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61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件领域,涉及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有各种类型的动脉血管压迫器,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种由膨胀球囊、管路、管座、单向阀和粘合贴组成的一次性使用血管延续压迫器,临床效果不错,但因其结构比较繁杂,在操作时,医生必须再另外用一支注射器或打气筒通过单向阀和管路向球囊充气才能实现加压,如此就造成费时费力费材料的问题;此外, 由于球囊膨胀时必然会造成体积和面积的增大,对穿刺血管针眼大小的点状部位的压力将会大打折扣,会导致压力分散不集中,还会带来动脉大出血的安全隐患;临床医生唯恐压力不够牢靠和压力不够集中。一种通过调节旋扭来传递压力的“螺旋式血管压迫器”,因为这种调节是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不能够迅速的一步到位,使用时医生惟恐期间出血不止。同时,这两种结构的压迫器没有自毁装置,不可避免重复使用,容易导致交叉感
^fe ο总的来说,现有的压迫止血器在需压迫止血或加压包扎时,特别是针对四肢部位伴随有动脉血管的高动力出血时,常用的压迫器具其压力起效缓慢,难以避免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等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压迫器存在的压力起效缓慢,难以避免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而特提供了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弹簧、管腔、推拉杆、压力板、固定板、插栓、绑带,其中管腔顶盖部设有顶盖孔,管腔底部全开放,管腔壁上开设有插栓孔,弹簧和推拉杆设在管腔内,弹簧位于管腔的顶盖部与推拉杆顶部之间,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与管腔内径相当的圆形软橡胶帽,推拉杆上设置有多排插孔,插栓可贯穿通过管腔壁上的插栓孔和推拉杆上的插孔,推拉杆底部垂直设置有压力板,压力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管腔底部周边与固定板垂直连接,固定板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边口,边口连接有绑带。工作时, 插栓可自由贯穿管腔壁上的插栓孔和推拉杆上的插孔,从而控制弹簧的伸缩,推拉杆的顶盖部的软橡胶帽垫结构,可自由通过管腔并有密封作用,所述的固定板的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的推拉杆底部的压力板上设置有小弹簧,小弹簧可在第一次拔出插栓时封闭最下方的插孔,使得第二次再想使用时插栓不能够通过,因此不能够将管腔内的弹簧压缩固定到最大限度,使得反弹力大打折扣,起到自毁机关作用。所述管腔的顶盖孔位置处可连接单向阀,可通过气压控制实现微调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12]( 1)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血管介入治疗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亦可用于外伤或战伤四肢部位大出血的急救止血,以及手术部位的加压止血等;(2)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压迫止血起效迅速且实现了从大到小调节,一步到位;比目前的气囊充气和螺旋式压迫器等从小到大调节压力有明显的优势;(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自毁装置,避免了交叉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同时亦杜绝了人为重复使用和重复收费的隐患;(4)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选用不同大小型号的绑带。本实用新型压迫止血效果迅速突出,安全有效,结构简单易操作,压力牢固有弹性,并能实现插栓和气压控制双重调节,避免了重复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2-管腔、3-推拉杆、4-压力板、5-固定板、6-防滑垫、7-插栓、8-插孔、9-绑带、10-橡胶帽、11-插栓孔、12-顶盖孔、13-边口、14-小弹簧、1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弹簧1、管腔2、推拉杆3、压力板4、固定板5、插栓7、绑带9,其中管腔2顶盖部设有顶盖孔12,管腔2底部全开放,管腔2壁上开设有插栓孔11,弹簧1和推拉杆3设在管腔2内,弹簧1位于管腔2的顶盖部与推拉杆3顶部之间,推拉杆3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与管腔内径相当的圆形软橡胶帽10,推拉杆3上设置有多排插孔8,插栓7可贯穿通过管腔壁上的插栓孔11和推拉杆3上的插孔8,推拉杆3底部垂直设置有压力板4,压力板4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5,管腔2底部周边与固定板5垂直连接,固定板5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边口 13,边口 13连接有绑带9。固定板4的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滑垫6,推拉杆3底部的压力板上设置有小弹簧14, 管腔2的顶盖孔12位置处可连接单向阀15。
权利要求1.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是包括弹簧(1)、管腔(2)、推拉杆(3)、压力板 (4)、固定板(5)、插栓(7)、绑带(9),其中所述的管腔(2)顶盖部设有顶盖孔(12),管腔(2) 底部全开放,管腔(2 )壁上开设有插栓孔(11),弹簧(1)和推拉杆(3 )设在管腔(2 )内,弹簧 (1)位于管腔(2 )的顶盖部与推拉杆(3 )顶部之间,所述的推拉杆(3 )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与管腔(2)内径相当的圆形软橡胶帽(10),推拉杆(3)上设置有多排插孔(8),插栓(7)可贯穿通过管腔壁上的插栓孔(11)和推拉杆上的插孔(8),推拉杆(3)底部垂直设置有压力板 (4),所述的压力板(4)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5),管腔(2)底部周边与固定板(5)垂直连接,所述的固定板(5)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边口(13),边口(13)连接有绑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4)的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滑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拉杆 (3)底部的压力板上设置有小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腔(2) 的顶盖孔(12 )位置处连接单向阀(1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栓式动脉压迫止血器,解决压力起效缓慢,难以避免重复使用的问题。包括弹簧、管腔、推拉杆、压力板、固定板、插栓、绑带,管腔顶盖部设有顶盖孔,管腔底部全开放,管腔壁上开设有插栓孔,弹簧和推拉杆设在管腔内,弹簧位于管腔的顶盖部与推拉杆顶部之间,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与管腔内径相当的圆形软橡胶帽,推拉杆上设置有多排插孔,插栓可贯穿通过管腔壁上的插栓孔和推拉杆上的插孔,推拉杆底部垂直设置有压力板,压力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管腔底部周边与固定板垂直连接,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压迫止血效果迅速突出,安全有效,结构简单易操作,避免了重复使用,保证了医疗安全。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2051762SQ20112014220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7日
发明者常勇刚 申请人:常勇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