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26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假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假体,是一种美容行业隆鼻子使用的鼻假体。
背景技术
目前,美容行业隆鼻子使用的硅胶鼻假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L形鼻假体,另一种是柳叶形鼻假体,其柳叶部分结构相同,使用方式相同,都是扣在鼻梁上,靠皮肤包裹固定,但是,面部表情丰富,随着鼻背肌肉的运动和时间的延长,光滑的鼻假体会出现以下问题(1)鼻假体下移,造成鼻头部张力过大,皮肤变薄、发红,最后引起皮肤破溃,假体外露;鼻假体上翘,鼻背部软组织变薄,从外观上可看出植入鼻假体的形状,表面触及鼻假体易移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随着鼻背部肌肉的运动和时间的延长,光滑的鼻假体会下移,造成鼻头皮肤变薄、发红,最后引起皮肤破溃,假体外露和鼻假体上翘,鼻背部软组织变薄,从外观上可看出植入鼻假体的形状,表面触及鼻假体易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鼻假体是在鼻假体柳叶部分形体上均布有孔, 在鼻假体两侧边上均设有向下倒刺。孔直径为 0. 5_7mm。倒刺呈楔形,其与轴心线夹角为20-90度。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鼻假体上有孔,鼻背软组织可直接长入孔内,鼻假体靠软组织固定在鼻梁上,鼻假体不会上翘,鼻背部不会变薄,从外观上看不出植入鼻假体的形状,表面触及鼻假体也不会移动;( 在鼻假体两侧边上设有向下倒刺,随着鼻背肌肉的运动和时间的延长,鼻假体也不会下移,避免了鼻头变薄、发红、破溃和鼻假体外露的问题。

图1鼻假体结构示意图;图2A-A剖视图。具体施方式图1-2中鼻假体1结构和形状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也是分为L形和柳叶形两种,所不同的是在鼻假体柳叶部分形体上均布有孔3,孔直径为0. 5-7mm,在柳叶部分形体两侧边上,均设有向下倒刺2,倒刺呈楔形,其与鼻假体轴心线夹角为20-90度。
权利要求1.一种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在鼻假体(1)柳叶部分形体上均布有孔(3),在两侧边上均设有向下倒刺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假体其特征在于?L⑶的直径为0.5-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倒刺( 呈楔形,其与轴心线夹角为 20-90 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鼻假体,其特点是在鼻假体柳叶部分形体上均布有孔,其两侧边上均设有向下倒刺,该鼻假体靠软组织固定在鼻梁上,随着鼻背肌肉运动和时间的延长,鼻假体不会上翘,也不会下移,隆鼻后形态会长期保持最佳状态,是美容行业较理想的鼻假体。
文档编号A61F2/50GK202105048SQ2011201992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9日
发明者周军臣 申请人:周军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