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疗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9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疗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火疗罐。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物理疗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拔罐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达到恢复肌体机能的目的。拔罐大多采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利用燃烧物燃烧,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拔罐的操作需要一定技巧,非专业人员不易掌握,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更不易操作,经常发生燃烧物碰到患者皮肤或烧到罐口,造成患者皮肤烫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采用抽气法的拔罐产品,由于该产品不使用燃烧物加热,失去了温热治疗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疗罐,解决了拔罐操作需要一定技巧,操作不慎易烧灼患者,以及现有抽气式拔罐产品保健效果一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罐体、燃料盒组成;罐体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壁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由罐体、燃料盒组成;罐体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壁上开有通孔;罐体的顶部或侧壁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处装配有点火器,点火器与罐体通过螺纹连接,罐体与点火器的连接处装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酒精棉球等燃烧物放在燃料盒中并点燃,然后将罐体按压在患处即可。由于燃烧物在燃烧盒内燃烧,不会接触患者皮肤,避免了燃烧物烫伤患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罐体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燃烧物在燃烧盒内燃烧,远离患者皮肤,避免了燃烧物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或碰到罐口而给患者带来痛苦,克服了抽气式拔罐产品不能加热的缺陷,达到温热、祛湿、散寒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罐体、2燃烧盒、3连接孔、4点火器、5密封垫、6计时器。实施例1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罐体1、燃料盒2组成;罐体1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2 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2壁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酒精棉球等燃烧物放在燃料盒2中并点燃,然后将罐口按压在患处即可。由于燃烧物在燃烧盒2内燃烧,距罐体1 口部有一定距离,远离患者的皮肤, 从而避免了患者被燃烧物灼伤。实施例2从图2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罐体1的顶部开有连接孔3,连接孔3 处装配有点火器4,点火器4与罐体1通过螺纹连接,罐体1与点火器4的连接处装有密封垫5。本实施例中罐体1和点火器4采用一体式设计。使用时,只需按下点火器4的开关点燃燃烧物,然后适时将罐体口部按压吸附在患处即可完成操作。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 非专业人员可熟练使用。实施例3从图3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罐体1的侧壁开有连接孔3,点火器4 通过螺纹装配在连接孔3内,罐体1与点火器4的连接处装有密封垫5。实施例4与实施例2、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罐体1的连接孔3处可同时装配点火器4及计时器6。本实施例以顶部开有连接孔3的罐体1为例,从图4可知,在罐体1顶部的连接孔3处装有点火器4及计时器6。使用时,根据病情预先设定拔罐时间,待理疗时间结束计时器6可自动声光报警提示。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计时器6装配在罐体1的外壁上。
权利要求1.一种火疗罐,其特征是由罐体(1)、燃料盒( 组成;罐体(1)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O)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 壁上开有通孔。
2.一种火疗罐,其特征是由罐体(1)、燃料盒( 组成;罐体(1)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O)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 壁上开有通孔;罐体(1)的顶部或侧壁开有连接孔(3), 连接孔C3)处装配有点火器G),点火器(4)与罐体(1)通过螺纹连接,罐体(1)与点火器 (4)的连接处装有密封垫(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疗罐,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1)的外壁或连接孔(3)处装配有计时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火疗罐。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物理疗法,拔罐大多采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其操作非专业人员不易掌握,经常发生燃烧物烫伤患者。而采用抽气法的拔罐产品,不使用燃烧物加热,失去了温热治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罐体、燃料盒组成;罐体内壁设有凹槽,燃料盒吊挂在凹槽内,燃料盒壁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罐体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燃烧物在燃烧盒内燃烧,远离患者皮肤,避免了燃烧物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或碰到罐口而给患者带来痛苦,克服了抽气式拔罐产品不能加热的缺陷,达到温热、祛湿、散寒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949400SQ20112006329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庞廷虎 申请人:庞廷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