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6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经行腹泻是妇女经期或行经之前常见的疾病,而中医则认为经行泄泻多与素体脾虚肾弱有关,脾气虚弱,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肾虚,命门清冷,不能温煦脾阳,也将导致泄泻。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大便稀薄,或面目及四肢浮肿,腹部胀满,饮食不思或头昏耳鸣,肢冷畏寒,经行大便泄泻,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腰骶酸软,月经色淡, 经质清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中药治疗本病是以补肾益气、健脾化湿、调经止泻的整体治疗理念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证型给予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治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 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熟地黄6 10g、枸杞子6 10g、五味子6 8g、党参6 10g、白术8 10g、当归8 10g、 鸡内金6 10g、龙骨6 8g、白豆蔻36砂仁6 8g、益母草8 12g、土茯苓6 10g、甘草4 6g。本发明中药熟地黄、枸杞子、五味子、党参、白术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其中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
调.......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能主治养肝;滋肾;润肺。用于肝肾亏虚;
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党参,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白术、当归、鸡内金、白豆蔻、砂仁、土茯苓具有消食健脾化湿的功效,其中白术功能主
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
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鸡内金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龙骨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白豆蔻性味辛、 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苔腻纳呆;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胸闷苔腻。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益母草、熟地黄、当归具有调经止泻的功效,方中的益母草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甘草归十二经,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甘草还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混合浸泡后加水煎成汤剂每剂200ml,每日早、晚2次内服,每次IOOml。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为90%以上,治愈率为8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1 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熟地黄 6 10g、枸杞子6 10g、五味子6 8g、党参6 10g、白术8 10g、当归8 10g、鸡内金6 10g、白豆蔻3 6g、砂仁6 8g、益母草8 12g、土茯苓6 10g、甘草4 6g。实施2 —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优选方是熟地黄10g、枸杞子Sg、五味子 6g、党参10g、白术Sg、当归Sg、鸡内金6g、白豆蔻4g、砂仁6g、益母草Sg、土茯苓Sg、甘草 4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经多年的临床广泛应用,治疗上百例患者,特别脾肾两虚患者,显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已实施上述治疗。二、诊断标准在月经前或期间,有腹泻的症状出现,腹泻时小腹疼痛,每日次数多少不等,可为溏便,也可为水样便,甚或进食之物完全排出;伴有神疲力乏,脘腹胀满,饮食不香;日行数次,经净泻止,这在临床上称为经行腹泻。脾虚型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 大便稀薄,或面目及四肢浮肿。肾虚型表现为头昏耳鸣,肢冷畏寒,经行大便泄泻,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腰骶酸软,月经色淡,经质清稀,舌苔白润,脉象沉迟。三、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者。四、服药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五、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以上,治愈率为85%以上。六、典型病例1、方XX,38岁,教师,2008年12月就诊,主诉月经来潮前及期间,出现腹泻的症状,大便稀水样,每日3 5次,经净泻止。查体四肢浮肿、脸色黄。经服用氟哌酸不见好转,大便检验白细胞(+++)。患者要求即服本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2、杨XX,32岁,农民,2009年9月就诊。主诉5个月来,每月月经来潮前5天左右, 出现腹泻的症状,大便稀薄,每日3 4次。大便检验白细胞(++)。口服黄连素片数天无明显好转。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3、李X,19岁,学生,2010年3月就诊。主诉月经前或期间,有腹泻的症状出现 3个月,腹泻时小腹疼痛,肢冷畏寒,清晨起床泄泻不止,稀薄便,无脓血,伴不思饮食,睡眠差。查体白细胞(++),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后停药1周,又服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熟地黄6 10g、枸杞子6 10g、五味子6 8g、党参6 10g、白术8 10g、当归8 10g、鸡内金6 10g、白豆蔻3 6g、砂仁6 8g、益母草8 12g、土茯苓6 10g、甘草4 6g。水煎服、每日1 剂、每剂200ml,早、晚分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特征是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配方为熟地黄10g、枸杞子Sg、五味子6g、党参10g、白术Sg、当归Sg、鸡内金6g、白豆蔻 4g、砂仁6g、益母草Sg、土茯苓S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经行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熟地黄6~10g、枸杞子6~10g、五味子6~8g、党参6~10g、白术8~10g、当归8~10g、鸡内金6~10g、白豆蔻3~6g、砂仁6~8g、益母草8~12g、土茯苓6~10g、甘草4~6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200ml早、晚分服。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是以补肾益气、健脾化湿、调经止泻的整体治疗理念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证型给予辨证施治。该药疗效快,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293978SQ2011102163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4日
发明者于蕊蕊, 郭田秀 申请人:郭田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