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14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属纯中草药。
背景技术
马胃硬化多因牙齿老化或饲料粗硬或采食了混有异物的饲料而引起的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运动缓慢,甚至胃不蠕动,菌群失调,胃内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常出现鼓胀,或胃内结团,进食极少,粪少或粪干尿短等症状。目前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明显,且用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本高,易反复;其它中药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在治疗效果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理气健脾, 化湿开胃,化瘀生津,消积,降气,行水,从根本上治疗马胃硬化,以克服现有治疗该类疾病药品的缺陷。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槟榔5-9份,生姜5-9份,川朴 5-9份,皂角5-9份,青皮4-6份,陈皮4-6份,肉桂4_6份,砂仁4_6份,枳壳2_4份,白术 2-4份,菖蒲2-4份,黄连2-4份,胆草2-4份,郁金2_4份,焦三仙各5_7份,所述的份均指
重量份。优选的处方是槟榔7份,生姜7份,川朴7份,皂角7份,青皮5份,陈皮5份,肉桂5份,砂仁5份,枳壳3份,白术3份,菖蒲3份,黄连3份,胆草3份,郁金3份,焦三仙各 6份。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槟榔性味归经温;苦、辛;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驱虫消积,降气,行水。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生姜性味归经微温;辛;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川朴,四川所产的厚朴。性味归经温;苦、辛;归脾、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皂角性味归经温;辛、咸;归肺、大肠经;小毒。功能主治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之证;用于痰盛关窍阻闭之证。青皮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肝、胆、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陈皮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肉桂性味归经大热;辛、甘;归脾、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
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砂仁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枳壳性味归经温;苦、辛、酸;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
白术性味归经温;苦、甘;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菖蒲性味归经温;辛、苦;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腕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黄连性味归经寒;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 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胆草性味归经寒;苦;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鸯,胁痛,□苦,惊风抽搐。郁金性味归经寒;辛、苦;归肝、胆、心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方解与积极效果本发明诸药具有理气健脾,化湿开胃,化瘀生津,消积,降气,行水作用,宏观上解五脏火毒,调诸经阴阳,微观上调节有益菌群,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速度快;各组分综合作用能从根本上治疗马胃硬化,且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理想。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治愈率达88%,总有效率达到100%,无明显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处方实例一
取槟榔5份,生姜5份,川朴5份,皂角5份,青皮4份,陈皮4份,肉桂4份,砂仁4份, 枳壳2份,白术2份,菖蒲2份,黄连2份,胆草2份,郁金2份,焦三仙各5份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颗粒。服法及用法取药粉500克加蜂蜜50克内服,每日1次。处方实例二
取槟榔7份,生姜7份,川朴7份,皂角7份,青皮5份,陈皮5份,肉桂5份,砂仁5份, 枳壳3份,白术3份,菖蒲3份,黄连3份,胆草3份,郁金3份,焦三仙各6份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颗粒。服法及用法同实施例一。处方实例三
取槟榔9份,生姜9份,川朴9份,皂角9份,青皮6份,陈皮6份,肉桂6份,砂仁6份, 枳壳4份,白术4份,菖蒲4份,黄连4份,胆草4份,郁金4份,焦三仙各7份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颗粒。
服法及用法同实施例一。以下是临床报告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发明人在新疆伊犁马场应用本发明处方实例二治疗马胃硬化75例,并与同期应用口服磺胺咪和谷维素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病程(3 士 1)月;对照组30例,病程(3 士 1)月。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口服磺胺咪和谷维素每天2次。疗程1周。2. 2治疗组采用口含本发明药每日一次。疗程1周。2. 3观察项目治疗前后马胃腹部肿胀、流涎吐草,口内臭味,粪干尿短等症状变化,改善程度。观察2个月有无反复。2.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兽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3. 2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6. 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 05)。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η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75 66 (88%)9 (12%)0 (0%)100%
对照组 30 19(63.3%) 7 (23. 3%)4(13.4%)86.6%
与治疗前比较※? < 0. 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 P < 0. 01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药对于治疗马胃硬化效果优于其它药物,治愈有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槟榔5-9份,生姜5-9份, 川朴5-9份,皂角5-9份,青皮4-6份,陈皮4-6份,肉桂4_6份,砂仁4_6份,枳壳2_4份, 白术2-4份,菖蒲2-4份,黄连2-4份,胆草2-4份,郁金2_4份,焦三仙各5_7份,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槟榔7 份,生姜7份,川朴7份,皂角7份,青皮5份,陈皮5份,肉桂5份,砂仁5份,积壳3份,白术3份,菖蒲3份,黄连3份,胆草3份,郁金3份,焦三仙各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马胃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槟榔5-9份,生姜5-9份,川朴5-9份,皂角5-9份,青皮4-6份,陈皮4-6份,肉桂4-6份,砂仁4-6份,枳壳2-4份,白术2-4份,菖蒲2-4份,黄连2-4份,胆草2-4份,郁金2-4份,焦三仙各5-7份。本发明诸药具有理气健脾,化湿开胃,化瘀生津,消积,降气,行水作用,宏观上解五脏火毒,调诸经阴阳,微观上调节有益菌群,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速度快;各组分综合作用能从根本上治疗马胃硬化,且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335406SQ2011103266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刘青云 申请人:刘青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