。
背景技术
按摩是一种消除疲劳、保健养身和延年益寿的有效疗法。人的表面尤其足底分布有对人至关重要的各种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能够疏络活血,祛风止痛,治疗各种痛症、高血压及下肢瘫疾等疾病。在按摩行业技术中,普遍用手来进行按摩,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疏通人体经络穴通循环管道的障碍,使人体内脏机能健全发挥运转与输送、合成、吸收、排泄……等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功能。但纯手工按摩存在定位不准,力道控制难于保证而难于达成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同时,亦造成长期按摩操作的从业人员手指变形或损伤。目前,出现有各种各样的按摩器,通常只起到一定的自我按摩作用,然而,这些按摩器不足之处是只限于某些穴位,而难以兼顾全身,不能一器多用。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方便按摩人员针对不同穴位、力度控制和方法进行操作按摩的一种新型按摩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按摩棒,包括回旋体的棒体,其中所述棒体设有球形的按摩前端和定位后端,按摩前端和定位后端之间依次设有前侧的指压定位槽段和后侧若干并列相间的指捏限位槽,按摩端、指压定位槽段、指捏限位槽和定位端之间形成圆滑过渡面过渡。
上述的一种新型按摩棒,所述按摩前端小于定位后端。上述的一种新型按摩棒,所述棒体为实木或塑料整体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指捏限位槽定位棒体和操作者拿捏手指间进行转动和定位棒体,按摩前端对准按摩穴位时指压定位槽段定位另一手拇指压在其位槽上,球形的按摩前端、定位后端和圆滑过渡面配合实现对不同穴位、角度和力进进行按摩操作,具有控制准确、简便和省力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棒体,ll为按摩前端,12为定位后端,13为指压定位槽段,14为指捏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 一种新型按摩棒,包括回旋体的棒体l,棒体1设有球形的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按摩前端ll小于定位后端12,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之间依次设有前侧的指压定位槽段13和后侧若干并列相间的指捏限位槽14,按摩端、指压定位槽段、指捏限位槽和定位端之间形成圆滑过渡面过渡;棒体1为实木或塑料整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如根据足疗法的趾头对脑部五线垂直法,左手大拇指压指压定位槽段11出力、食指当支点后按摩前端11对准趾头底部,右手拿棒通过指捏限位槽14定位后转动,使按摩前端11往复滚动按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结构的调整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按摩棒,包括回旋体的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设有球形的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之间依次设有前侧的指压定位槽段(13)和后侧若干并列相间的指捏限位槽(14),按摩端、指压定位槽段、指捏限位槽和定位端之间形成圆滑过渡面过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前端(11)小于定位后端(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为实木或塑料整体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按摩棒,包括回旋体的棒体(1),所述棒体(1)设有球形的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按摩前端(11)和定位后端(12)之间依次设有前侧的指压定位槽段(13)和后侧若干并列相间的指捏限位槽(14),按摩端、指压定位槽段、指捏限位槽和定位端之间形成圆滑过渡面过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方便按摩人员针对不同穴位、力度控制和方法进行操作按摩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399079SQ2009200560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戴国根 申请人:戴国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