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73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究其原因首先为体质因素,即所谓无力型体质者,胃壁肌肉张力弛缓,胃遂延长下垂,“胃无力”乃下垂的原因,下垂是无力的后果;其次为腹压因素,腹壁肌肉弹性降低或腹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如妊娠分娩、大量放腹水后)可致内脏下垂。另外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病变引起不全梗阻,可使胃扩大,日久可导致胃下垂;精神忧郁,长期脱离劳动,使腹壁肌肉缺少锻炼,饱食之后长途行走或劳动均与胃下垂有关,因此说胃下垂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从中医的角度看,其病机可概括为脾胃失和。引起脾胃失和的原因有饮食失节,内上七情,劳累过度坐寸ο
目前,市面上的治疗胃下垂的药品种类繁多,但是制作工艺复杂,采用的药材多且昂贵,不易于推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如中国专利公开了
公开日为2010年12月22日,公开号为CN101919915A的治疗胃下垂的药,该治疗胃下垂的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20 30份,当归10 20份,大枣10 20份,鸡内金5 10份,升麻10 15份。
中国专利还公开了
公开日为2010年10月13日,公开号为CN101856412A的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该治疗胃下垂的中药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柴胡3份、 炙升麻3份、炙甘草3份、枳壳20份、白芍10份、玄胡10份、炒川楝10份、白术10份、炒神曲10份、山楂10份、党参10份、黄芪10份、鸡内金10份;其制剂包括临床上可以接受的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首选散剂、汤剂、丸剂。该治疗胃下垂的中药采用的药材多,配制不方便。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疗程短、药效显著、药价低、易于推广,且治愈率高的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党参、焦白术、白茯苓、淮山药、炒扁豆、广木香、炙升麻、 佛手柑和当归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3 17克,焦白术10 14克,白茯苓10 14克,淮山药10 14克,炒扁豆10 14克,广木香4 8克,炙升麻8 12克,佛手柑 8 12克,当归13 17克。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白茯苓12克, 淮山药12克,炒扁豆12克,广木香6克,炙升麻10克,佛手柑10克,当归15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本发明主治胃下垂冲气下陷。
本发明的配制工艺将炒党参、焦白术、白茯苓、淮山药、炒扁豆、广木香、炙升麻、 佛手柑和当归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熬熟后去渣得到药汁。
气。

用法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本发明中,各中草药的性能作用如下。炒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焦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茯苓性平,味甘、酸。归心、脾、肺、肾经。淮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炒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广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肺、胃、大肠、胆、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炙升麻性微寒,味辛、微甘。归肺、胃、脾、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佛手柑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肺经。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由九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本发明配制方便;本发明针对胃下垂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I。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白茯苓12克,淮山药12克,炒扁豆12克,广木香6克,炙升麻10克,佛手柑10克,当归15克组成。
将炒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白茯苓12克,淮山药12克,炒扁豆12克,广木香6 克,炙升麻10克,佛手柑10克,当归15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 200ml ο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个月,治愈率高达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6克,焦白术11克,白茯苓11克,淮山药13克,炒扁豆13克,广木香5克,炙升麻11克,佛手柑9克,当归14克组成。
将炒党参16克,焦白术11克,白茯苓11克,淮山药13克,炒扁豆13克,广木香5 克,炙升麻11克,佛手柑9克,当归14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4次 200ml ο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 5个月,治愈率高达8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4克,焦白术13克,白茯苓13克,淮山药11克,炒扁豆11克,广木香7克,炙升麻9克,佛手柑11克,当归16克组成。
将炒党参14克,焦白术13克,白茯苓13克,淮山药11克,炒扁豆11克,广木香7 克,炙升麻9克,佛手柑11克,当归16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 200ml ο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 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 5个月,治愈率高达8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3. I克,焦白术10. I克, 白茯苓13. 9克,淮山药13. 9克,炒扁豆13. 9克,广木香4. I克,炙升麻8. I克,佛手柑11. 9 克,当归16. 9克组成。
将炒党参13. I克,焦白术10. I克,白茯苓13. 9克,淮山药13. 9克,炒扁豆13.9 克,广木香4. I克,炙升麻8. I克,佛手柑11. 9克,当归16. 9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3个月,治愈率高达7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6. 9克,焦白术13. 9克, 白茯苓10. I克,淮山药10. I克,炒扁豆10. I克,广木香7. 9克,炙升麻11. 9克,佛手柑8. I 克,当归13. I克组成。
将炒党参16. 9克,焦白术13. 9克,白茯苓10. I克,淮山药10. I克,炒扁豆10. I 克,广木香7. 9克,炙升麻11. 9克,佛手柑8. I克,当归13. I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3个月,治愈率高达7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3克,焦白术10克,白茯苓14克,淮山药14克,炒扁豆14克,广木香4克,炙升麻8克,佛手柑12克,当归17克组成。
将炒党参13克,焦白术10克,白茯苓14克,淮山药14克,炒扁豆14克,广木香4 克,炙升麻8克,佛手柑12克,当归17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 200ml ο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3个月,治愈率高达7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由炒党参17克,焦白术14克,白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炒扁豆10克,广木香8克,炙升麻12克,佛手柑8克,当归13克组成。
将炒党参17克,焦白术14克,白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炒扁豆10克,广木香8 克,炙升麻12克,佛手柑8克,当归13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 200ml ο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3个月,治愈率高达70% 90%。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党参、焦白术、白茯苓、淮山药、炒扁豆、广木香、炙升麻、佛手柑和当归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3 17克,焦白术10 14克,白茯苓10 14克,淮山药10 14克,炒扁豆10 14克,广木香4 8克,炙升麻8 12克,佛手柑8 12克,当归13 17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白茯苓12克,淮山药12克,炒扁豆12克,广木香6克,炙升麻10克,佛手柑10克,当归1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兼补中益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党参、焦白术、白茯苓、淮山药、炒扁豆、广木香、炙升麻、佛手柑和当归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3~17克,焦白术10~14克,白茯苓10~14克,淮山药10~14克,炒扁豆10~14克,广木香4~8克,炙升麻8~12克,佛手柑8~12克,当归13~17克。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本发明配制方便;本发明针对胃下垂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973763SQ20121046728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魏林坤 申请人: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