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32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心内科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心内科用轮椅。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的体位要求比较严格,当患者的心脏病发作时,要求尽量采取半坐体位,对其在治疗和搬运时,动作轻微、上下幅度小,尽量要求平稳搬运最好,以避免剧烈的搬运加重了心脏的负荷,但是,当这类患者逐渐走向康复时,或要做康复训练时,就要求有一定可以调节体位的轮椅供他们选择使用。而现实生活中以及临床中都是单一的固定式的靠椅结构,不利于康复期的患者顺利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心内科用轮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靠背、坐架和转轮,转轮设置在坐架的下端,靠背下端与坐架相铰接,靠背后部下端设置有弧形齿条,坐架底部设置有与弧形齿条相对应的减速器,减速器上的输出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减速器右部即坐架底部设置有电动机。弧形齿条以靠背与坐架的铰接点为圆心。坐架前端设置有脚踏板。靠背与坐架上分别设置有护垫。靠背上端设置有推手。可以通过操纵装置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电动机运转时,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带动弧形齿条转动,从而使得靠背相对于坐架转动,从而改变靠背与水平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较为简单,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避免了搬运时给患者带来危险。2、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可以用于急救时运送患者,也适用于康复期的训练之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手,2、靠背,3、弧形齿条,4、输出齿轮,5、减速器,6、转轮,7、电动机,8、 脚踏板,9、坐架,10、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结构包括靠背2、坐架9和转轮6,转轮6设置在坐架9的下端,靠背2下端与坐架9相铰接,靠背2后部下端设置有弧形齿条3,坐架9底部设置有与弧形齿条3相对应的减速器5,减速器5上的输出齿轮4与弧形齿条3相啮合,减速器5右部即坐架9底部设置有电动机7。弧形齿条3以靠背2与坐架9的铰接点为圆心。坐架9前端设置有脚踏板8。靠背2与坐架9上分别设置有护垫10。靠背2上端设置有推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包括靠背、坐架和转轮,转轮设置在坐架的下端,其特征在于靠背下端与坐架相铰接,靠背后部下端设置有弧形齿条,坐架底部设置有与弧形齿条相对应的减速器,减速器上的输出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减速器右部即坐架底部设置有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特征在于弧形齿条以靠背与坐架的铰接点为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特征在于坐架前端设置有脚踏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特征在于靠背与坐架上分别设置有护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其特征在于靠背上端设置有推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用轮椅,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轮椅的结构包括靠背、坐架和转轮,转轮设置在坐架的下端,靠背下端与坐架相铰接,靠背后部下端设置有弧形齿条,坐架底部设置有与弧形齿条相对应的减速器,减速器上的输出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减速器右部即坐架底部设置有电动机。该轮椅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急救时运送患者、也可用于患者康复期的训练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G5/00GK202184872SQ2011203029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孙敦毅 申请人:孙敦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