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0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诊手术室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
臭味的手术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门诊手术领域切除粉瘤尤其是大型粉瘤时,采用的手术方式往往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缺点是手术中缺乏对医护人员有效的防护装置,由于粉瘤本身的特性,一是粉瘤内部压力较高,在切开时容易导致其内部携带大量细菌的液体喷溅,有时会喷射到医护人员的衣物上和脸上,极不卫生,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其次,由于粉瘤内的细菌多为厌氧菌群,其产生的气味令人作呕,有时会导致个别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当场呕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本实用新型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透明防护罩体、密封圈、排气
管、操作孔、密封垫,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体为半球状透明体,透明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
有2个以上的操作孔,操作孔内壁设置有密封垫,透明防护罩体的一侧设置有1根排气管,
排气管与透明防护罩体内连通,透明防护罩体的底部沿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其工作原
理和过程为在切割粉瘤前,将消毒处理的透明防护罩体扣在粉瘤的上方,密封圈与患者皮
肤接触固定,手术医护人员将手伸入操作孔操作,密封垫与手术医护人员的袖口密封衔接,
排气管连接在负压吸引装置上,当实施手术时,粉瘤喷溅的液体可被透明防护罩体阻挡,恶
臭的气味通过排气管排放在负压吸引装置中的收集器内,整个手术过程安全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安全卫生、便
于临床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透明防护罩体1、密封圈2、排气管3、操作孔4、密封垫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透明防护罩体1、密封圈2、排气管3、操作孔4、密封垫5,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体1为半球状透明体,透明防护罩体l的侧面设置有2个以上的操作孔4,操作孔4内壁设置有密封垫5,透明防护罩体1的一侧设置有1根排气管3,排气管3与透明防护罩体1内连通,透明防护罩体1的底部沿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2。其使用过程为在切割粉瘤前,将消毒处理的透明防护罩体1扣在粉瘤的上方,密封圈2与患者皮肤接触固定,手术医护人员将手伸入操作孔4操作,密封垫5与手术医护人员的袖口密封衔接,排气管3连接在负压吸引装置上,当实施手术时,粉瘤喷溅的液体可被透明防护罩体1阻挡,恶臭的气味通过排气管3排放在负压吸引装置中的收集器内,整个手术过程安全卫生。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包括透明防护罩体(1)、密封圈(2)、排气管(3)、操作孔(4)、密封垫(5),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体(1)为半球状透明体,透明防护罩体(1)的侧面设置有2个以上的操作孔(4),操作孔(4)内壁设置有密封垫(5),透明防护罩体(1)的一侧设置有1根排气管(3),排气管(3)与透明防护罩体(1)内连通,透明防护罩体(1)的底部沿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包括透明防护罩体、密封圈、排气管、操作孔、密封垫,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体为半球状透明体,透明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有2个以上的操作孔,操作孔内壁设置有密封垫,透明防护罩体的一侧设置有1根排气管,排气管与透明防护罩体内连通,透明防护罩体的底部沿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粉瘤喷溅和消除臭味的手术防护罩安全卫生、便于临床操作。
文档编号A61B19/08GK201537140SQ20092028086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宝香 申请人:李宝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