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8671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发剂,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更加追求自我表现和个性的点缀,一方面,人们需要通过染发剂来修饰因遗传、代谢、营养、疾病、年老等因素导致的白发,从而体现自己年轻的精神面貌,加之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黑色染发剂作为老年人的护发用品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活动的频繁,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白发人群逐渐年轻化。同时,若一个人长期抑郁寡欢,心境不佳、精神高度紧张或操劳过度等精神因素,或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植物油、维生素BI、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或内分泌紊乱如脑垂体机能下降、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消耗性病症如结核、伤寒、恶性贫血等,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都会导致头发由黑变白。因此,少年白、青年白和中年白的白发人群数量日益加大,进而也促生了黑色染发剂这一护发用品的市场。史料记载,1856年英国的泊金发现并合成出了苯胺紫染料,1883年法国巴黎梦内脱公司率先研制出对苯二胺类氧化型染发剂,并取得了专利,于是染发剂的发展步入化学染发剂飞速发展的时代。化学染料发明使染色效率提升千百倍,却也产生极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以水资源污染、土地污染与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这是当今人类不得不正视的重大课题。除此之外,化学染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含有一定的毒性,与人体内的某些特异性酶结合成复合物,直接干扰和破坏酶的正常生理活性,导致产生各种中毒性疾患,甚至癌症。在化学染料发明以前的数千年文明中,人类的染色资源并不匮乏,当时大家都使用取之自然,最后也能分解回归自然的天然染料,这种传用数千年的先民智慧,应该加以研究与发扬,使现代人在面对染色问题时能更提倡绿色天然无毒。天然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而且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出于人们逐渐增强的健康意识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质量,市场迫切需求大量的天然无毒的植物型染发剂,于是,毒性小、无污染的天然植物染发剂重新崛起,并引起各方密切关注,相信随着对天然植物着色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天然植物染发剂将掀起染发剂市场的风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天然染发剂,配方包括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和旱莲草。所述配方还包括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所述配方为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提取物的组合。所述配方还包括作为媒染剂的亚铁盐。
所述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重量比为5-12:
2-7:2-7:5-12:2-7:3-8:2-7:2-7。所述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重量比为8:4:4:8:4:5:4:4ο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何首乌、指甲花、熟地和余甘果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加入40_90°C温浸提取
3-5次,每次加水为药材5-8倍重量,得到浸出液I;2)浸出液I 50°C以下温度,减压浓缩至20-40%体积,得到原液I ;
3)将原液I加入1-1. 5倍体积的二丙酮醇,充分混匀,小于O. 5 μ m滤膜过滤产生的沉淀,滤液50°C以下建议回收至干,得到粉末状物质为组分I ;4)将木蓝、旱莲草、胡桃和无患子的粉末,水常压煎煮提取3次,溶媒每次3-12倍药材重量,得到浸出液II ;5)将浸出液II用100-200目滤网过滤,然后用滤纸过滤,最后用小于O. 5 μ m滤膜过滤,得到原液II ;6)减压浓缩原液II,得到粉末状物质组分II ;7)合并组分I和组分II,得到染发剂组合药物。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染发效果好色泽自然,长时间洗涤,不褪色,且所采用的染色配方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纯天然成分染发剂的制备方法称取何首乌8g、熟地4g、指甲花4g、木蓝8g、旱莲草4g、胡桃5g、余甘果4g和无患子4g。将何首乌、指甲花、熟地和余甘果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加入40-90°C温浸提取3-5次,每次加水为药材5-8倍重量,得到浸出液I ;浸出液I 50°C以下温度,减压浓缩至20-40%体积,得到原液I ;将原液I加入1-1. 5倍体积的二丙酮醇,充分混匀,小于O. 5 μ m滤膜过滤产生的沉淀,滤液50°C以下建议回收至干,得到粉末状物质为组分I ;将木蓝、旱莲草、胡桃和无患子的粉末,水常压煎煮提取3次,溶媒每次3-12倍药材重量,得到浸出液II ;将浸出液II用100-200目滤网过滤,然后用滤纸过滤,最后用小于O. 5μηι滤膜过滤,得到原液II ;减压浓缩原液II,得到粉末状物质组分II ;合并组分I和组分II,得到染发剂组合药物I。称取何首乌12g、熟地2g、指甲花2g、木蓝5g、旱莲草2g、胡桃3g、余甘果2g和无患子2g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染发剂组合药物II。称取何首乌5g、熟地7g、指甲花7g、木蓝12g、旱莲草7g、胡桃8g、余甘果7g和无患子7g,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染发剂组合药物III。实施例2染色工艺考察依次制备
组分A :预处理剂 8_12g ;CMC l_2g ;VC (维生素 C) 0. 2g ;调节 pH 为 8_9 ;组分B :媒染剂(硫酸亚铁)3-5g ;CMC l_2g,Ve (维生素E) 0. 2g ;组分C :染发剂组合药物 I 12g ;CMCNa l_2g ;EDTA l_2g。三组分按顺序分别均匀涂抹在头发上。首先将组分A均匀涂抹在头发上,静候一定时间,温水冲洗,毛巾擦干至不滴水。按相同的方法依次使用组分B、组分C。染发完成后,头发自然干燥,晴天,南窗,目测染发效果。按照文献的方法进行洗涤,目测观察颜色变化。染发剂将头发染为自然黑色且洗涤不褪色为染发效果较好。实验中配制的天然染发剂配方不使用对苯二胺类染料,而采用组分C为染料,染发剂组合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没食子鞣质和没食子酸等多羟基酚类化合物,与Fe2+金属离子可络合成为大分子黑色素,但染料分子直径较大,不利于向头发内渗透。因此,先用组分A作为头发预处理剂,利用天然无毒的氨基酸将头发中的-S-S-键还原成-S-H,将毛鳞片打开,有利于后面的金属离子和天然染料在头发上的吸附和渗透。氨基酸与头发中的-S-S-键的反应原理如下 R-S-S-R,+R” -SH — R-SH+R,-SH+R” -S-S-R”组分B中的金属离子(Fe2+)进人头发,先与头发中的氨基酸络合,组分C再进入头发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大分子黑色素。头发毛鳞片闭合,色素被锁闭在发杆内部,因此该染发剂也具有色泽耐久性且不含苯胺类有毒成分。此染发剂中,组分A对毛鳞片的打开程度是影响染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氨基酸将头发中的-S-S-键还原成-S-H的反应受到氨基酸的用量、反应的pH、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此,实验主要探讨了组分A配方和应用条件对最终染色效果的影响。调节氨基酸的用量,其他物质的用量固定,观察并对比不同氨基酸质量分数下的着色情况,并对染色后的毛发进行洗涤,洗涤20次观察染色情况变化,结果见表I。表I组分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配方由含有染色组合药物、预处理剂和媒染剂; 其中,所述染色组合药物包含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和旱莲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组合药物配方还包括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组合药物配方为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提取物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重量比为5-12:2-7:2-7:5-12:2-7:3-8:2-7:2_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旱莲草、胡桃、余甘果和无患子的重量比为8:4:4:8:4:5:4:4。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媒染剂为亚铁盐。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剂为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何首乌、指甲花、熟地和余甘果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加入40-90°C温浸提取3-5次,每次加水为药材5-8倍重量,得到浸出液I ; 2)浸出液I50°C以下温度,减压浓缩至20-40%体积,得到原液I ; 3)将原液I加入1-1.5倍体积的二丙酮醇,充分混匀,小于O. 5 μ m滤膜过滤产生的沉淀,滤液50°C以下建议回收至干,得到粉末状物质为组分I ; 4)将木蓝、旱莲草、胡桃和无患子的粉末,水常压煎煮提取3次,溶媒每次3-12倍药材重量,得到浸出液II ; 5)将浸出液II用100-200目滤网过滤,然后用滤纸过滤,最后用小于O.5μηι滤膜过滤,得到原液II ; 6)减压浓缩原液II,得到粉末状物质组分II; 7)合并组分I和组分II,得到染发剂组合药物。
全文摘要
一种纯天然成分染发剂,配方由含有染色组合药物、预处理剂和媒染剂;其中,所述染色组合药物包含何首乌、熟地、指甲花、木蓝和旱莲草;本发明制备的纯天然成分染发剂染发效果好色泽自然,长时间洗涤,不褪色,且所采用的染色配方安全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8/97GK102871932SQ2012104277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戴传云, 唐睿, 管天冰, 周雪毅, 雷鑫, 邓仁勇, 张桃源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