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及其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4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及其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属于介入治疗器械领域;涉及动脉支架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及其输送器。
背景技术
肺动脉瓣反流,为合并肺动脉狭窄型/闭锁、或肺动脉发育不良型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严重肺动脉瓣反流病例的处理主要以外科肺动脉瓣置换为主。由于长期的肺动脉瓣反流可引起严重的右心室功能不全,因此,对于患者而言,早 期行肺动脉瓣置换可有效提高右心室功能。如此一来,随着患者(儿童)的成长,已植入的 瓣膜支架就会无法满足需要,此时,就需要先将已植入的瓣膜支架取出、然后在同一部位植 入新的瓣膜支架。但是,取出已植入的瓣膜支架容易导致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由此,现有技 术中又采用不取出已植入的瓣膜支架、并在同一部位重复植入新的瓣膜支架的方式,然而, 这样又会由于假体组织的重叠和堆积而引起例如狭窄、造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及其输送器,能够实现 瓣膜的替换、并避免瓣膜材料堆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包括按阶段顺序植入肺动脉的 若干瓣膜支架;每个瓣膜支架包含一个瓣膜、以及连续排列的若干柱状的单元节;每个瓣膜支架的一个瓣膜缝制于该瓣膜支架的至少一个单元节,并可在该瓣膜支 架扩张后张开、并在后植入瓣膜支架于该瓣膜支架内部扩张后贴附于后植入瓣膜支架柱面 外;其中,各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尺寸按照植入顺序递增、各瓣膜支架所缝制 的瓣膜在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每个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大于等于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按照植入顺序递增,或者,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 度相同。每个瓣膜支架中,在与瓣膜三个叶片间的每条交界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一 根直杆;每根直杆平行于单元节柱面中心线、并贯穿缝制瓣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单元节。首尾相连呈波浪状排列的若干节杆,沿排列方向环绕构成每个单元节的柱面。同一个瓣膜支架中,每个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位置,与相邻单元节的柱面 波浪状的波峰位置对齐、或与相邻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谷位置对齐、或位于相邻单元 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与波谷之间。
同一个瓣膜支架中,每个单元节的柱面呈波浪状排列的各节杆长度不全相同。每个节杆的宽度均大于等于该节杆的厚度。同一个瓣膜支架中,相邻两个单元节的柱面相对一侧的一对波峰与波谷之间通过 连杆连接。同一个瓣膜支架中,相邻柱状单元节的柱面相对一侧的每对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连 接有一个所述的连杆、或者每间隔若干对波峰和波谷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的连杆。所述连杆为折弯状。所述连杆的长度小于单元节的长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瓣膜支架的输送器,包括导入头,其远端直径小于近端直径;球囊,其具有可压握上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支架的外壁、以及可注入液体使 外壁带动所压握的该瓣膜支架扩张的内腔,所述球囊靠近导入头的近端;球囊导管,其远端穿过球囊连接至导入头近端、且其内部具有贯穿至导入头的导 丝孔;外鞘管,其具有可收容所述球囊导管和压握有上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支架的 所述球囊的内腔,且其远端可供导入头近端插入、并可供压握有上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 膜支架的所述球囊穿过的开口;外鞘管管座,其设于外鞘管近端、并具有可供球囊导管穿入至外鞘管的内腔。所述外鞘管内腔用于收容所述球囊的前端部分的直径,远远大于所述外鞘管内腔 用于收容球囊导管的后端部分的直径。球囊导管近端与手柄连接处至导入头远端的总长度在80厘米 150厘米之间。球囊导管近端与手柄连接处至导入头远端的总长度在25厘米 45厘米之间。所述的球囊内,进一步具有一包裹于球囊导管的内球囊,该内球囊沿球囊导管延 伸方向的长度、以及外径均小于所述球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中的瓣膜支架组包括按阶段顺序植入肺动脉的若干 瓣膜支架,由于各瓣膜支架的一个单元节分别缝制有尺寸按照植入顺序递增的瓣膜,且每 个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可在该瓣膜支架扩张后张开至正常的预定程度,并可在后植入瓣 膜支架于该瓣膜支架的内部扩张后贴附于后植入瓣膜支架柱面外,因而无需将该瓣膜所在 的瓣膜支架取出,即实现先植入的瓣膜被后植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所替换;而且,各瓣 膜支架缝制有瓣膜的单元节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从而能够确保现有植入的瓣膜不会在 同一部位堆积。


图Ia 图I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瓣膜支架组的各瓣膜支架的示例性结构示意 图;图2a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Ia Ic所示瓣膜支架组的各瓣膜支架于不 同阶段植入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a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瓣膜支架组的各瓣膜支架的示例性结构示 意图4a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a 4c所示瓣膜支架组的各瓣膜支架于不 同阶段植入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瓣膜支架单元节的一种优选柱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以介入方式实现输送的输送器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以杂交方式实现输送的输送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瓣膜支架组,包括按阶段顺序植入肺动脉的若干瓣膜支架,每个瓣 膜支架为网状管体,并由钴铬合金、不锈钢等任一种金属管材经激光切割和电化学抛光加 工而成。具体说,每个瓣膜支架包含一个瓣膜、以及连续排列的若干柱状的单元节,且,每 个瓣膜支架的一个瓣膜缝制于该瓣膜支架的至少一个连续的单元节(即缝制瓣膜所占用 的连续单元节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该瓣膜可在其所在瓣膜支架扩张后张开至正常的预定 程度,该瓣膜还可在后植入瓣膜支架于该瓣膜所在瓣膜支架的内部扩张后贴附于后植入瓣 膜支架柱面外、以实现被后植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替换;为此,各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尺寸按照植入顺序递增,且,为了确保瓣膜不 会在同一部位堆积,各瓣膜支架缝制有瓣膜的部位在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即,各瓣膜支 架所缝制的瓣膜在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实际应用中,缝制瓣膜所占用的连续单元节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各 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且,在确保各瓣膜支架植入后,所缝制 的瓣膜位置互不重叠的前提下,各瓣膜支架缝制有瓣膜的单元节位置也可以通过任意方式 来设置。下面,以每个瓣膜支架的瓣膜缝制于一个单元节为例,举两个实例予以说明。实例一参见图Ia 图lc,以顺序植入的三个瓣膜支架10a、10b、IOc为例,瓣膜支架10a、 IObUOc的单元节长度相同、但单元节总数按照植入顺序依次递增(图Ia 图Ic中示出了 以1个单元节为单位的递增方式,但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递增方式),即第一次植入的 瓣膜支架IOa的单元节数量为1、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b的单元节数量为2、第三次植 入的瓣膜支架IOc的单元节数量为3,从而使得瓣膜支架10a、10b、IOc的单元节总长度递
+飽
+曰ο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单元节总长度的递增,例如,瓣膜支 架10a、10b、IOc单元节数量相同、但瓣膜支架10a、10b、IOc中的每个单元节的单位长度不 同。本实施例主要关注的是单元节总长度,而对于如何调整单元节总长度的各种方式就不
再一一列举。仍参见图Ia 图lc,瓣膜支架IOa的瓣膜11a、瓣膜支架IOb的瓣膜lib、瓣膜支 架IOc的瓣膜11c,分别缝制于瓣膜支架IOa的单元节100a、瓣膜支架IOb的单元节100b、 瓣膜支架IOc的单元节IOOc ;且,由于第一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a缝制有瓣膜Ila的单元
6节IOOa为其第一个单元节、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b缝制有瓣膜lib的单元节IOOb为 其第二个单元节、第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c缝制有瓣膜Ilc的单元节IOOc为其第三个单 元节,从而使得三个瓣膜支架10a、10b、IOc顺序植入后,瓣膜11a、瓣膜lib、瓣膜Ilc的位 置按照植入顺序偏移(图Ia 图Ic中示出了以1个单元节为单位的顺序偏移方式,但实 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偏移方式)。参见图2a 图2c、并结合图Ia 图Ic 第一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a扩张后,其瓣膜Ila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正常使 用;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b的第一个单元节与瓣膜支架IOa缝制有瓣膜Ila的第 一个单元节对齐、即与单元节IOOa对齐,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b的第二个单元节、即单 元节IOOb位于瓣膜支架IOa外;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Ob扩张后,由其伸入至瓣膜支架 IOa内的单元节将瓣膜支架IOa及其瓣膜Ila被撑开,撑开后的瓣膜Ila会贴附于瓣膜支架 IOb伸入至瓣膜支架IOa内的第一个单元节的柱面外,与此同时,瓣膜支架IOb的瓣膜lib 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大尺寸瓣膜lib对小尺寸瓣膜Ila的替换;第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lc的第一个单元节与瓣膜支架IOb的第一个单元节对 齐,同时还与瓣膜支架IOa缝制有瓣膜Ila的第一个单元节对齐、即与单元节IOOa对齐,第 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Ilc的第三个单元节、即单元节IOOc位于瓣膜支架IOb外;第三次植 入的瓣膜支架IOc扩张后,由其伸入至瓣膜支架IOb内的第一、第二个单元节将瓣膜支架 IOb及其瓣膜lib撑开,撑开后的瓣膜Ilc会贴附于瓣膜支架IOc伸入至瓣膜支架IOb内的 第二个单元节的柱面外,与此同时,瓣膜支架IOc的瓣膜Ilc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正常 使用,从而实现大尺寸瓣膜Ilc对小尺寸瓣膜lib的替换。如上可见,本实例中能够使植入后的瓣膜11a、lib、Ilc的位置互不重叠,从而避 免了瓣膜11a、lib、Ilc的堆积。实例二参见图3a 图3c,以顺序植入的三个瓣膜支架30a、30b、30c为例,瓣膜支架30a、 30b,30c的单元节长度相同,即第一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a、30b、30c的单元节总数均为3、 且每个单元节的单位长度也均相同(图3a 图3c中示出了单元节总数均为3个的情况, 但实际应用中也设置其他数量的相同单元节总数)。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单元节总长度相同,例如,瓣膜支架 IOaUObUOc单元节数量不公、瓣膜支架10a、10b、IOc中的每个单元节的单位长度也不同, 但仍可实现瓣膜支架10a、10b、10c的单元节总长度相同。本实施例主要关注的是单元节总 长度,而对于如何调整单元节总长度的各种方式就不再一一列举。仍参见图3a 图3c,瓣膜支架30a的瓣膜31a、瓣膜支架30b的瓣膜31b、瓣膜支 架30c的瓣膜31c,分别缝制于瓣膜支架30a的单元节300a、瓣膜支架30b的单元节300b、 瓣膜支架30c的单元节300c ;且,由于第一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a缝制有瓣膜31a的单元 节300a为其第一个单元节、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b缝制有瓣膜31b的单元节300b为 其第二个单元节、第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c缝制有瓣膜31c的单元节300c为其第三个单 元节,从而使得三个瓣膜支架30a、30b、30c顺序植入后,瓣膜31a、瓣膜31b、瓣膜31c的位 置按照植入顺序偏移(图3a 图3c中示出了以1个单元节为单位的顺序偏移方式,但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偏移方式)。参见图4a 图4c、并结合图3a 图3c 第一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a扩张后,其瓣膜31a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正常使 用;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b与瓣膜支架30a的两端单元节均对齐,即第二次植入 的瓣膜支架30b的所有单元节均伸入至瓣膜支架30a内;第二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b于瓣 膜支架30a内扩张后,瓣膜支架30a及其瓣膜31a被撑开,撑开的瓣膜31a贴附于瓣膜支架 30b的第一个单元节的柱面外,同于此时,瓣膜支架30b的瓣膜31b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 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大尺寸瓣膜31b对小尺寸瓣膜31a的替换;第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c与瓣膜支架30b的两端单元节均对齐,即第三次植入 的瓣膜支架30c的所有单元节均伸入至瓣膜支架30b内;第三次植入的瓣膜支架30c于瓣 膜支架30b内扩张后,瓣膜支架30b及其瓣膜31b被撑开,撑开的瓣膜31b贴附于瓣膜支架 30c的第二个单元节的柱面外,与此同时,瓣膜支架30c的瓣膜31c展开至预定程度、并可以 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大尺寸瓣膜31c对小尺寸瓣膜31b的替换。如上可见,本实例中能够使植入后的瓣膜31a、31b、31c的位置互不重叠,从而避 免了瓣膜31a、31b、31c的堆积。当然,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及瓣膜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例如,缝制瓣膜所占 用的连续单元节数量为多个,其原理与上述实例相同,因而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此外,优选地,每个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大于等于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另为了使瓣膜支架与瓣膜具有相似的结构,缝制有瓣膜的单元节柱面还可以进一 步具有与瓣膜三个叶片间的交界线相对应的直杆、以便于瓣膜的缝制,该直杆贯穿瓣膜所 占用的各单元节、并将柱面分隔为分别对应每一叶片的三部分。即,在每个瓣膜支架中,在 与瓣膜三个叶片间的每条交界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一根直杆;每根直杆平行于单元 节柱面中心线、并贯穿缝制瓣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单元节。而由于先植入的瓣膜支架会被后植入的瓣膜支架撑开,因而就需要各瓣膜支架具 有较好的可扩张性,为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后扩张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结构。如图5所示,每个瓣膜支架的单元节50柱面,可以由首尾相连呈波浪状排列的若 干节杆51沿排列方向环绕而成。基于上述结构,瓣膜支架的扩张是通过各单元节的柱面扩张来实现的,每个单元 节的柱面扩张又是通过以波浪状展开方式的形变而实现的。而由于波浪状展开方式的形 变不受结构限制,因而在每个单元节50的柱面扩张后仍可使其继续扩张,从而使先植入的 瓣膜支架能够被后植入的瓣膜支架撑开、以确后植入瓣膜支架可将其瓣膜扩张至需要的尺 寸。而且,基于上述结构的瓣膜支架的径向回缩、以及轴向回缩不大。在图5中仅以类似于正弦波(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波形)的波浪状排列为 例,相邻两个单元节50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501之间的位置对齐、波谷502之间的位置对 齐。当然,每个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位置,也可与相邻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谷位 置对齐,即波峰对波谷;再或者,每个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位置,还可以位于相邻单 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与波谷之间。也就是说,相邻单元节之间波浪状的波峰与波谷位
8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定。此外,在图5中,每个单元节50的柱面呈波浪状排列的各节杆501长度不全相同, 即各波峰501和波谷502的幅度不全相同,这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某一单元节的部分波谷幅 度较大、即构成该波谷的节杆较长,且该单元节波谷一侧的相邻单元节的波峰幅度较大、即 构成该波峰的节杆较长,则可以利用幅度较大的波谷与波峰来缩短相邻两个单元节之间的 间隙d。对于各节杆长度不全相同的情况,可能会存在柔顺性不均勻的问题,由此,还可以 进一步设置节杆501的宽度与其长度成正比,即长度越大的节杆,其宽度越大。而无论每 个节杆的宽度取值如何,较佳地,应使每个节杆在垂直于弯曲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等 于该节杆在平行于弯曲平面方向上的厚度,以避免该节杆在单元节柱面扩张时出现失稳状 态。此外,如果需要与瓣膜三个叶片间的交界线相对应设置前述的直杆,则如图5所 示的完整柱面被直杆分隔分别对应每一叶片的三部分,即,每两个直杆之间均具连接有如 图5所示柱面中的一部分。基于上述的单元节50结构,在图5中,相邻两个单元节50的柱面相对一侧的一对 相靠近的波峰501与波谷502之间连接有连杆55。且,在图5中,每间隔若干对相靠近的波 峰501和波谷502之间连接有一个连杆55。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设置相邻柱状单元节 的柱面相对一侧的每对相靠近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具体如何设置,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实际的受力需求、并通过力学分析来确定,在此就不再予以赘述。但优 选地,可设置各连杆之间相互平行,以使瓣膜支架能够均勻扩张。此外,在如图3所示的优选结构中,连杆55为类似于“S”型的双折弯状,这样可以 为单元节50之间的位置变化起到适当的缓冲、并能够尽可能避免瓣膜支架在各单元节50 扩张后的缩短问题。当然,其他折弯形状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杆。以上,是对本实施例中瓣膜支架的详细说明,实际应用中,单元节的数量、单元节 柱面的波峰和波谷数量、波峰和波谷的幅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以及连杆的形状、连 杆的长度和宽度,均从全局受力的角度任意设置,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下面,再对本实施例中瓣膜支架的输送器进行说明。图6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以介入方式实现输送的输送器结构、而图7中 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以杂交方式实现输送的输送器结构,这两种输送器的基本构件 相同,均包括导入头61,其远端直径小于近端直径、即导入头61呈锥状,且导入头61内部还具 有导丝孔(图6和图7中均未示出)。球囊62包裹于球囊导管63外侧,其具有可套设本实施例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 支架500的外壁、以及可注入液体使外壁带动本实施例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支架600扩 张的内腔,该球囊62靠近导入头61 ;优选地,球囊62的远端与导入头61的近端相接触。这样,可通过向球囊62的内腔注入液体,即可使球囊62外壁扩张、进而使压握于 球囊62外壁的瓣膜支架600扩张至球囊62扩张后的外径尺寸,即通过调节球囊62的扩张 程度、即可匹配瓣膜支架组中瓣膜支架600的不同扩张程度。球囊导管63,其远端穿过球囊62连接至导入头61近端,且球囊导管63内部也具有导丝孔(图6和图7中均未示出)、该导丝孔与导入头61内的导丝孔连通,也就是说,球 囊导管63其内部具有贯穿至导入头61的导丝孔。外鞘管64,其具有可收容所述球囊导管和压握有瓣膜支架600的球囊62的内腔, 且其远端可供导入头61近端插入、并可供压握有瓣膜支架600的球囊62穿过的开口。外鞘管管座65,其设于外鞘管64近端、并具有可供球囊导管63穿入至外鞘管64 的内腔。且,外鞘管管座65的侧壁具有一通孔,该通孔连接可向外鞘管64内腔注入生理盐 水和造影剂的三通阀651。手柄66,其远端连接球囊导管63的近端,且其具有分别与导丝孔和球囊62连通的 两个开口 661和662。当然,图6和图7所示出的两种输送器,还具有其他的部件,但由于本发明所做的 改进不涉及其他的部件,因而在此就不再一一予以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如何将 其他现有部件结合至本发明中的两种输送器。如图6和图7所示出的两种输送器,主要区别仅在于,前者的有效长度在80厘 米 150厘米之间,而后者的有效长度在25厘米 45厘米之间。本文所述的有效长度,是 指手柄66远端、即球囊导管63近端与手柄66连接处至导入头61远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的 远端为远离手柄66的一端、近端为朝向或靠近手柄66的一端。此外,优选地,可以设置外鞘管64内腔用于收容球囊62的前端部分的直径远远大 于外鞘管64内腔用于收容球囊导管63的后端部分的直径(图6和图7中均未示出),以降 低输送器插入至血管后对于血液流通的阻塞程度。此外,可选地,对于如图6和图7所示的输送器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球囊62内设 置一个包裹于球囊导管63的内球囊(图6和图7中均未示出),该内球囊沿球囊导管63延 伸方向的长度、以及外径均小于球囊63。这样,当第一次植入瓣膜支架600时,可先使内球囊扩张,由于内球囊的沿球囊导 管63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球囊63,从而能够仅使瓣膜支架600的中部扩张、两端仍处于 收缩状态,即呈枣核状;此时,还由于内球囊的外较小,因而内球囊的扩张能够使瓣膜支架 600仅仅贴近与肺动脉内壁、而非完全接触,从而能够拖动瓣膜支架600以实现针对肺动脉 狭窄处的准确定位、而不会对肺动脉内壁造成刮伤;在实现准确定位后,再利用球囊63的 扩张使瓣膜支架600完全扩张其所需的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10
权利要求
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阶段顺序植入肺动脉的若干瓣膜支架;每个瓣膜支架包含一个瓣膜、以及连续排列的若干柱状的单元节;每个瓣膜支架的一个瓣膜缝制于该瓣膜支架的至少一个单元节,并可在该瓣膜支架扩张后张开、并在后植入瓣膜支架于该瓣膜支架内部扩张后贴附于后植入瓣膜支架柱面外;其中,各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尺寸按照植入顺序递增、各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在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大于 等于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按照植 入顺序递增,或者,各瓣膜支架的单元节总长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瓣膜支架中,在与瓣膜三个叶片 间的每条交界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一根直杆;每根直杆平行于单元节柱面中心线、并 贯穿缝制瓣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单元节。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首尾相连呈波浪状排列 的若干节杆,沿排列方向环绕构成每个单元节的柱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瓣膜支架中,每个单元节的柱 面波浪状的波峰位置,与相邻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位置对齐、或与相邻单元节的柱 面波浪状的波谷位置对齐、或位于相邻单元节的柱面波浪状的波峰与波谷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瓣膜支架中,每个单元节的柱 面呈波浪状排列的各节杆长度不全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每个节杆的宽度均大于等于该节杆 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瓣膜支架中,相邻两个单元节 的柱面相对一侧的一对波峰与波谷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瓣膜支架中,相邻柱状单元 节的柱面相对一侧的每对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的连杆、或者每间隔若干对波 峰和波谷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的连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折弯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长度小于单元节的长度。
13.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瓣膜支架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头,其远端直径小于近端直径;球囊,其具有可压握如权利要求1所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支架的外壁、以及可注 入液体使外壁带动所压握的该瓣膜支架扩张的内腔,所述球囊靠近导入头的近端;球囊导管,其远端穿过球囊连接至导入头近端、且其内部具有贯穿至导入头的导丝孔;外鞘管,其具有可收容所述球囊导管和压握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 膜支架的所述球囊的内腔,且其远端可供导入头近端插入、并可供压握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瓣膜支架组中任一瓣膜支架的所述球囊穿过的开口;外鞘管管座,其设于外鞘管近端、并具有可供球囊导管穿入至外鞘管的内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内腔用于收容所述球囊的 前端部分的直径,远远大于所述外鞘管内腔用于收容球囊导管的后端部分的直径。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球囊导管近端与手柄连接处至导 入头远端的总长度在80厘米 150厘米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球囊导管近端与手柄连接处至导 入头远端的总长度在25厘米 45厘米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内,进一步具有一包裹 于球囊导管的内球囊,该内球囊沿球囊导管延伸方向的长度、以及外径均小于所述球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阶段性替换的瓣膜支架组及其输送器。本发明中的瓣膜支架组包括按阶段顺序植入肺动脉的若干瓣膜支架,由于各瓣膜支架的一个单元节分别缝制有尺寸按照植入顺序递增的瓣膜,且每个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可在该瓣膜支架扩张后张开至正常的预定程度,并可在后植入瓣膜支架于该瓣膜支架的内部扩张后贴附于后植入瓣膜支架柱面外,因而无需将该瓣膜所在的瓣膜支架取出,即实现先植入的瓣膜被后植入瓣膜支架所缝制的瓣膜所替换;而且,各瓣膜支架缝制有瓣膜的单元节植入后的位置互不重叠,从而能够确保现有植入的瓣膜不会在同一部位堆积。
文档编号A61F2/24GK101926700SQ20101023013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可大年, 孟坚, 梅奇峰 申请人: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