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救援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85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震灾救援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灾救援担架车,属于救援担架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需要,担架车不仅仅是在医院平坦的地方使用,更需要在各种恶 劣的环境中使用。特别是在未来现代化战争中或大的灾难中,可能有大批伤员需转送,必将 使用大量的救援器械来帮助快速运送转移,病人伤者急救转运是关系到病人获得及时有效 救治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病人急救转送中,除了急救人员的素质外,还需要要拥有人性化急 救器械。现常用的运送工具主要是手抬式担架加救护车的方式,但这种急救担架在转运病 人时需较多人员体力,而且花耗时间太多。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对其平稳性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不平稳的运输过程,可能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而一般常用的四轮担架车在平坦路段使 用还可以满足要求,如果在崎岖不平的路面,特别是在野外、地震等灾害现场救助时,普通 担架车会让伤者饱受颠簸之苦,极易引起伤情加重,这种情况在各个救援现场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在各种不同路况,有很好的平稳性,能减少 伤者颠簸的震灾救援担架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包括车身,在车身下方设有4组车轮 架,每组车轮架由前后车轮和弧形摇杆连接构成,弧形摇杆中间与车身通过铰轴连接,在车 身上设有可分离的担架。上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所述担架由小腿段、大腿段和上身段铰连构成,在上身段 背面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套在丝杆上,丝杆设在车身纵轴线上;在 大腿段侧面设有滑块。上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丝杆的端头设有转动手柄。上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在车身下部设有车轮轴,车轮轴与前轮横杆固定连接,车 轮轴与后轮横杆通过转动套连接,前轮横杆和后轮横杆分别与弧形摇杆的中间连接。上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在担架与车身之间设有弹簧减震层。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车轮和弧形摇杆组成的车轮架,可以根据地形来调节车轮的高 度,降低了车身以及担架的摆动,担架采用折叠式结构,能在不同路况调节病人的坐姿达到 平稳。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复杂地形上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复杂的 救灾现场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轮轴的连接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轮轴越障摆动示意图。[0013]附图标记说明车轮-1、弧形摇杆_2、车身-3、小腿段-4、大腿段-5、滑块_6、弹 簧减震层_7、上身段_8、支撑杆-9、丝杆螺母-10、担架-11、转动手柄-12、丝杆-13、车轮 轴-14、转动套-15、后轮横杆-16、前轮横杆-17、铰轴-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震灾救援担架车,制作车身3,在车身3下方安装4组车轮 架,每组车轮架由前后车轮1和弧形摇杆2连接构成,弧形摇杆2中间与车身3通过铰轴18 连接,在车身3上安装可分离的担架11。通过弧形摇杆2,可以在路面不平稳的时候摆动前 后车轮1,降低担架车的晃动。本实施例的担架11由小腿段4、大腿段5和上身段8铰连构成,在上身段8背面 连接支撑杆9,支撑杆9连接丝杆螺母10,丝杆螺母10套在丝杆13上,丝杆13设置在车身 3纵轴线上;在大腿段5侧面安装滑块6。丝杆13的端头连接转动手柄12。通过转动丝杆 13,从而带动丝杆螺母10的移动,接着支撑杆9的带动担架的上身段8绕担架铰接点转动, 进而可以调整在不同的坡度下伤者卧姿、坐姿,防止伤者滑落。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在车身3下部连接车轮轴14,车轮轴14与前轮横杆17固定连接,车 轮轴14与后轮横杆16通过转动套15连接,前轮横杆17和后轮横杆16分别与弧形摇杆2 的中间连接。通过车轮轴14与转动套15的作用,后轮横杆16可以在路面左右不平时进行 左右摆动,进一步降低担架车的晃动,如图三所示为后轮减摆运动示意。在担架11与车身3之间安装弹簧减震层7,可以减小车身晃动对伤员的影响。
权利要求一种震灾救援担架车,包括车身(3),其特征在于在车身(3)下方设有4组车轮架,每组车轮架由前后车轮(1)和弧形摇杆(2)连接构成,弧形摇杆(2)中间与车身(3)通过铰轴(18)连接,在车身(3)上设有可分离的担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11)由小腿段(4)、 大腿段(5)和上身段(8)铰连构成,在上身段(8)背面设有支撑杆(9),支撑杆(9)连接丝 杆螺母(10),丝杆螺母(10)套在丝杆(13)上,丝杆(13)设在车身(3)纵轴线上;在大腿 段(5)侧面设有滑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其特征在于丝杆(13)的端头设有转动手 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在车身(3)下部设有车轮轴(14),车轮轴(14)与前轮横杆(17)固定连接,车轮轴(14)与后轮横杆(16)通过转动套(15)连接,前轮横杆(17)和后轮横杆(16)分别与弧形摇杆(2)的中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灾救援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在担架(11)与车身(3)之间 设有弹簧减震层(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震灾救援担架车,包括车身(3),其特征在于在车身(3)下方设有4组车轮架,每组车轮架由前后车轮(1)和弧形摇杆(2)连接构成,弧形摇杆(2)中间与车身(3)通过铰轴(18)连接,在车身(3)上设有可分离的担架(11)。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车轮和弧形摇杆组成的车轮架,可以根据地形来调节车轮的高度,降低了车身以及担架的摆动,担架采用折叠式结构,能在不同路况调节病人的坐姿达到平稳。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复杂地形上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复杂的救灾现场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G1/02GK201624896SQ20102030177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孙大禹, 岳昊, 王婉, 花仕洋, 花开太 申请人:花仕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