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眼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眼镜片、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和多焦点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4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眼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眼镜片、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和多焦点眼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制造多焦点眼镜的检眼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眼镜片、多焦点 眼镜的制造方法以及多焦点眼镜。
背景技术
以往有通过使视力表移动来测量被测眼的远视屈光度、近视屈光度的检眼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根据所测量到的远视度数(远视屈光度)、近视度数(近视屈光 度)来计算调节力、加入度,从而根据该加入度来制造远近两用眼镜(老花镜)。但是,以往存在计算出的加入度并不合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被制造出的远 近两用眼镜在近视距离(近用距离)中使用,有时就会导致被测眼的紧张状态、产生疲劳等 症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求出被测眼的适当加入度的检眼装置、眼镜片的制造 方法、眼镜片、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以及多焦点眼镜。本发明通过以下那样的解决方法来解决课题。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标注与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对应的符号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另外,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的结构可以适当 改良,另外,至少一部分可以用其他结构物来代替。第1发明是一种检眼装置,包括调节力获取部,获取根据被测眼的近点和远点的 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部,计算上述调节力获取部所获取的上述调节力与 修正系数的乘积值;驱动部,在上述被测眼的光轴方向上驱动视标;以及调节性微动测量 部(accommodative microfluctuation measurement unit),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部 计算出的乘积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置上控制上述驱动部来配置上述视标,并根据表示睫状 体调节性微动的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第2发明是在第1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出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 部的测量结果的输出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具有再测量受理部,该再测量受理部在上 述输出部输出上述测量结果之后,受理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 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3发明是在第1或第2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出上述调节性微 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的输出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包括再测量受理部,该再测量受理 部在上述输出部输出上述测量结果之后,受理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 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4发明是在第2或第3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部对上述调节 性微动测量部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进行输出,上述再测量受理部反复受理在调节性微动测 量的再测量中将上述视标的位置向远点侧或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5发明是在第1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测量结果判断部,其对上 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是否处于紧张状态,上述调节 性微动测量部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判断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上述视标从 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6发明是在第1或第5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测量结果判断部, 其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是否处于放松状态,上 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判断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进行将上述 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7发明是在第5或第6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对 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的状态,上述调节 性微动测量部按照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反复进行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 测量中将上述视标的位置向远点侧或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第8发明是在第7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多个判断基准的存 储部;和受理测量者的选择的操作部,测量结果判断部根据操作部的操作来选择被存储在 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判断基准,根据选择的上述判断基准判断上述被测眼的状态。第9发明是在第1至第8发明中任一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入度 计算部,其根据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中驱动的上述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第10发明是在第1至第9发明中任一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 力获取部具有测量上述被测眼的上述远点和上述近点的屈光度的客观屈光度测量部。第11发明是在第1至第10发明中任一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插入 量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调节力获取部所测量到的上述远点的屈光度来计算插入量。第12发明是在第11发明的检眼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选择部,其按照上述调 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选择进行插入量计算还是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第13发明是一种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调节力获取,获取根据被测眼的近点 和远点的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计算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所获取的上述 调节力与修正系数的乘积值;调节性微动测量,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中计算出的乘积 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置上配置视标,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 测量眼调节功能;测量结果判断,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 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正常状态还是放松状态;再测量,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 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 动测量的再测量,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进行将上述 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反复进行再测量, 对上述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反复进行上述测量结果判断和上述再测量直到上述被 测眼被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加入度计算,根据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被判断为正常状态 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插入量计算,根据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测量到的上述远点的 屈光度来计算插入量;以及近视中心配置,根据在上述插入量计算中计算出的插入量来配 置与在上述加入度计算中计算出的加入度对应的远近两用眼镜的镜片的近视屈光部分的近视 中心。第14发明是根据第13发明的远近两用眼镜(多焦点眼镜multifocal eyeglasses)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眼镜片。第15发明是一种远近两用眼镜的制造方法,包括调节力获取,获取根据被测眼 的近点和远点的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计算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所获取 的上述调节力与修正系数的乘积值;调节性微动测量,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中计算出 的乘积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置上配置视标,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频率成分的出现 频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测量结果判断,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正常状态还是放松状态;再测量,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 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 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进行将 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反复进行再测 量,对上述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反复进行上述测量结果判断和上述再测量直到上 述被测眼被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加入度计算,根据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被判断为正常 状态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插入量计算,根据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测量到的上述远 点的屈光度来计算插入量;以及近视中心配置,根据在上述插入量计算中计算出的插入量 来配置与在上述加入度计算中计算出的加入度对应的远近两用眼镜的镜片的近视屈光部 分的近视中心。第16发明是根据第15发明的远近两用眼镜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远近两用眼镜。根据本发明能够取得以下效果。(1)本发明在修正调节位置上配置视标,根据睫状体调节性微动来测量眼调节功 能,因此能够判断修正调节位置即加入度是否合适。(2)本发明受理将视标从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 量,因此测量者在判断出加入度不合适时,能够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求出合适的 加入度。(3)本发明受理将视标从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 量,因此测量者在判断出调节力还有宽裕时,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求出合适的加 入度。(4)本发明反复受理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因此测量者能够精度更高地求出 加入度。(5)本发明在判断为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视标从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 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因此检眼装置能够自动判断是否进行再测量,能够 得到与上述(2)相同的效果。(6)本发明在判断出调节力还有宽裕时,进行将视标从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 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因此检眼装置能够自动判断是否进行再测量,得到与上 述⑶相同的效果。(7)本发明按照测量结果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反复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因此检眼装置能够自动判断是否进行再测量,得到与上述(4)相同的效果。(8)本发明根据操作部的操作来选择判断基准,判断被测眼的状态,因此能够考虑到被测量者的年龄等个人差异,判断被测眼的状态。(9)本发明具有根据在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中驱动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 度的加入度计算部,因此能够用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确认了被测眼不处于紧张状态之后,求 出合适的加入度。(10) 本发明用客观屈光度测量部测量被测眼的远点的屈光度(远视屈光度)和近 点的屈光度(近视屈光度),因此能够使用所谓的自动验光仪(refurakutometa),考虑到调 节性微动,适当地测量调节力。(11)本发明具有插入量计算部,因此在制造远近两用眼镜的镜片时,通过根据客 观屈光度测量进行插入量计算的一系列处理,求出镜片的近视力用屈光部的近视中心位置。(12)本发明具有选择是进行插入量计算,还是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选择部,因 此测量者能够在计算插入量之前根据调节性微动测量确认加入度是否合适。(13)本发明根据在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正常状态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 根据在调节力获取中测量到的远点的屈光度来计算插入量,根据该加入度和计算出的插入 量来设置远近两用眼镜的镜片中近视屈光部分的近视中心,因此由于能够测量调节力,根 据使用了该调节力的加入度是否合适的判断等,使近视屈光部分的光轴设置成为一系列的 工序,因此能够简便地制造远近两用的眼镜片和眼镜,并且能够为被测量者制造合适的镜 片和眼镜。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外观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器15a的纹路的图。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点R和近点P的测量例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例 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整体工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的工作的流程图。图7(a)至图7(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部16的显示例的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201的结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图10(a)至图10(d)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远近两用眼镜350和远近两用镜片 360的制造方法的图。标号说明1、2Ol检眼装置3检眼装置移动部10主体部12操作杆13视标投影部15眼屈光度测量装置
16显示部18a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b调节力计算部

18c加入度计算部18d、218d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f插入量计算部218g测量结果判断部350远近两用眼镜360远近两用镜片361远视部3似中间视部363近视部361a远视中心363a近视中心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外观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器15a的纹路的图。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点R和近点P的测量例、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例 的图。如图1、图2所示,检眼装置1包括滑动台2、检眼装置移动部3、左右方向位置检 测部4以及主体部10。滑动台2是成为检眼装置1的机座的部分,在测量时,被设置在例如桌子上等。滑 动台2设置有在测量时固定被测量者的脸的额托2a、下颂托2b等。检眼装置移动部3是能相对于滑动台2在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上移动地支承主 体部10的部分。检眼装置移动部3包括滑动机构3a和在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上驱动 主体部10的直流电动机(未图示)等。检眼装置移动部3按照操作杆12a的操作被控制 部18控制。左右方向位置检测部4是检测主体部10相对于滑动台2的位置的光学传感器等。 左右方向位置检测部4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8。另外,检眼装置1具有用于存储数据的外部存储部5。主体部10设置有检眼装置1的主要部分。主体部10能够按照被固定在脸托部2a 上的被测量者的被测眼6的位置,通过操作杆12a的操作相对于滑动台2在左右方向X、前 后方向Y上移动。主体部10包括操作部12、视标投影部13、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 (客观屈光度测 量部)、双色镜14、显示部16 (输出部)、存储部17以及控制部18等。
操作部12是用于供检测人员(测量者)操作该检眼装置1的输入部,被设置在外 壳上。操作部12具有输入初始设定值、或者进行各种操作的按钮等。操作部12包括操作 杆12a、加入度检验按钮12b、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测量结束按钮12d、近点侧移动测量 按钮12e以及调节力测量按钮12f。操作杆12a用于使视标投影部13和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 —体地在左右方向X、前 后方向Y上移动。如下所述,加入度检验按钮12b是在计算出右眼的加入度al之后用于选择是否进 行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而操作的按钮。加入度检验按钮12b也在计算出左眼的加入度al 之后,用于选择是否进行左眼加入度检验处理而被同样地操作。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是在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下述)中用于将视标13b移 动到远点R侧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的操作按钮。测量结束按钮12d是用于结束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的操作按钮。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是在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下述)中用于将视标13b移 动到近点P侧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的操作按钮。调节力测量按钮12f是用于使视标13b移动到远点R侧来测量右眼的远视屈光 度,进而使视标13b移动到近点P侧来测量右眼的近视屈光度的按钮。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调节力测量按钮12f也对左 眼同样地操作。视标投影部13是用于使被测眼6观察视标13b的部分。视标投影部13从远离被 测眼6 —侧开始依次具有光源13a、视标13b以及凸透镜13c,而且具有驱动部13d。光源13a是照射视标13b的照明。
视标13b是被被测眼6观察的部件。凸透镜13c是将视标13b变换成接近平行光束的状态并入射到被测眼6的透镜。 因此,被被测眼6观察成视标13b位于比实际的位置远的位置。驱动部13d是用于使光源13a和视标13b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驱动部13d 被控制部18控制。驱动部13d包括滑动机构(未图示)、电动机13e以及回转式编码器 (未图示)。滑动机构是以保持光源13a与视标13b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状态,在光轴方向 上可移动地支承光源13a和视标13b的支承部。电动机13e是移动光源13a和视标13b的直流电动机等。回转式编码器是检测视标13b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的检测部,例如为光学式编码 器。回转式编码器被设置在电动机13e的旋转轴上。回转式编码器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 部18。双色镜14具有以下作用,将从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射出的测量光(红外光)和 从视标投影部13射出的观察光(可视光)分别引导至被测眼6,而且将从被测眼6返回的 红外光返回到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包括遮光器15a、电动机15b、光源15c (红外光光源)、透 镜15d、15e、半反射镜15f、透镜15g、光圈15h以及光接收部15i。遮光器15a是圆盘状的部件,被设置成能够旋转。
如图3所示,遮光器15a形成有将纹路投影到被测眼6的眼底的狭缝。纹路形成 有2种方向的条纹,遮光器15a旋转1周时,测量2个方向的经线方向,计算眼屈光度(下 述)O如图2所 示,电动机15b是使遮光器15a旋转的电动机。光源15c是对遮光器15a进行照明的红外光光源。透镜15d、15e是将光源15c的红外光和由遮光器15a形成的纹路投影到被测眼 6的眼底的透镜。半反射镜15f是将从被测眼6的眼底返回的红外光引导至光接收部15i的反射
^Mi ο透镜15g、光圈15h以及光接收部15i是用于检测从被测眼6的眼底返回的红外光 形成的纹路的移动速度的检测部。光接收部15i是接收从眼底返回的光的光接收元件。光接收部15i将光接收信号 输出到控制部18。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使遮光器15a旋转,被投影到被测眼6的眼底的纹路发生移 动。此时,形成于光接收部15i上的纹路的移动速度根据被测眼6的眼屈光度而变化。据 此,如上述那样,在遮光器15a旋转1周时计算眼屈光度。该眼屈光度是远视屈光度(远点的屈光度)DR和近视屈光度(近点的屈光度)DP, 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分别计算球面屈光度(S)、散光屈光度(C)、散光轴(AX)的数据。通 常在计算调节力时,使用等效球面屈光度=S+C/2分别计算远视等效球面屈光度、近视等 效球面屈光度,求出调节力。以下,为了易于理解,不考虑散光屈光度,仅以等效球面屈光度为屈光度进行说 明。显示部16是用于输出眼屈光度、瞳孔间距离(Pupil Distance)以及调节性微动 的各测量结果等、被测眼6的图像、插入量i的计算结果等的显示部。显示部16例如是液 晶表示装置等,被设置成可被测量者观察。另外,控制部18按照操作部12的输出控制打印 机16a而将输出到显示部16的内容印刷到纸上。存储部17是用于存储检眼装置1的工作所需的程序、信息等的硬盘、半导体存储 元件等存储装置。控制部18是用于总体地控制检眼装置1的控制部,例如由CPU(中央处理装置) 等构成。控制部18通过适当地读出并执行被存储在存储部17中的各种程序,来与上述硬 件共同作用,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功能。控制部18例如根据各检测部和操作部12的输出来驱动视标投影部13和眼屈光 度测量装置15,或进行各测量,或进行存储部17的数据保存和读出。控制部18包括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调节力计算部18b (调节力获取部、修正 调节力计算部)、加入度计算部18c、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以及插入量计算部18f,根据需 要在这些各控制部之间传递信息。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是用于测量被测眼6的远视和近视的眼屈光度的控制部。 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根据各检测部和操作部12的输出来控制视标投影部13和屈光度测 量装置15,测量被测眼6的远视屈光度DR和近视屈光度DP,计算远点R和近点P。
在图4(a)所示的测量例中,对被测眼6进行测量的结果是远点R = lm。远视屈光度DR 为 DR = 1/R = 1/lm = lDp。同样,若近点P为P = 0.4m,
则近视屈光度DP 为 DP = 1/0. 4m = 2. 5Dp。调节力计算部18b是用于获取根据被测眼6的近点P和远点R的差异而确定的调 节力Bl和修正调节力B2的控制部。在图4的测量例中,调节力Bl 为 Bl = DP-DR = 1. 5Dp. · ·式⑴。调节力计算部18b对调节力计算部18b所获取的调节力Bl和修正系数b进行乘 法运算来计算修正调节力B2 (乘积值)。另外,这样,将调节力Bl修正为修正调节力B2的理由是在根据近点P制造在近视 距离Ll中使用的眼镜时,在近视距离Ll中使用时,若为近视则眼睛极力使用调节力,被测 眼6陷入难以承受的状态(紧张的状态)。另外,近视距离Ll是用于制造眼镜而设定的距 离,是被测量者使用的距离,例如为了使用所制造的眼镜进行阅读等而实际放置书籍等的 距离。在图4的测量例中,将修正系数b设为b = 2/3,修正调节力B2为B2 =调节力BlX修正系数b = 1. 5DpX2/3 = IDp...式(2)加入度计算部18c是根据修正调节力B2和近视距离Ll来计算加入度al的控制部。所谓加入度是在老花用远近两用镜片的处方中使用的用语,是指远视屈光度与近 视屈光度的差,通常近视距离L短时则加入度变大,调节力降低时则加入度变大。在图4的测量例中,将近视距离Ll设为Ll = 0. 3m,加入度ai = i/近视距离LI-修正调节力B2=l/0.3 _ 1 —2.3Dp…式⑶。另外,如下述那样,通过加入度检验处理移动视标13b时,加入度计算部18c在调 节性微动测量部18d的测量中,根据移动后的视标13b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a2。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是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 测量调节性微动(眼调节功能)的控制部。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在与修正调节力B2对 应的修正调节位置L2上配置视标13b的状态下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或者根据再测量受理 部18e的输出,进行调节性微动的再测量。调节功能的测量使用在专利4173296号公报中说明的方法。简单地说,通过例如 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根据某个视标位置所获取的屈光度的时效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 对睫状体调节性微动进行分析的方法。测量者能够根据表示被测眼6处于紧张状态的高频 1 2. 3Hz的出现频率来判断是处于紧张状态、正常状态还是放松状态。测量者能够根据高频1 2. 3Hz的出现频率来进行例如以下那样的判断。出现频率70%以上紧张状态出现频率50%以上且小于70% 正常状态出现频率小于50% 放松状态(加入度有充分宽裕的状态)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具有再测量受理部18e。
再测 量受理部18e是在显示部16输出测量结果之后,受理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 量的控制部。再测量受理部18e按照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的 操作来将视标13b向远点R侧、近点P侧驱动修正值Δ L(Dp),修正视标13b的位置。插入量计算部18f根据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所测量到的远视屈光度DR和近视 距离Ll来计算插入量i。插入量i根据以下的公式求取。插入量i = p/[l+{(l/(d+t)-DR/1000)} X (Ll_d)]· · ·式(4)ρ 单眼瞳孔间距离d:角膜顶点距离t 旋转中心距离(从角膜顶点到眼球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所谓单眼瞳孔间距离ρ是指从被测量者的脸中心到左右眼各自的瞳孔中心的距 离,而瞳孔间距离是指左右眼的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如下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 测量瞳孔间距离,因此使用“单眼瞳孔间距离P =瞳孔间距离/2”来计算插入量i。另外,在能够测量单眼瞳孔间距离ρ时,可以使用该值计算插入量i。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整体工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部16的显示例的图。另外,以下的说明是根据图4所示的测量例来进行说明的。在步骤S(以下仅记为“S”)10,测量者对操作部12进行操作输入初始设定值时, 控制部18受理初始设定值的输入。控制部18受理近视距离Li、角膜顶点距离d、旋转中心 距离t以及修正值AL的输入而作为初始设定值。在图4的例子中,近视距离Ll为0.3m。角膜顶点距离d的值在例如被测量者为日本人时为0. 012m,在被测量者为欧美人 时为0. 013 0. 015m。另外,一般来说,角膜顶点距离d和旋转中心距离t的值被设定成在 被测量者为日本人时,角膜顶点距离d与旋转中心距离t的相加值为0. 025m,在被测量者 为欧美人时角膜顶点距离d与旋转中心距离t的相加值为0. 027m。下面,对修正值Δ L进行说明。在S20,在由测量者操作调节力测量按钮12f时,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测量被测 量者的右被测眼6 (右眼)的远视屈光度DR。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在进行该测量时,按照操作杆12a的操作控制驱动部13d, 移动视标投影部13和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使视标投影部13和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的光 轴与右眼的光轴一致。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将右眼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存储在存储部 17中。存储X的位置是为了测量瞳孔间距离PD。(在下述进行说明)之后,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移动视标13b来测量右眼远视屈光度DR。在S30,在测量者操作调节力测量按钮12f时,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测量被测量 者的左被测眼6 (左眼)的、左眼远视屈光度DR。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在进行该测量时,与S20同样地按照操作杆12a的操作来 控制驱动部13d,使视标投影部13和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的光轴与左眼的光轴一致,将左眼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存储到存储部17中。之后,在屈光度不发生变化时测量左眼远视 屈光度DR。在 S40,控制部18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7中的左眼和右眼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计 算瞳孔间距离。在S50,在由测量者操作调节力测量按钮12f时,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测量右眼 近视屈光度DP。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在进行该测量时,首先受理操作杆12a的操作,使视标投影 部13和眼屈光度测量装置15的光轴与右眼的光轴一致。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控制驱 动部13d,以使视标13b在右眼的方向上移动,在屈光度不发生变化时测量右眼近视屈光度 DP。在S60,调节力计算部18b使用式(1),根据右眼远视屈光度DR和右眼近视屈光度 DP来计算调节力Bl (获取调节力)。另外,调节力计算部18b使用式(2)、式(3),根据调 节力Bl和修正系数b ( = 2/3)来计算右眼加入度al (计算修正调节力)。在S70,控制部18按照由测量者对操作部12进行的操作,判断是否选择了右眼加 入度al的检验。控制部18在判断为选择了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70 是),进入S80, 进行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选择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70 否)进入S90。(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对图6所示的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进行说明。如图4(b)所示,在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处理中,首先,在S81,调节性微动测量部 18d将视标13b移动到与修正调节力B2( = IDp)对应的修正调整值L2。在S82,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开始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通过上述S81、S82的处理,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将视标13b移动到修正调节位 置L2,测量眼调节功能(调节性微动测量)。在S83,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将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显示部16。如图7(a)所示,例如在调节性微动的出现频率为75%时,由于出现率为75%以上 (参照栏19a),因此测量者能够在视标13b位于修正调节位置L2的状态下,判断右眼处于 紧张状态。这种情况下,测量者能够操作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选择下述的调节性微动 测量的再测量。如图7(b)所示,例如在出现频率为60%时,由于为50%以上且小于70% (参照栏 19b),因此测量者能够在视标13b位于修正调节位置L2的状态下判断右眼处于正常状态。 这种情况下,测量者操作测量结束按钮12d即可,不用选择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如图7(c)所示,例如在出现频率为45%时,由于小于50% (参照栏19c),因此测 量者能够在视标13b位于修正调节位置L2的状态下判断右眼处于放松状态。这种情况下, 测量者能够操作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选择下述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在S84,再测量受理部18e根据操作部12的输出,受理是否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 再测量的选择。如上述那样,测量者能够根据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操作远点侧移动 测量按钮12c或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选择是否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再测量 受理部18e在选择了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时(S84 是),进入S85,而在未选择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时(S84 否),进入S86。在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为紧张状态时,如图4(c)所示,测量者只要将视标 13b在右眼处于紧张状态向正常状态的方向上移动到远点R侧即可。另一方面,在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为放松状态时,如图4(d)所示,测量者 只要将视标13b从右眼处于放松状态向正常状态的方向上移动到近点P侧即可。在S85,再测量受理部18e判断在S84选择了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和近点侧移 动测量按钮12e中的哪一个。再测量受理部18e在判断为远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c被操作时(S85 是),进入 S85a,而在判断为近点侧移动测量按钮12e被操作时(S85 否),进入S85b。在S85a,再测量受理部18e仅将视标13b向远点R侧驱动修正值Δ L (负)(参照 图4(c)),之后,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从S82开始反复处理。在此,以修正调节力B2为基 准,将远点R侧设为负,将近点P侧设为正。因此,向远点R侧驱动I ALl时的符号为负号, 向近点P侧驱动I ALl时的符号为正号。修正值Δ L是屈光度单位,例如,能够在初始设定中选择每次移动0. 125Dp、每次 移动0. 25Dp等那样(SlO)。在该处理中以0. 25Dp为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在S85b,再测量受理部18e将视标13b向近点P侧驱动修正值Δ L (参 照图4(d)),从S82开始反复处理。另外,向近点P侧移动时与向远点R侧移动时为相反方向。在从S82开始被反复进行的处理中,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将视标13b的位置从 上次测量的位置起向远点R侧移动修正值AL (负)或者向近点P侧移动修正值AL,进行 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再测量),显示其测量结果。据此,测量者能够反复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反复进行再测量)直到调 节性微动的出现率成为适当值50%以上且小于70%。在S86,加入度计算部18c根据在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的再测量中所驱动的视标 13b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a2(计算加入度)。S卩,加入度a2由以下来公式表示,即加入度a2 = 1/L1-((DP-DR) X 2/3+ Σ Δ L)在此,将修正值Δ L向远点R侧驱动时变成负,向近点P侧驱动时变成正。在图4(c)的例子中,在以修正值AL( = -0. 25Dp)向远点R侧移动2次时,则 Σ AL = -O. 5Dp,因此,加入度a2 = 1/0. 3_((2· 5-1) X2/3-0. 5) = 2. 8Dp。另外,加入度计算部18c在一次也未选择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时,即在一次 也没有经过“S84 是”时,将在S60计算出的加入度al直接改写成加入度a2 =加入度al。然后,控制部18进入S90(S87)。返回到图5,在S90 S120,控制部18也对左眼进行与右眼的处理S50 S80相 同的处理,计算左眼的加入度al、a2。在S130,加入度计算部18c分别对左眼和右眼确定加入度a。加入度计算部18c在未进行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70 否),确定为右眼加入 度a = al (在S60计算),而在进行了右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70 是),确定为右眼加入 度 a = a2 (在 S80 (S86)计算)。
同样,加入 度计算部18c在未进行左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i 10 否),确定为左 眼加入度a = al (在SlOO计算),而在进行了左眼加入度al的检验时(S110 是),确定为 右眼加入度a = a2 (在S120计算)。在S140,插入量计算部18f根据屈光度测量控制部18a所测量到的屈光度,使用 式(4)计算插入量i (计算插入量)。插入量计算部18f将计算出的插入量i输出到显示部 16。然后,控制部18结束一系列的处理(S150)。另外,在上述处理中,测量者在不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而直接计算插入量i时,只 要操作操作部12(选择部)使得在S70、S110不选择加入度检验处理即可。据此,测量者能 够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性微动测量确认加入度是否合适。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能够判断计算出的加入度a是否合适。据此,在将加入度a从紧张状态向正常状态修正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在近视距离 Ll中使用时不会使被测眼6产生疲劳等的远近两用眼镜。另一方面,在将加入度a从放松状态向正常状态修正时,能够使加入度a减小,因 此能够制造镜片上台阶和歪曲少的远近两用眼镜。(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检眼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和附图中,对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分、处 理标以相同的符号或者在末尾标以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201的结构图。检眼装置201包括存储部217和测量结果判断部218g。存储部217是用于存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以下判断基准的存储部。出现频率70%以上紧张状态出现频率50%以上且小于70% 正常状态出现频率小于50% 放松状态测量结果判断部218g是对调节性微动测量部218d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高 频1 2. 3Hz的出现频率,按照存储部217的判断基准来判断被测眼6是处于紧张状态、 放松状态还是正常状态的控制部。S卩,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测量者判断被测眼6的状态,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检眼 装置201自身判断被测眼6的状态。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右眼加入度检验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在S284,测量结果判断部218g对调节性微动测量部218d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 断被测眼6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测量结果判断部218g在判断为被测眼6处于正常状态时 (S284 是),进入S86,而在判断为被测眼6不处于正常状态时(S284 否),进入S285。S86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加入度计算部18c计算加入度a2。在S285,测量结果判断部218g判断被测眼6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测量结 果判断部218g在判断为被测眼6处于紧张状态时(S285 是),进入S285a,而在判断为被 测眼6不处于紧张状态即处于放松状态时(S285 否),进入S285b。在S285a,调节性微动测量部218d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将视标13b向远点R侧 驱动修正值AL(Dp),从S82开始反复进行处理。
在S285b,调节性微动测量部218d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将视标13b向近点P侧 驱动修正值AL(Dp),从S82开始反复进行处理。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201自身能够判断被测眼6的状态,计算 合适的加入度a。(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使用了第一 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远近两用眼镜350和远近两 用镜片360 (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图10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远近两用眼镜350和远近两用镜片360的制造方法 的图。图10(a)是从上侧观察被测量者戴上远近两用眼镜350后的状态的图。图10 (b)是从正面(远点P侧)观察右眼用远近两用镜片360的图。图10 (c)是从侧面(图10 (a)的下侧)观察被测量者戴上远近两用眼镜350后的 状态下右眼用远近两用镜片360与被测眼6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b)的c-c箭头剖视 图),是说明眼球绕旋转中心6a旋转使视线上下移动,来从远处到近处连续地观察的状态 的图。图10(d)是说明远近两用镜片360的屈光度的变化的曲线图。如图10(a)所示,远近两用眼镜350的左右远近两用镜片360被固定在左右镜框 351 上。如图10(b)所示,远近两用镜片360包括远视部361 (远视屈光部分)、中间视部 362以及近视部363 (近视屈光部分)。远近两用镜片360是仅以一个镜片就能从远处到近 处地观察的镜片中的渐进多焦镜片。该渐进多焦镜片是不能辨认远视部361与中间视部362的边界线362a、中间视部 362与近视部363的边界线362b的镜片。另外,图10(b)中为了表现远视部361、中间视部 362、近视部363的边界,用虚线示出边界线362a、362b。远视部361是用于使远近两用镜片360的上侧进行远视的部分,屈光度DR为固定 (参照图10(d))。中间视部362是远视部361与近视部363之间的部分,随着从镜片的上侧向下侧 屈光度从屈光度DR连续变化到屈光度DN (参照图10(d))。近视部363是用于使远近两用镜片360的下侧进行近视的部分,屈光度DN为固定 (参照图10(d))。在远近两用镜片中加入度为DN-DR。对远近两用眼镜3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远近两用眼镜350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制造。另外,为了制造远近两用眼镜350, 以下的工序可以是例如在附图上进行的光学设计的操作等。(1)首先,测量者通过进行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图6的处理,求出被测量者的左 右被测眼6的远视屈光度DR、近视屈光度DN、加入度a2、插入量i等。这些值中,眼镜处方 所需的是远视屈光度DR,加入度a2以及插入量i。(2)如图10(a)所示,在镜框351上配置右眼和左眼(被测眼6)这两个远近两用 镜片360(镜片配置)。
(3)测量者 在各远近两用镜片360上配置远视部361 (远视部配置)。在此工序中,测量者配置远视中心361a,使得在被测眼6观察到无限远点时到达 右眼和左眼的旋转中心6a的各远视光轴OR通过远视中心361a (远视部361的光学设计上 的中心)。另外,测量者将在(1)工序中求出的远视屈光度DR设定为远视部361的屈光度。(4)测量者在各远近两用镜片360上配置近视部363 (近视部配置)。在此工序中,测量者配置近视中心363a (近视中心配置),使得在被测眼6观察到 物点N时到达旋转中心6a的各近视光轴OP通过近视中心363a (近视部363的光学设计上 的中心)。另外,在被测量者观察近视距离Ll的物点N时,眼球向内侧旋转。因此,测量者从 各远视光轴OR向内侧偏移根据上述处理求出的插入量i来配置近视中心363a,使得各近视 光轴OP通过近视中心363a并倾斜前进。另外,测量者将在(1)工序中求出的近视屈光度DN设定为近视部363的各屈光度。(5)测量者在各远近两用镜片360上配置中间视部362 (中间视部配置)。在此工序中,测量者在上述工序中配置的远视部361和近视部363之间配置中间 视部362。测量者在中间视部362设置镜片形状,使得屈光度从屈光度DR连续地变化到屈
光度DN。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远近两用眼镜350和远近两用镜片360的制造方 法能够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在一系列工序中进行从被测眼6的测量到远近两 用镜片360的设计。另外,由于测量出远视屈光度DR、近视屈光度DN、加入度a2、插入量i, 所以通过使用这些值中的远视屈光度DR、加入度a2、插入量i来进行光学设计,能够简化远 近两用眼镜350的制造工序,并且能够制造适合每一个眼镜使用者(被测量者)的远近两 用眼镜3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但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检眼装置201也能够同样地制造远近两用眼镜350和远近两用镜片 360。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还 能如下述变形方式那样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这些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 夕卜,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效果只不过是列举了根据本发明所产生的最佳效果,由本发明产生 的效果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和下述变形方式还能够进行适当 组合来使用,但在此省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变形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判断基准为1种的例子,但并不局 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按照被测量者的年龄等以表格的形式预先在存储部中存储多个判断基 准,测量结果判断部能够按照操作部的操作选择判断基准。据此,能够考虑到被测量者的年 龄等个人差异来判断被测眼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检眼装置,包括调节力获取部,获取根据被测眼的近点和远点的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部,计算上述调节力获取部所获取的上述调节力与修正系数的乘积值;驱动部,在上述被测眼的光轴方向上驱动视标;以及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部计算出的乘积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置 上控制上述驱动部来配置上述视标,并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高频率成分的出现频 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的输出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具有再测量受理部,该再测量受理部在上述输出部输出上述测 量结果之后,受理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的输出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具有再测量受理部,该再测量受理部在上述输出部输出上述测 量结果之后,受理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或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 测量的再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部输出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上述再测量受理部反复受理在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中将上述视标的位置向远点 侧或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结果判断部,该测量结果判断部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进行 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是否处于紧张状态,当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进 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结果判断部,该测量结果判断部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进行 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是否处于紧张状态或放松状态,当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进 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当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进 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 述被测眼的状态,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按照上述测量结果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反复进行在上述调节 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中将上述视标的位置向远点侧或近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多个判断基准的存储部;和受理测量者的选择的操作部,测量结果判断部根据操作部的操作来选择被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判断基准,并 根据所选择的上述判断基准来判断上述被测眼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入度计算部,该加入度计算部根据在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中进行了 驱动的上述视标的位置来计算加入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力获取部具有用于测量上述被测眼的上述远点和上述近点的屈光度的客观 屈光度测量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量计算部,该插入量计算部根据上述调节力获取部所测量到的上述远点的 屈光度来计算插入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部,该选择部按照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部的测量结果来选择是进行插入量 计算还是进行调节性微动测量。
13.一种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调节力获取步骤,获取根据被测眼的近点和远点的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步骤,计算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所获取的上述调节力与修正系数的乘 积值;调节性微动测量步骤,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中计算出的乘积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 置上配置视标,并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高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 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结果判断步骤,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处 于紧张状态、正常状态还是放松状态;再测量步骤,当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上 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当在上述测量结 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进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 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反复进行再测量步骤,对上述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反复进行上述测量结果判 断和上述再测量直到上述被测眼被判断为正常状态;加入度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被判断为正常状态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 加入度;插入量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测量到的上述远点的屈光度来计算插入 量;以及近视中心配置步骤,根据在上述插入量计算中计算出的插入量来配置与在上述加入度 计算中计算出的加入度对应的多焦点眼镜的镜片的近视屈光部分的近视中心。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眼镜片。
15.一种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包括调节力获取步骤,获取根据被测眼的近点和远点的差异而确定的调节力;修正调节力计算步骤,计算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所获取的上述调节力与修正系数的乘 积值;调节性微动测量步骤,在与上述修正调节力计算中计算出的乘积值对应的修正调节位 置上配置视标,并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高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 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结果判断步骤,对上述调节性微动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上述被测眼处 于紧张状态、正常状态还是放松状态;再测量步骤,当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紧张状态时,进行将上 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远点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当在上述测量结 果判断中判断为上述被测眼处于放松状态时,进行将上述视标从上述修正调节位置向近点 侧修正后的调节性微动测量的再测量;反复进行再测量步骤,对上述再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反复进行上述测量结果判 断和上述再测量直到上述被测眼被判断为正常状态;加入度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测量结果判断中被判断为正常状态的视标的位置来计算 加入度;插入量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调节力获取中测量到的上述远点的屈光度来计算插入 量;以及近视中心配置步骤,根据在上述插入量计算中计算出的插入量来配置与在上述加入度 计算中计算出的加入度相对应的多焦点眼镜的镜片的近视屈光部分的近视中心。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焦点眼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眼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眼镜片、多焦点眼镜的制造方法以及多焦点眼镜。检眼装置(1)包括调节力计算部(18b),获取根据被测眼(6)的近点P与远点R的差异而确定调节力a;调节力计算部(18b),计算修正调节力B2;驱动部(13d),在被测眼(6)的光轴方向上驱动视标(13b);以及调节性微动测量部(18d),在与调节力计算部(18b)计算出的修正调节力B2对应的修正调节位置L2上控制驱动部(13d)来配置视标(13b),根据表示睫状体调节性微动的频率成分的出现频率来测量眼调节功能。能求出适合于被测眼的加入度。
文档编号A61B3/10GK102138776SQ20111003547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上野保典, 浜中宪一, 高桥宪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来易特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