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66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祛氮给氧装置,涉及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
背景技术
全麻诱导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开放患者气道,经面罩加压给氧,此过程成为祛氮给氧。在这一过程中,两名麻醉医师配合完成,一人托下颂,开放气道,面罩加压,助手给予按压呼吸囊给氧。但是这样常常不能满足急诊时缺乏人手的需求,若患者属于困难气道或体型肥胖者,一个人完成祛氮给氧过程往往是困难,而且不满意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提供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其方便麻醉医师单独完成麻醉诱导阶段的祛氮给氧过程,避免出现单手托下颂造成的困难气道以及给氧困难,提高了麻醉诱导期间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它包括脚踏底座,脚踏底座上部设有弹性储气囊, 储气囊连接有单管螺纹管,储气囊一侧面设有剂量刻度标尺,储气囊另一侧上部设有脚踏斜面,储气囊的储气高度由设置在剂量刻度标尺上的旋钮来控制。上述的脚踏斜面和脚踏底座组成楔形。上述的单管螺纹管连接在储气囊顶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麻醉医师单独完成麻醉诱导阶段的祛氮给氧过程,避免出现单手托下颂造成的困难气道以及给氧困难,提高了麻醉诱导期间安全系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它包括脚踏底座3,脚踏底座上部设有弹性储气囊1,储气囊顶部连接有单管螺纹管6,储气囊一侧面设有剂量刻度标尺4,储气囊另一侧上部设有脚踏斜面2,储气囊的储气高度由设置在剂量刻度标尺上的旋钮5来控制。 所述的脚踏斜面和脚踏底座组成楔形。本实用新型可经一定频率踩踏供氧,效果与手动按压式普通呼吸囊相仿。操作者在进行麻醉诱导祛氮给氧阶段,根据所需潮气量将所述呼吸囊计量刻度标尺调节至所需要刻度,置于操作者脚旁,经单管螺纹管连接麻醉机普通呼吸囊接口,然后位于患者头部,双手托下颂,固定加压面罩,氧流经螺纹管进入呼吸囊内的储气囊内,最大容积为所设定刻度对应的容积。开始踩踏时,将楔形踏板的斜面完全压至底座高度时,相当于将储气囊内的氧气全部压出,可以理解为进入患者面罩及呼吸道的氧气容量接近于所设定潮气量,当踩踏结束后,去除脚踏压力,踏板和内部储气囊自行回复至初始设置的位置,而氧气即可充入回弹的储气囊中,如是重复踩踏过程,即可完成祛氮给氧操作过程。所述储气囊、单管螺纹管为塑料材质,无毒性、无挥发物质、无异味,对患者气道无损伤。所述计量刻度尺,可以调节楔形踏板斜面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内部储气囊可容纳的最大气体量,这样可以防止踩踏时同时快速进入大量气体,损伤呼吸道和肺。所述楔形踏板,设计成该种形状,可为踩踏提供便利,加强操作人员舒适感。内部装有弹性元件,使踏板具有自复特点,可供操作者以某固定频率踩踏。操作者在进行麻醉诱导祛氮给氧阶段,根据所需潮气量将所述呼吸囊1计量刻度标尺4、5调节至所需要刻度,置于操作者的脚旁,经单管螺纹管6连接麻醉机普通呼吸囊接口,然后位于患者头部,双手托下颂,固定加压面罩,氧流经螺纹管进入呼吸囊内的储气囊内,最大容积为所设定刻度对应的容积。开始踩踏时,将楔形踏板2的斜面完全压至近底座 3高度时,相当于将储气囊1内的氧气全部压出,可以理解为进入患者面罩及呼吸道的氧气容量接近于所设定潮气量,当踩踏结束后,去除脚踏压力,踏板和内部储气囊1自行回复至初始设置的位置,而氧气即可充入回弹的储气囊1中,如是重复踩踏过程,即可完成祛氮给氧操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廉,安全实用,符合我国国情,可在各种级别医院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脚踏底座(3),脚踏底座上部设有弹性储气囊(1 ),储气囊连接有单管螺纹管(6),储气囊一侧面设有剂量刻度标尺(4), 储气囊另一侧上部设有脚踏斜面(2),储气囊的储气高度由设置在剂量刻度标尺上的旋钮 (5)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斜面和脚踏底座组成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管螺纹管连接在储气囊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它包括脚踏底座,脚踏底座上部设有弹性储气囊,储气囊连接有单管螺纹管,储气囊一侧面设有剂量刻度标尺,储气囊另一侧上部设有脚踏斜面,储气囊的储气高度由设置在剂量刻度标尺上的旋钮来控制。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麻醉医师单独完成麻醉诱导阶段的祛氮给氧过程,避免出现单手托下颌造成的困难气道以及给氧困难,提高了麻醉诱导期间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A61M16/01GK202179762SQ20112027206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芳, 潘侠, 王晞, 王龙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