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96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年人约10%_20%患有结石。如此高的发病率使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五花八门的结石治疗仪应运而生。由于治疗方法繁多,加上某些广告的夸大宣传,患者常无所适从,不知采用何种疗法最好。一般来说,对于原发性胆管、肝管结石,若在病程的早期,发病时间短,结石不大,胆管梗阻不完全,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不严重时,可选择非手术排石溶石治疗,否则,应去有条件的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取尽结石、通畅引流。
关于胆囊结石,治疗方法较多。若是单块结石,直径不超过1. 5厘米,胆囊排空功能完好且为阴性结石可采用体外碎石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若结石大于3厘米,或胆囊无功能, 均应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简便易行、安全,切除后对身体影响甚微。所以无论是排石、 溶石、碎石还是手术等方法,都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不当非但治疗无效,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根据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原理,及肝胆结石和尿路结石的病理特点,专家提示夏季排石,疗效甚佳。其道理如下从中医病理分析,肝胆及泌尿系结石有很多发病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理,就是湿热蕴结,气滞瘀阻,形成砂石,因此,病证均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夏季气温最高,湿热之邪较盛,人体代谢血液循环加快,周身血管、经脉均扩张,对药物吸收率提高。根据“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的原则,此时服用清热化湿、疏肝利胆、通淋排石之药,可功效倍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反复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提高了胆囊结石病的排石率,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技术任务是提供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选择薅田薦、鸡内金、广郁金、决明子、纤毛婆婆纳温经止痛,养血柔肝,清热解毒为主药;金钱草、玉米须、水苋菜、大青叶、龙胆草促使结石移动排出,解除梗阻为辅药;以西瓜、胡萝卜、西瓜、杏子、玉竹清热利湿,化瘀行气;以黄芩、蒲公英、竹茹、木香、丹参益气生津,健脾宁心,清热燥湿,温经止痛。中国传统医学包含着我国人民数千年来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本发明由具有抗炎抗毒、利尿、利胆、健脾、补肾、护肝、化石排石之功效的中草药组成,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对胆囊结石病具有奇特疗效,服药后10-20 天,10毫米以下的结石即可排出。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
薅田薦20-30份、鸡内金20-30份、广郁金20-30份、决明子20-30份、纤毛婆婆纳20-30份、金钱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水苋菜10-20份、大青叶10_20份、龙胆草10_20份、 西瓜5-18份、胡萝卜5-18份、西瓜5-18份、杏子5_18份、玉竹5_18份、黄芩1_15份、蒲公英1-15份、竹茹1-15份、木香1-15份、丹参1-15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西瓜、胡萝卜、西瓜、杏子加蒸馏水100 — 200份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糊状,加热至沸10 - 2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备用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22 的清膏;
(3)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15g/粒),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
薅田薦22- 份、鸡内金22- 份、广郁金22- 份、决明子22- 份、纤毛婆婆纳22- 份、金钱草12-18份、玉米须12-18份、水苋菜12-18份、大青叶12-18份、龙胆草 12-18份、西瓜6-17份、胡萝卜6-17份、西瓜6_17份、杏子6_17份、玉竹6_17份、黄芩2_14 份、蒲公英2-14份、竹茹2-14份、木香2-14份、丹参2_14份;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 薅田薦25份、鸡内金25份、广郁金25份、决明子25份、纤毛婆婆纳25份、金钱草15份、玉米须15份、水苋菜15份、大青叶15份、龙胆草15份、西瓜10份、胡萝卜10份、 西瓜10份、杏子10份、玉竹10份、黄芩8份、蒲公英8份、竹茹8份、木香8份、丹参8份; 本发明所选用中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EHlI (hao tian pao)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又名茅莓;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内金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脾、胃、肾、膀胱经;
功效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广郁金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心、肺、肝经。功效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决明子
性味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功用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通便。用于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1 降低血压的作用;2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3 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4 泄下作用;5 对子宫收缩而有催产作用。
纤毛婆婆纳
性味归经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肝炎,胆囊炎,风湿痛,荨麻疹。金钱草
性味性微寒,味甘、咸。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消肿。用于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玉米须
性味性平,味甘淡,无毒。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 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水苋菜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①《草木便方》“利湿,清热,消痈肿,解热毒,一切火毒。治汤火伤,淋病,痢疾,痔肿。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水服病。"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通便,消肿。治牙龈肿痛,痈毒。“ 大青叶
性味气寒,味微苦咸。“归经入肝、心、胃经。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大青叶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龙胆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1、治热病腹痛龙胆草30克,捶盐取汁服。2、治热痢龙胆草、木棉花各15克,红猪母菜30克,水煎服。3、治目赤肿痛⑴龙胆草15-30克,捶汁服。⑵龙胆草15_30克,白花彭蜞草30克, 叶下红15克,水煎服。⑶龙胆草15-30克,水煎,冲红糖服,渣捶烂贴眼,中留一孔。4、治腮腺炎龙胆草、鸭舌草各适量,加红糖共捶烂,贴患处。5、治妇女乳痛龙胆草、蒲公英、灯笼草各适量,共捶烂,贴患处。6、治皮肤刀伤肿痛龙胆草适量,加茶油,捶烂,贴患处。7、治皮肤疮疡红肿热毒龙胆草适量,加红糖,捶烂,贴患处。或加叶下红、蜈蚣草各适量,捶烂,贴患处。西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主治胸膈气壅,满闷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疮,暑热,中暑,解酒毒等症;
功用籽壳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西瓜果肉(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西瓜皮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西瓜子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来治肠风下血、 血痢《本经逢原》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即指西瓜皮与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气发瘟热,觅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汤沃雪。胡萝卜
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入肺、脾经。功用主治健脾消食、补肝明目、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用于小儿营养不良、 麻疹、夜盲症、便秘、高血压、肠胃不适、久痢、饱闷气胀等。胡萝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1、 B2等营养素,被誉为“大众人参”。南瓜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
功用能润肺益气,化痰排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疗肺痈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南瓜含有 < 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其营养丰富,为农村人经常食用的瓜菜,并日益受到城市人的重视。杏子
性味酸甘,温。归经入肝、心、胃。功效止渴生津,清热去毒。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黄芩
性味归经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 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蒲公英
性味甘,微苦,寒。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 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竹茹
性味性微寒,味甘。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木香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肠胃气滞,胸腹胀痛和肝胆湿热气滞所引起的脘胁疼痛以及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厉重,寒疝等。丹参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功效有安神、活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方
薅田薦20g、鸡内金20g、广郁金20g、决明子20g、纤毛婆婆纳20g、金钱草10g、玉米须10g、水苋菜10g、大青叶10g、龙胆草10g、西瓜5g、胡萝卜5g、西瓜5g、杏子5g、玉竹 5g、黄芩lg、蒲公英lg、竹茹lg、木香lg、丹参Ig ;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西瓜、胡萝卜、西瓜、杏子加蒸馏水100 - 200g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糊状,加热至沸10 - 2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备用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22 的清膏;
(3)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15g/粒),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实施例2,配方
薅田薦22g、鸡内金22g、广郁金22g、决明子22g、纤毛婆婆纳22g、金钱草12g、玉米须12g、水苋菜12g、大青叶12g、龙胆草12g、西瓜6g、胡萝卜6g、西瓜6g、杏子6g、玉竹 6g、黄芩2g、蒲公英2g、竹茹2g、木香2g、丹参2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配方
薅田薦25g、鸡内金25g、广郁金25g、决明子25g、纤毛婆婆纳25g、金钱草15g、玉米须15g、水苋菜15g、大青叶15g、龙胆草15g、西瓜10g、胡萝卜10g、西瓜10g、杏子10g、玉竹10g、黄芩Sg、蒲公英8g、竹茹8g、木香8g、丹参8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配方
薅田薦^g、鸡内金^g、广郁金^g、决明子^g、纤毛婆婆纳^g、金钱草18g、玉米须18g、水苋菜18g、大青叶18g、龙胆草18g、西瓜17g、胡萝卜17g、西瓜17g、杏子17g、玉竹17g、黄芩14g、蒲公英14g、竹茹14g、木香14g、丹参14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配方
薅田薦30g、鸡内金30g、广郁金30g、决明子30g、纤毛婆婆纳30g、金钱草20g、玉CN 102526644 A
米须20g、水苋菜20g、大青叶20g、龙胆草20g、西瓜18g、胡萝卜18g、西瓜18g、杏子18g、玉竹18g、黄芩15g、蒲公英15g、竹茹15g、木香15g、丹参15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试验结论
本发明的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选择有胆结石病人1000例症状的患者临床试验。 其中,男性844人,女性156人,服用一疗程显效,最多三个疗程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6. 52%,显愈率85. 96%,表明该药对胆囊排石、消石具有明显疗效。典型病例 病例1
许x:50岁,胆囊炎,胆囊内可见多个强光点,有声影,约占胆囊1/2,最大 0.6X0. 5cm。经专家会诊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口服我院研制的中药制剂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彩超提示胆囊内泥沙结石,疗效显著,继续服中药治疗,防止结石复发。复查,超声显示结石已全部排出,患者非常满意。病例2:
赵某40岁,初诊超声胆囊结石(胆囊内多光点聚成2. 8*1. 0强光团,及多个颗粒样强光点,有声影),胆汁混浊,胆囊炎(胆囊大于9*2. 2cm,壁0. 5cm)处置本发明中药制剂。复诊超声胆囊泥沙结石(胆囊内少许亮光条,无声影),胆汁混浊(胆囊大小 9. 3*2. 8cm壁0. 3cm)处置继续服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痊愈。病例3
刘某,50岁。超声显示胆囊上段可见1.7X1. Ocm强光团,配合本发明药物,半日后复查,结石已排出,胆囊小结石,继续服药巩固。病例4
冯某,60岁。胆囊结石;腰痛、小腹绞痛、伴恶心、呕吐一天来诊,超声显示胆囊集合系统分离8. 6X2. 1cm,其内可见多个强光点,有声影,立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缓解,且排出数个小碎石,经口服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结石全部排出。病例5
花某,10岁。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病例摘要患者以反复腹痛、恶心两个月为主诉来诊。超声显示胆囊6. 6X2. 5cm,壁厚0. km,欠光滑,胆汁回声欠佳,其内多个颗粒样强光点悬浮,均有声影,最大0.5X0. km,经本发明药物及消炎治疗,复诊,超声显示胆囊7. 2X2. 5cm,壁厚0. 3cm,胆囊内少许亮光点,无声影,继续口服本发明药物,再次复诊超声显示胆囊7. 8X2. lcm,壁厚0. 3cm,胆囊内清晰。结石全部排出,痊愈。病例6
刘某,27岁,初诊超声胆囊结石(右胆囊体积1/3,最大0. 6*0. 5cm),胆囊炎,胆汁混浊。处置服本发明药物。复诊,右腹痛症状消失。复超声胆囊泥沙结石不除外胆囊壁欠光滑,胆汁回声欠佳,其内可见少许亮光条悬浮。处置继续服中药治疗。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薅田薦20-30份、鸡内金20-30份、广郁金20-30份、决明子20-30份、纤毛婆婆纳20-30份、金钱草10-20份、玉米须10-20份、水苋菜10_20份、大青叶10_20份、龙胆草 10-20份、西瓜5-18份、胡萝卜5-18份、西瓜5-18份、杏子5-18份、玉竹5-18份、黄芩1-15 份、蒲公英1-15份、竹茹1-15份、木香1-15份、丹参1-15份; 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西瓜、胡萝卜、西瓜、杏子加蒸馏水100 - 200份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糊状,加热至沸10 - 2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制成提取液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备用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22 的清膏;(3)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薅田薦22- 份、鸡内金22- 份、广郁金22- 份、决明子22- 份、纤毛婆婆纳22- 份、金钱草12-18份、玉米须12-18份、水苋菜12-18份、大青叶12-18份、龙胆草 12-18份、西瓜6-17份、胡萝卜6-17份、西瓜6_17份、杏子6_17份、玉竹6_17份、黄芩2_14 份、蒲公英2-14份、竹茹2-14份、木香2-14份、丹参2_14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奇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而成薅田薦25份、鸡内金25份、广郁金25份、决明子25份、纤毛婆婆纳25份、金钱草 15份、玉米须15份、水苋菜15份、大青叶15份、龙胆草15份、西瓜10份、胡萝卜10份、西瓜10份、杏子10份、玉竹10份、黄芩8份、蒲公英8份、竹茹8份、木香8份、丹参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选择薅田藨、鸡内金、广郁金、决明子、纤毛婆婆纳温经止痛,养血柔肝,清热解毒为主药;金钱草、玉米须、水苋菜、大青叶、龙胆草促使结石移动排出,解除梗阻为辅药;以西瓜、胡萝卜、西瓜、杏子、玉竹清热利湿,化瘀行气;以黄芩、蒲公英、竹茹、木香、丹参益气生津,健脾宁心,清热燥湿,温经止痛。中国传统医学包含着我国人民数千年来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本发明由具有抗炎抗毒、利尿、利胆、健脾、补肾、护肝、化石排石之功效的中草药组成,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对胆囊结石病具有奇特疗效,服药后10-20天,10毫米以下的结石即可排出。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526644SQ2012100781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吴健 申请人:常熟市虞山绿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