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8619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 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 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 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 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 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由于小儿冷暖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 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风热型感冒患儿一般选用中成药小 儿感冒颗粒进行治疗。但是目前市售的小儿感冒颗粒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差,有时吃上两 周都不见好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产品中有效 成分量、疗效好的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感冒 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广藿香70 80份、连翘70 80份、板蓝根 70 80份、地骨皮75 80份、薄荷30 50份、菊花70 80份、大青叶110 130份、地 黄75 80份、白薇75 80份、石膏120 130份;(2)将地骨皮、白薇、地黄和步骤(1)中0.8倍石膏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 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得到一号滤液;(3)将菊花和大青叶两味药先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热浸液 滤过,得到二号滤液;(4)将广藿香、薄荷、连翘三味药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挥发油、水滤液,水溶液滤 过得到三号滤液;(5)合并一号滤液、二号滤液与三号滤液,再进行减压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 为1. 30 1. 35时得到浸膏并收集浸膏,备用;(6)将板蓝根和步骤(1)中0. 2倍石膏量的石膏分别灭菌、粉碎得到板蓝根粉、石 膏粉,然后与糖粉和糊精一起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浸膏混合15分钟制 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将整粒好的颗粒与挥发油进行总混即得到所述小儿感冒颗粒。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优选处方为,以重量份数计广藿香75份、连翘75份、板蓝根 75份、地骨皮75份、薄荷50份、菊花75份、大青叶125份、地黄75份、白薇75份、石膏125份。步骤(5)中,收集浸膏在30万级洁净室内进行。步骤(6)中,干燥过程为将制好的颗粒用负压式沸腾干燥床干燥,温度控制 50 V -70 V之间,水分控制在2. 0 %以内。步骤(6)中,整粒、总混过程为将干燥好的颗粒从上到下依次经过12目筛、40目 筛,将筛选出的颗粒用二维运动混合机混合,加入所述挥发油混合15分钟后出料即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配方科学,能提高产品中有效成分量,经 过临床使用证明,药品的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 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第一步,药材前处理工序大青叶除去杂质,略洗,切碎,干燥;广藿香除去残根及 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60°C下干燥,再与叶混勻;地黄除去杂质,洗 净,闷润,切厚片,干燥;地骨皮除去残根及残余木心,洗净,60°C下干燥;白薇除去杂质,洗 净,润透,切段,干燥;薄荷除去老茎及杂质,略喷清水,稍润,切短段,及时60°C下干燥;板 蓝根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110°C灭菌30分钟,粉碎后过80目筛成粗粉;石膏 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直接入药部分110°C灭菌30分钟,粉碎后过80目筛成粗粉。第二步,提取工序;按照如下处方称取净药材,以重量份数计广藿香75份、连翘 75份、板蓝根75份、地骨皮75份、薄荷50份、菊花75份、大青叶125份、地黄75份、白薇 75份、石膏125份;按照下列步骤提取(2-1)将上述75份地骨皮、75份白薇、75份地黄、100份石膏四味药加水煎煮二 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得到一号滤液;(2-2)将75份菊花和125份大青叶两味药先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 时,合并热浸液滤过,得到二号滤液;(2-3)将75份广藿香、50份薄荷、75份连翘三味药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挥发油、 水滤液,水溶液滤过得到三号滤液;(2-4)合并一号滤液、二号滤液与三号滤液,再进行减压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 度为1. 30 1. 35时得到浸膏并收集浸膏,备用;第三步,配料工序;将蔗糖粉碎成糖粉,过120目筛,备用;将75份板蓝根、25份石 膏分别灭菌、粉碎得到板蓝根粉、石膏粉,然后与糖粉和糊精一起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 15分钟,再加入浸膏混合15分钟制软材;第四步,制粒工序;将上述软材在30万级洁净区制粒,制粒用1160型摇摆式颗 粒机。启动机器试运行,无异常情况后停机,装好18目筛网,放好接料盘后开机,将适量软 材加入料斗中,经机器滚筒转动挤压形成颗粒,颗粒落入接料盘中;再将制好的湿颗粒,用 负压式沸腾干燥床干燥,在45°C 65°C之间干燥,水分控制在2. 0%以内;干燥后打开放料 口,将干燥好的颗粒从上到下依次经过12目筛、40目振荡筛,将筛选出的颗粒,送总混间, 用二维运动混合机混合,加入第二步0-3)中得到的挥发油混合15分钟后出料,即得小儿感冒颗粒。然后包装成每袋6g。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处方,以重量份数计广藿香70份、连 翘70份、板蓝根70份、地骨皮75份、薄荷30份、菊花70份、大青叶110份、地黄75份、白 薇75份、石膏120份。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处方,以重量份数计广藿香80份、连 翘80份、板蓝根80份、地骨皮80份、薄荷50份、菊花80份、大青叶130份、地黄80份、白 薇80份、石膏130份。下面通过临床病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00名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 组,每组50人,试验组按照实施例1或者实验例2中的药方和使用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服 用市售的感冒药治疗;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l袋),一岁至三岁一次6 12g(l袋-2 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2 ISgQ袋-3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G袋),一日2次。7 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一个疗程后无发热、头胀、咳嗽、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的现象。有效一个疗程后无发热、头胀、咳嗽、咽喉肿痛的现象,两个疗程后症状全消。无效两个疗程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试验的疗效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广藿香70 80份、连翘70 80份、板蓝根70 80份、地骨皮75 80份、薄荷30 50份、菊花70 80份、大青叶110 130份、地黄 75 80份、白薇75 80份、石膏120 130份;(2)将地骨皮、白薇、地黄和步骤(1)中0.8倍石膏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得到一号滤液;(3)将菊花和大青叶两味药先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热浸液滤 过,得到二号滤液;(4)将广藿香、薄荷、连翘三味药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挥发油和水滤液,水溶液滤过得 到三号滤液;(5)合并一号滤液、二号滤液与三号滤液,再进行减压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为 1. 30 1. 35时得到浸膏并收集浸膏,备用;(6)将板蓝根和步骤(1)中0.2倍石膏量的石膏分别灭菌、粉碎得到板蓝根粉、石膏粉, 然后与糖粉和糊精一起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浸膏混合15分钟制软材、 制粒、干燥、整粒,将整粒好的颗粒与挥发油进行总混即得到所述小儿感冒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份 数计广藿香75份、连翘75份、板蓝根75份、地骨皮75份、薄荷50份、菊花75份、大青叶 125份、地黄75份、白薇75份、石膏1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收集浸膏 在30万级洁净室内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干燥过程 为将制好的颗粒用负压式沸腾干燥床干燥,温度控制50°C _70°C之间,水分控制在2. 0% 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整粒、总混 过程为将干燥好的颗粒从上到下依次经过12目筛、40目筛,将筛选出的颗粒用二维运动 混合机混合,加入所述挥发油混合15分钟后出料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照处方量称取各原料药;将地骨皮、白薇、地黄、石膏四味药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将菊花和大青叶两味药热浸2次,合并热浸液滤过;将广藿香、薄荷、连翘三味药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挥发油、水滤液,水溶液滤过;合并水滤液和以上二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30~1.35时得到浸膏并收集浸膏,备用;将板蓝根粉、石膏粉与糖粉和糊精一起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浸膏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将整粒好的颗粒与挥发油进行总混即可。采用本发明配方科学,能提高产品中有效成分量,经过临床使用证明,药品的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K9/16GK102133301SQ20111007157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丁子君, 汤太平, 胡世成 申请人:江苏苏南药业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