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11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温灸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盒,尤其灸盒的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灸法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通过灸火的温热作用刺激人体一定部位的经络腧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调和气血、温经散寒、消瘀散结及防病保健的作用。温灸盒灸法由于灸治面积大,使用方便,在各医院的中医科室、诊所及家庭中被广泛使用。灸盒是一种灸法用的器具。传统的灸盒通常分为二种,一种为一至六孔灸盒,另一种为无孔艾灸盒。这两种艾灸盒在使用中均存在着一些弊端,有孔灸盒使用时需于灸孔内各插入一支点燃的艾条,若患者感觉过烫时则需小心地将艾条向上拨起一些,若温度低了则需向下插入,每支上拨或下插的高度难把握,拨得过高容易刮到弹性卡片,插得过深易触碰筛网洒落火星。灸治结束时需取出燃剩下的艾条一一熄灭。每支燃到最后的一小节则不宜继续插灸。无孔灸盒灸治时将艾条剪断至一定长度数根,每根点燃一头后放于灸盒内, 盖上盒盖灸治。由于灸过程中,灸盒内的温度是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因此它的缺点是待燃烧至火旺、皮肤感觉灼烫时,需将灸盒托起或盒下口缘垫物,由于患者自己移动不便, 需要别人帮忙,因此恰当的灸治温度不宜把握,而且移动灸盒时易受振动可能掉落火星,烫伤皮肤,给病人带来恐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灸盒温度调节不便,给病人带不适和恐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温灸盒,它包括用来盛放燃烧物的盒体、盖住盒体的盒盖和位于盒体下方的托盘,托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小孔,其特征它还包括调温盖, 所述的调温盖叠压在盒盖上,所述的盒盖和调温盖叠压的对应位置设有分别设有位置一致的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温时只需将调温盖转动一个小的角度,通过调节盒盖与调温盖上通孔的重合度,使进入盒体内的空气流量得到调节,从而实现调节盒体内燃烧物的燃烧度来实现调节温度,没有散落的火星,也就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或恐惧。上述盒盖和调温盖上的对应通孔为二个对称分别盒盖和调温盖上,既方便调节, 又较为美观。上述的盒体、盒盖、托盘和调温盖为紫砂陶,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温度调节方便,使用时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或恐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调温灸盒,如图1所示,它包括用来盛放燃烧物的盒体3、盖住盒体3的盒盖2和位于盒体3下方的托盘5,盒体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托盘5上开设有若干个小孔6。它还包括调温盖1,调温盖1叠压在盒盖2上,盒盖2和调温盖1叠压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位置一致的通孔7。盒盖2和调温盖1上的对应通孔为二个对称分别盒盖2和调温盖1上。盒体3、盒盖2、托盘5和调温盖1为紫砂陶。
权利要求1.一种调温灸盒,它包括用来盛放燃烧物的盒体[3]、盖住盒体[3]的盒盖[2]和位于盒体[3]下方的托盘[5],托盘[5]上开设有若干个小孔W],其特征它还包括调温盖[1], 所述的调温盖[1]叠压在盒盖[2]上,所述的盒盖[2]和调温盖[1]叠压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位置一致的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灸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盒盖[2]和调温盖[1]上的对应通孔为二个对称分别盒盖[2]和调温盖[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灸盒,其特征是所述盒体[3]、盒盖[2]、托盘[5]和调温盖[1]为紫砂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温灸盒,它包括用来盛放燃烧物的盒体[3]、盖住盒体[3]的盒盖[2]和位于盒体[3]下方的托盘[5],托盘[5]上开设有若干个小孔[6],其特征它还包括调温盖[1],所述的调温盖[1]叠压在盒盖[2]上,所述的盒盖[2]和调温盖[1]叠压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位置一致的通孔[7]。本实用新型调温方便,不会掉落火星,从而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或恐惧。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105171SQ2011201959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1日
发明者王珏 申请人:王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