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674阅读:17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
背景技术
片剂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通常情况下,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量是常规使用的剂量,然而由于患者病情治疗需要的不同、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小儿和老年人等特殊病人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等原因,市场上药厂生产的片剂规格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临床工作中,有时需要调整药片分成三等分,即剂量调整至整片药品剂量的1/3或2/3。例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标明儿童2-3岁一次1/3片;4-6岁一次1/2片,6-10岁2/3片,10岁以上一次I片。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药片药物剂量按通常按照成人用量来设计,药品规格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小儿及老年人调整药物用量的需要。特别是需要将整片药片分为1/3片、2/3片时,即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目前的做法是通过目测手掰估计分剂量,导致分剂量不准确,用量过少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用量过多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用剪刀或小刀分成三等分时,由于没有分剂量的标记,剪刀或小刀很有可能会伤及手指,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目前已上市药片较难分成三等分的难题以及当前调整剂量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片,能容易地将药片分成三等分,从而准确地调整其剂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药片为圆形,主要由上表面、下表面、上斜面、下斜面、侧面、刻痕组成。上表面的刻痕有二条,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二条刻痕互相垂直。刻痕为上表面的凹陷部分,从上斜面的一端延伸至上斜面的另外一端。刻痕的形状为“V”字形。调整剂量时,可用小刀、剪刀或用手直接掰分的方法沿刻痕可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当需要剂量为1/3片时,取三等分中的任意一等分即可;当需要剂量为2/3片时,取三等分中的任意二等分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患者服用药片时,特别是需要调整剂量为1/3片、2/3片,能方便快速地调整剂量,能克服由于剂量不准确导致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小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图中1.上表面,2.下表面,3.上斜面,4.下斜面,5.侧面,6.刻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I所示,该药片为圆形,主要由上表面I、下表面2、上斜面3、下斜面4、侧面5、刻痕6组成。如图2所示,上表面I的刻痕6有二条,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二条刻痕6互相垂直。刻痕6为上表面I的凹陷部分,从上斜面3的一端延伸至上斜面3的另外一端。刻痕6的形状为“V”字形。调整剂量时,可用小刀、剪刀或用 手直接掰分的方法沿刻痕6可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当需要剂量为1/3片时,取三等分中的任意一等分即可;当需要剂量为2/3片时,取三等分中的任意二等分即可。
权利要求1.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该药片为圆形,主要由上表面、下表面、上斜面、下斜面、侧面、刻痕组成,其特征是上表面的刻痕有二条,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二条刻痕互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其特征是刻痕为上表面的凹陷部分,从上斜面的一端延伸至上斜面的另外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其特征是刻痕的形状为“V”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分成三等分的片剂。该药片为圆形,主要由上表面、下表面、上斜面、下斜面、侧面、刻痕组成。上表面的刻痕有二条,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二条刻痕互相垂直。刻痕为上表面的凹陷部分,从上斜面的一端延伸至上斜面的另外一端。刻痕的形状为“V”字形。调整剂量时,可用小刀、剪刀或用手直接掰分的方法沿刻痕可将整片药片分成三等分,调整剂量为整片的1/3或2/3片。能克服由于剂量不准确导致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小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文档编号A61K9/44GK202376488SQ20112051994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刘元江, 张黎黎, 李翠翠, 杨亚勇, 缪经纬, 陈景勇, 黄自通 申请人:刘元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