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87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中医亦称之为“风瘙痒”、“痒风”。其特点为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临床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目前西医治疗皮肤瘙痒采用皮质激素等,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副作用很大,使人体骨头坏死,伤害极大,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治疗和疗效,且有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疏风解表止痒、当归活血祛风,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0 20份,土茯苓10 15份,白鲜皮10 20份,苦参10 15份,当归10 30份,前胡15 30份,荆芥10 20份,防风10 30份,甘草10 20份,川苟10 15份,蝉衣10 20份,升麻15 20份,桃仁10 20份,红花15 20份。作为优选,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紫草15份,土茯苓12份,白鲜皮15份,苦参12份,当归15份,前胡20份,荆芥15份,防风20份,甘草15份,川芍12份,蝉衣15份,升麻16份,桃仁15份,红花18份。将配方量的原料放入药罐中,加入冷水,冷水要没过原材料,大火烧开后,小火烧2(T30分钟后关火,将药渣过滤,剩下的水用于口服。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不仅价格便宜、疗效好、而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0份,土茯苓10份,白鲜皮10份,苦参10份,当归20份,前胡15份,荆芥10份,防风20份,甘草20份,川芍15份,蝉衣20份,升麻15份,桃仁20份,红花20份。将配方量的原料放入药罐中,加入冷水,冷水要没过原材料,大火烧开后,小火烧2(T30分钟后关火,将药渣过滤,剩下的水用于口服。实施例2: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5份,土茯苓15份,白鲜皮15份,苦参15份,当归10份,前胡15份,荆芥15份,防风10份,甘草15份,川芍10份,蝉衣10份,升麻15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将配方量的原料放入药罐中,加入冷水,冷水要没过原材料,大火烧开后,小火烧2(Γ30分钟后关火,将药渣过滤,剩下的水用于口服。
实施例3: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5份,土茯苓12份,白鲜皮15份,苦参12份,当归15份,前胡20份,荆芥15份,防风20份,甘草15份,川芍12份,蝉衣15份, 升麻16份,桃仁15份,红花18份。
将配方量的原料放入药罐中,加入冷水,冷水要没过原材料,大火烧开后,小火烧 2(Γ30分钟后关火,将药渣过滤,剩下的水用于口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0 20份,土茯苓10 15份,白鲜皮10 20份,苦参10 15份,当归10 30份,前胡15 30份,荆芥10 20份,防风10 30份,甘草10 20份,川苟10 15份,蝉衣10 20份,升麻15 20份,桃仁10 20份,红花1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紫草15份,土茯苓12份,白鲜皮15份,苦参12份,当归15份,前胡20份,荆芥15份,防风20份,甘草15份,川芍12份,蝉衣15份,升麻16份,桃仁15份,红花1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紫草10~20份,土茯苓10~15份,白鲜皮10~20份,苦参10~15份,当归10~30份,前胡15~30份,荆芥10~20份,防风10~30份,甘草10~20份,川芍10~15份,蝉衣10~20份,升麻15~20份,桃仁10~20份,红花15~20份。本发明的一种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不仅价格便宜、疗效好、而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2988841SQ2012104698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王玮 申请人:王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