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54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具体来说,属于治疗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病包括各种胃炎引起的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球部溃疡、胃官能症等,是常见的内科患疾。胃病成因有多种,也有多种临床症状。例如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会产生胃脘疼痛、腹部饱胀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患者则会有胃酸过多、酒后胃痛等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饥饿时胃痛、便血等症状。中医认为,犯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因而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不健运,胃失和降。数千年来我国在治疗胃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和草医 公开了许多新配方。已经有数以百计治疗胃疾的中草药配方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例如93102359. 9号“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00110801. 8号“健胃益肠胶囊及其生产方法”、200510043047. 7号“一种治疗胃肠病的中药制剂”、200710114847. 2号“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200910071178. 4号“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201110214803. 3号《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201110362423. 4号《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等。上述种种治疗胃疾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但医生们仍然在开发新的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增加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为人类健康服务。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药物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发明人多年的行医实践及治疗经验,配制出来的药物,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麦芽15 17,番泻叶3 7,鸡内金12 18,鸡子壳8 12,山楂8 12,枳壳8 12,丁香8 12,白及4 8所述胃病是胃炎、胃下垂和胃溃瘍。上述药材中麦芽为发芽的大麦(Hordeum vnlgare)的颖果,味甘、性微温,有消食、和中、下气(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1021页);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的小叶,味甘苦,性寒,有湾热导滞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2409页);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的干燥砂囊内膜,味甘,性平,可消积滞、健脾胃(见《中药大辞典》1203页);鸡子壳即鸡蛋壳,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 domesticus)的蛋壳,能治停饮腺痛、反胃(见《中药大辞典》1201页);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实,味酸甘、性微温,能消积食、散瘀血(见《中药大辞典》170页);积壳为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将近成熟的果实,性凉,味苦辛,能破气,消积(见《中药大辞典》1507页);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的花蕾,辛,温,能温中、暖胃、降逆(中药大词典13页);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块茎,味甘苦、性凉,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功效(见《中药大辞典》668页)。发明人提供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的质量比例取麦芽、番泻叶、鸡内金、鸡子壳、山楂、枳壳、丁香、白及共8味药材洗净、晒干分别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药丸或胶囊,每丸/粒lg,即得。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药物用法是口服,每日2次,每次6 Sg。治胃病无严格疗程,一般3 7周时间,用药时间因人而异,但一定要调节情志,饮食卫生、戒烟限酒、少吃辛辣。本发明的药物优点在于药源广,成本低廉,无毒副反应,不易产生耐药性,显著疗效,其治愈率高、不复发,适用于各种胃病患者。本发明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治疗了 300余例患者,效果良好,无副作用,有效率达到95%以上。典型的病例有 例I :某男,当年30岁,贵州省毕节市人,2010年就诊,主诉发现胃脘胀痛已2年有余,时发时止。按之疼痛稍减,口吐清水,痛时四肢有冰冷感,舌质淡、脉沉迟。经医院确诊为慢性胃炎,经服本发明药物5副,4天服I副,每天16g丸剂,20多天后经原检查医院查已痊愈。例2 :某男,70岁,贵州省毕节市岔河镇人,患胃下垂多年。长期感觉腹部不适,有胀痛、下坠、纳足感,大便不爽,经毕节市医院系统检查明确诊断是胃下垂。经服本药物5副,4天服I副,每天16g丸,病情有所减轻,大便正常了,后又继续服用20副,症状完全消失。之后复查已痊愈。例3 :某男,当时39岁,贵州省黔西县人,2001年患者感觉胃部疼痛近半年,曾服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医院用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是胃窦炎,经服用本药物胶囊剂10副,4天服I自1J,每天16g粒,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去医院查看,胃窦炎疮愈,随访,未复发。例四某女,37岁,犯胃病已多年,患者感觉胃部长期疼痛,有纳足,气短,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服本药物5副,4天服I副,每天16g丸,,症状明显减轻,后继续服用17副,病症全部消失,医院检查已痊愈。随访至今尚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取洗净、晒干的麦芽15g,番泻叶5g,鸡内金15g,鸡子壳10g,山楂10g,枳壳10g,丁香10g,白及6g,共8味药材分别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药丸,每丸lg,即得治疗胃病的药物。包装,置于阴干处保存。使用时,通常每天服用2次,每次6 8g。实施例2:取洗净、晒干的麦芽15g,番泻叶5g,鸡内金15g,鸡子壳10g,山楂10g,枳壳10g,丁香10g,白及6g,共8味药材分别研成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每粒lg,即得治疗胃病的药物。包装,置于阴干处保存。用法同实施例I。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 麦芽15 17,番泻叶3 7,鸡内金12 18,鸡子壳8 12, 山楂8 12,枳壳8 12,丁香8 12,白及4 8 所述胃病是胃炎、胃下垂和胃溃瘍。
2.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胃病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配方的质量比例取麦芽、番泻叶、鸡内金、鸡子壳、山楂、枳壳、丁香、白及共8味药材洗净、晒干分别研成细粉,混合均勻,制成药丸或胶囊,每丸/粒lg,即得。
3.如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每日2次,每次6 Sg ;服用时要调节情志,饮食卫生、戒烟限酒、少吃辛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它涉及药物配制品,目的是增加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该苗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麦芽15~17,番泻叶3~7,鸡内金12~18,鸡子壳8~12,山楂8~12,枳壳8~12,丁香8~12,白及4~8;所述胃病是胃炎、胃下垂和胃溃疡。制法是按照配方的质量比例取上述洗净、晒干的8味药材分别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药丸或胶囊,每丸/粒1g,即得。服用时,每天2次,每次6~8g。本发明的药物优点在于药源广,成本低廉,无毒副反应,不易产生耐药性,显著疗效,其治愈率高、不复发,适用于胃炎、胃下垂和胃溃疡的患者。
文档编号A61K36/8998GK102935192SQ2012104852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龚定军, 聂艳 申请人:龚定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